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8971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5468.7

    申请日:2003-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93 G02F1/133707 G02F1/134336

    Abstract: 在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即使施加电压时的取向方向的面内分量沿正交尼科耳取向的液晶分子存在,也能可靠地提供使用者无法识别起因于该液晶分子的消光图案的液晶显示器件。当假设施加于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液晶层上的最大施加有效电压为Vmax[V]时,将液晶层的d/p设定在0.0021×(Vmax)2-0.0458×(Vmax)+0.65与0.0021×(Vmax)2-0.0458×(Vmax)+0.50之间的值,将液晶层的d·Δn/λ设定在-0.00026×(Vmax)3+0.016×(Vmax)2-0.2281×(Vmax)+2.124与-0.00026×(Vmax)3+0.016×(Vmax)2-0.2281×(Vmax)+1.7603之间的值。

    液晶显示器件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16002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10156986.3

    申请日:2005-04-26

    Inventor: 久保真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07 G02F1/133371 G02F1/134309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垂直取向型液晶层。在每个图像元素区域中,在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一基板上设置的第一电极具有由导电膜形成的实心部分和没有设置导电膜的非实心部分。当施加电压时,所述液晶层的取向由在第一电极的非实心部分上产生的倾斜电场控制。实心部分上的液晶层的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厚度d1的第一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厚度d1小的第二厚度d2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非实心部分附近。

    液晶显示装置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670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80114360.1

    申请日:2009-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09 G02F1/133512 G02F1/133753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取向分割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抑制光透过率降低的同时,实现没有失调感的显示。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像素内的液晶层(30)具有当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2)之间施加有电压时液晶分子(30a)倾斜的方位相互不同的多个液晶区域(R)。各像素具有配置在多个液晶区域(R)的边界的遮光部(17)。遮光部(17)设置于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当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22)之间施加有电压时,边界附近的液晶分子(30a)以使设置有遮光部(17)的基板(100a)一侧的端部远离边界的方式倾斜,遮光部(17)包括:第一遮光层(17a);和与第一遮光层(17a)隔着规定的间隙重叠的第二遮光层(17b)。

    液晶显示装置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78447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880117997.1

    申请日:2008-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09 G02F1/133707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亮度高、显示不均少的高画质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具有多个像素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在上述多个像素各自中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支部和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支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和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配置的液晶层,上述多个第一支部和上述多个第二支部各自的宽度在1.4μm以上8.0μm以下的范围内。

    液晶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238408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80028729.3

    申请日:2006-07-31

    Inventor: 久保真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对于期望的方向使CP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γ特性的视角依赖性降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要求与显示面平行的方向D1的视角特性比与显示面平行的另一方向D2的视角特性高的用途。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电极包括由导电膜形成的实心部和未形成导电膜的非实心部。电极的实心部具有多个单位实心部,在各个单位实心部上形成取得放射状倾斜取向的液晶畴。各单位实心部为大致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要求高的视角特性的方向大致平行。

    液晶显示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9696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80126214.6

    申请日:2008-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09 G02F1/133707 G02F1/133753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亮度高且视野角特性良好的高画质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一对偏光板、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和配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多个像素各自具有由与一对偏光板的透过轴方向平行或垂直的直线相互区分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各自中,第一电极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支干部和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支干部,第一区域中的多个第一支干部各自具有第一宽度,第二区域中的多个第一支干部各自具有与第一宽度不同的第二宽度。

    液晶显示器件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6002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156986.3

    申请日:2005-04-26

    Inventor: 久保真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07 G02F1/133371 G02F1/134309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垂直取向型液晶层。在每个图像元素区域中,在液晶层一侧上的第一基板上设置的第一电极具有由导电膜形成的实心部分和没有设置导电膜的非实心部分。当施加电压时,所述液晶层的取向由在第一电极的非实心部分上产生的倾斜电场控制。实心部分上的液晶层的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厚度d1的第一区域和具有比第一厚度d1小的第二厚度d2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非实心部分附近。

    光扩散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5965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80110057.X

    申请日:200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78 G02B5/0236 G02F1/13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片和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光扩散片和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光扩散层(10),由折射率较低的物质(第二物质)形成多个低折射率区域(第二区域)(14),该多个低折射率区域各自的与主面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近似为在观察者一侧具有底边、并在液晶显示面板一侧具有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多个低折射率区域在由高折射率物质(第一物质)形成的高折射率区域(第一区域)内,在至少1个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P配置。低折射率区域的形状和大小满足规定的关系,因此垂直射入主面的光在光扩散层内仅进行1次全反射后从光扩散层向观察者一侧射出,以倾斜的角度射入主面的光的一部分,在光扩散层内进行n次(n为2以上的整数)全反射后从光扩散层向观察者一侧射出。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上述至少1个方向上的视野角特性。

    液晶显示装置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330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35629.3

    申请日:200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88 G02F2001/13712 G02F2201/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由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分子(22)构成的液晶层;和由形成在玻璃基板(10)上的构成TFT、栅极总线、源极总线、CS总线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金属层(12)构成的TFT基板(10A)。而且,以覆盖金属层(12)的方式设置有短波长吸收树脂层(14),在短波长吸收树脂层(14)上设置有由透明导电层(例如ITO层)形成的像素电极(15)。此外,在包括像素电极(15)上的基板的几乎整个面上设置有光取向膜(16)。通过向在250nm以上38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感光波长的光取向膜材料倾斜照射包含感光波长的光而对光取向膜(16)实施有光取向处理。短波长吸收树脂层(14)具有使入射短波长吸收树脂层(14)并在金属层(12)反射的感光波长的光的强度衰减至60%以下的光学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