-
公开(公告)号:CN10397289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00869.0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负荷建模和优化控制方法,将负荷进行刚性负荷和柔性负荷的解耦分类,建立负荷模型,进一步地,将柔性负荷根据参与的需求响应项目分为三类:电价项目、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中断负荷项目,分类建立电价、直接负荷和可中断负荷模型,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负荷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源;根据可控变量所能提供的最大消减负荷,直接负荷控制项目最大削减负荷、可中断负荷项目最大削减负荷与供电缺口最大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三种情况的优化控制模型,在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求得优化执行结果,进而为实际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多资源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4050516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277419.1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互动能力的公平有序用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用户参与有序用电的次数,确定各个用户是否参与有序用电;B:对参与有序用电的用户进行精细化分类并添加约束条件;C:以用户侧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将用电曲线模型和约束条件加入有序用电模型中,进行有序用电规划计算;D:分析有序用电规划结果,判断是否得到可行解,如果得到可行解,则进入步骤E;如果无法得出可行解,则进入步骤F;E:退出该日有序用电规划,并进入次日的有序用电规划;F:根据用户参与有序用电次数,在规划模型中添加更多用户约束,返回步骤B。本发明能够提高电能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2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88990.3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用户行为特点的用电模式分类和控制方法,通过二次聚类方法所建立的改进后的二次聚类模型,以工业园区内同一用户一年中每日的负荷点为特征向量,从聚类结果中可以归纳用户日常用电特征,并得到此企业用户的多种典型用电模式,为工业园区内的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电价制定等提供依据;进一步的通过对负荷数据的最优化函数建模可以选取需求侧管理时的最佳计划用电模式,该模型有利于供电公司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售电利润损失;最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工业园区内的用户用电行为模式库,可以将不便建模的新驻企业与已建立的典型用户模式相比较,类推得到其负荷特性以提高园区的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3643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7636.9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负荷供应能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影响配电网效果类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对配电网供电可靠率、配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配电网综合线损率和配电网综合设备利用率这四个配电网效果类指标影响最大的指标;B:分别确定步骤A中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C: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经过数学计算分别求取步骤A中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权重;D:通过步骤C的求解,分别得到各个指标权重。本发明通过对配电网负荷供应能力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丰富配电网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国配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87397.1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山东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电力监测装置及电力负荷辨识方法,包括取电装置和壳体,取电装置为至少两个,其均通过音频接口与设置在壳体内的信号调理电路连接,信号调理电路通过CPU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壳体内设置有与信号调理电路、CPU模块和通讯模块连接的电源供电模块,信号调理电路和电源供电模块与壳体外部的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信息采集装置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并把采集的信息传输到CPU模块进行处理,获得用电负荷信息,并把处理结果通过通信模块进行传送,使提供给用户的用电信息更加明确和细化,提高用户接受意愿。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6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994737.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武汉高保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鹅颈式接地线夹,包括通过枢轴转动连接的两个金属把手和设置在金属把手上的绝缘护套,金属把手前端部设置有带咬合口的线夹夹块,枢轴上还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金属把手后端抵靠,通过弹簧的弹力实现线夹夹块的咬合,枢轴上设置有分别往左右两侧延伸的左轴伸部和右轴伸部,左轴伸部为一个设置有接线孔的金属四棱柱,右轴伸部由至少两段外径不同的金属螺柱连接而成,金属螺柱的外径从外至内依次变大,绝缘护套上设置有由接地状态监测模块、MCU、电源管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构成的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线夹的基础上增加辅助连接件,改变线夹与接地线由单处连接变为多处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簧片增加线夹的夹持力,保证夹持强度,防止线夹脱落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23853.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山东国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型电力用户负荷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进户线是属于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用电用户使用不同种类的用电负荷时,通过在电表箱里的电表作为测量用电用户的用电量的大小,通过将数据测量装置安装在电表上口的进户线上来收集用户的电压电流数据;数据测量装置将收集到的一个周期的电压电流数据传递到数据中转装置上,数据中转装置放在小区内,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边沿检测,分析得到用户的用电设备的特征值,再将特征值数据传到数据系统主站,在数据系统主站内的特征库进行匹配得到用户的用电信息。本发明方便电网公司调峰调谷以及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用电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645.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允 , 李哲 , 王津宇 , 柯佳颖 , 石英 , 卢明 , 张璐 , 庞锴 , 王倩 , 王超 , 陈宇 , 苑司坤 , 高阳 , 李帅 , 崔晶晶 , 谢凯 , 李梦琪 , 刘世健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图像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细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巡检红外图像数据集C采用随机概率重采样策略进行重采样数据集的生成,得到重采样数据集RC;对所述重采样数据集RC采取多尺度自适应混合策略进行图像增广,得到待训练数据集TC;利用所述待训练数据集TC训练目标检测算法;使用训练后的目标检测算法对细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巡检红外图像进行目标检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细雨天气下输电线路巡检红外图像目标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80756.6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PWM思想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极结构设计方法,包括:通过等面积原理把PWM思想运用到永磁体的磁极结构优化中,设计得到包括多块永磁体阵列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极结构;所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极结构中,使用等面积法来对永磁体构成的磁极进行PWM脉宽调制,PWM脉宽调制结果确定每块永磁体的宽度,多块宽度不等的永磁体来近似产生一个正弦气隙磁场,进而达到降低电磁推力波动的目的。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含量,提高气隙磁场正弦度,有效抑制推力波动,解决PMLSM气隙磁场非正弦这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51311.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多设备老化效应的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框架;分析信息系统故障因素,得到失效模式统计表;对可靠性评估中涉及到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包括设备老化模型、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信息系统以及物理系统的故障模式构建的相应可靠性评估模型;考虑孤岛形成后的约束条件,考虑储能的充放电,采用典型场景聚类的方法,利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场景缩减,生成典型代表性场景;S6:在对模型建立完成后,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求解模型,得到可靠性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用于最小化其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