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392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96726.0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KOH与H2O2发生反应的清洁制浆工艺,属于造纸领域。其特征是在密闭煮浆锅内,将水、草类原料、KOH和第一次蒸煮助剂煮浆至沸腾,搅拌;不超过1h后,加入H2O2和第二次蒸煮助剂,煮浆1h-3h,直至原料成稀糊状;过滤洗浆,得到废液和粗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黑液产生的源头改进工艺,明显减少黑液的产生,降低废液COD值,提高制浆得率,得到的粗浆强度和白度均符合生产要求。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节省原料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91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1071.X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一种直接耦合膜生物反应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器和废水处理方法,属于新能源和环保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本发明将导电材料作为平板膜膜生物反应器(MFC)的过滤介质,同时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阴极,实现MBR和MFC的直接耦合。反应器同时实现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直接向电能的转化。膜阴极表面积聚的负电荷以及牺牲阳极释放的絮凝剂有利于膜污染的控制。使用多孔碳材料作为阳极可以提高阳极生物膜负载量,形成生物膜反应器,并提高产电能力。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操作简便,可直接对已有的MBR反应器进行改装,在保持原有处理效果的同时产生电能,实现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940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43759.4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快速增殖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设有塔式反应器、沉淀池、机械搅拌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回流系统,塔式反应器和沉淀池均为密闭反应器。塔式反应器中水温由温度控制装置在线自动调控,出水溢流至沉淀池;沉淀池中有刮泥装置,并靠回流系统将沉淀池中富集的细菌回流至塔式反应器。所述方法包括:控制塔式反应器内温度为30-35℃、pH7.5-8、无溶解氧,利用搅拌装置将进水中的污染物快速分散,污染物与呈分散流化状态的污泥充分接触。运行培养过程中保持厌氧氨氧化菌的高度流化状态,控制沉淀池中污泥层高度在三分之一锥体以下。本发明使厌氧氨氧化菌快速增殖,提高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136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219665.0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仿生螺旋膜进行高通量、低污染膜分离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目的是利用仿生原理构建高效膜分离组件,减轻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提高膜通量,降低能耗。其特征是通过外部固定方法、内部支撑结构形状保持方法或者两者的结合,使平板膜、中空纤维平行排列膜组件空间上保持仿生类螺旋结构特点、改变膜分离中膜与流体流场分布及相互作用和变化方式,流体冲刷扰动产生膜的振动摇摆。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在不增加膜分离过程中材料消耗和能量消耗的前提下,强化传质,减少膜污染;动态膜运行效果好;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在化工分离、水处理、医药分离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87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011077.9
申请日:2007-04-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膜吸收法海水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艺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烟气经除尘、海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后,由气体压缩机和流量、压力控制元件调节到一定的压力后进入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腔(壳)体。海水粗滤后,由流量控制元件进入膜吸收器壳(腔)体作为脱硫吸收液。本方法通过控制气、液两相压力差,利用疏水膜上的微孔使气液两相分别在膜内外流动,不发生相间混合,两相流动互不干扰,避免了传统湿法脱硫的缺点。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具有脱硫效率高、安装灵活、占地面积小、尺寸易于调整、流量可变等优势,对于沿海、岛屿、船舶等海水资源丰富的场合,膜吸收法海水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1646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9989.4
申请日:2009-11-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净化水的仿生光催化膜分离组件,属于膜分离、光催化材料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模拟植物叶片和植株形态,制备光催化分离膜,使膜组件空间利用合理,结构灵活,更容易受到水流气流的扰动,减轻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并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的利用率。其特征是利用植物叶片的分形特征,制作仿生膜片,利用树木分支结构和仿生原则,组装仿生膜组件,使组件光利用率得到提高;膜组件灵活的结构,有利于利用气流水流扰动作用减少污染物沉积,防止催化剂失活。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仿生光催化膜分离组件的制备方法和利用该膜组件高效光催化膜分离净化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光催化去除污染物和水体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380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302086.2
申请日:2009-05-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运行单级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炭管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反应器膜组件采用多微孔炭管膜等距离垂直排列组成,每根炭管用无纺布包裹,微生物附着在无纺布填料上;空气用气泵从膜组件底端的封头打入炭管膜内腔,部分气体透过炭管膜壁进入反应器,剩余部分从另一端排除;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计逐步控制炭管膜内腔压力进而调节供氧量,进而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本发明的效果是具有高效的氧传质速率、巨大的生物膜载体比表面积和内外分层的特殊生物膜结构,容易达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工艺运行所需的操作参数。炭管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适用于运行单级自养生物脱氮工艺,是一种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50670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011055.2
申请日:2007-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制备纤维状二氧化钛、二氧化锡及其掺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纤维材料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四氯化锡或者混合物为前驱物,在低温5~280℃下,通过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携带前驱物和含氨水气进入反应器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控制气体流量、沉积温度以及烧结气氛和温度条件。惰性气氛热处理获得负载型纤维材料;氧化性和反应性气氛下烧结处理,去除纤维模板,形成氧化物纤维材料。利用活性炭纤维模板及烧失处理形成多孔纤维或管状纤维材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材料制备易于控制、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448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28327.9
申请日:2008-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与修复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逐步提高底物NH4+-N浓度的方式制备好氧硝化颗粒污泥;采用添加活性污泥的方法修复解体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避免直接在高NH4+-N条件下培养时的游离氨抑制问题,形成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异养菌和硝化菌活性高、粒径大、具有较高的反硝化能力;(2)可以使解体的颗粒污泥恢复为性能良好、结构完整的颗粒污泥,缩短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启动时间。该方法制备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适合处理低COD高NH4+-N废水,如催化剂废水,是一种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307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1832.3
申请日:2007-06-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1L9/22 , A61L101/46 , A61L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净化空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光催化剂净化空气污染物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环糊精类物质对空气中污染物的良好吸附作用,涂敷或者浸渍而吸附负载在光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含有环糊精或者其衍生物的薄层,从而提高对空气污染物的尤其是芳香性、有毒害化合物的吸附和净化效果,尤其是提高低浓度污染物的吸附光催化净化效果。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制备的复合了环糊精类化合物的光催化材料更稳定、不易失活、去除污染物的活性和效率更高。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汽车等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