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LGP2基因敲除纯合子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98783.0

    申请日:2021-05-08

    Inventor: 李耀国 肖调义

    Abstract: 一种斑马鱼LGP2基因敲除纯合子制备方法,是先确定斑马鱼LGP2基因敲除gRNA靶位点,根据该靶位点设计引物LGP2‑1F/R;再利用设计的引物获得gRNA片段;然后将zCas9mRNA和gRNA混合导入野生型斑马鱼,培养获得稳定遗传的LGP2基因敲除纯合子斑马鱼。如此,能成功构建针对斑马鱼LGP2及其同源基因的敲除纯合子,可以获得LGP2功能完全丢失的斑马鱼活体,为鱼类LGP2功能的系统深入研究提供可用模型。

    草鱼补体C5基因、用于克隆草鱼补体C5基因的引物及克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17352.7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一种草鱼补体C5基因、用于克隆草鱼补体C5基因的引物及克隆方法,其是设计扩增草鱼补体C5基因的保守结构域核苷酸片段的引物,将提取的草鱼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得cDNA保守结构域核苷酸片段;并根据该保守结构域片段设计5’-RACE下游内外巢引物和3’-RACE上游内外巢引物,再分别以5′-RACE-Ready cDNA和3′-RACE-Ready 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草鱼补体C5基因的cDNA 5′端和cDNA 3′端片段;将cDNA保守结构域核苷酸片段、cDNA 5′端和cDNA 3′端片段进行拼接得到草鱼补体C5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一种草鱼补体成分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82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16427.X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一种草鱼补体成分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草鱼补体成分5引物通过PCR扩增技术合成草鱼补体成分5基因序列,再克隆到pET-28a-SUMO表达载体后导入到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中表达,纯化,得到pET-28a-SUMO-补体成分5蛋白抗原,将该抗原多次免疫实验级日本大耳白兔,采血,收集抗血清,用pET-28a-SUMO-补体成分5蛋白作抗原亲合纯化,得到浓缩的补体成分5多克隆抗体。通过本方法能得到满足后续实验需求的浓缩草鱼补体成分5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检测草鱼补体成分5的表达提供重要实验材料。

    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5561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041030.7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一种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该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物质混合而成:乳酸片球菌粉25‑35%、解淀粉芽孢杆菌粉20‑25%、短短芽孢杆菌粉25‑30%、藻类生长促进剂10‑15%及重金属吸附剂10‑20%。该改良剂中各菌粉的有效活菌数分别为:乳酸片球菌10‑15×108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30‑50×108CFU/g,短短芽孢杆菌20‑30×108CFU/g,总有效活菌数大于15‑20×108CFU/g。本发明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水产用有机肥料联合使用。其生产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小、无污染、产品货架期长,对水产健康养殖、降低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和水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赤眼鳟鳍条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25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0277718.4

    申请日:2016-04-29

    Abstract: 一种赤眼鳟鱼鳍条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该赤眼鳟鱼鳍条细胞系的保藏号为CCTCC NO:C201642,是赤眼鳟的尾鳍经过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所得,所用的培养基为Leibovitz’sl‑15培养所制得。所述赤眼鳟鱼鳍条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在含有20%体积分数的胎牛血清的Leibovitz’sl‑15培养基在25℃恒温培养箱中呈最适状态。在此生长条件下复苏后的细胞经胎盼蓝染色,细胞的成活率达82.5%,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旺盛,其特征染色体数目为48条。另外,将质粒pEGFP‑N1转入该细胞系中表达显示荧光。本发明的细胞系能应用于支持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生长与复制中,不仅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表达,还可以运用于毒理学。

    淡水复合微生物底改剂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683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1845.X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一种淡水复合微生物底改剂,属于淡水养殖中的生物技术领域。该底改剂是以纳豆芽孢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丁酸梭状芽孢杆菌菌粉、生物絮凝剂及产氧剂混合,搅拌均匀而成。本发明的底改剂利用生物絮凝剂本身的絮凝作用将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絮凝形成底泥后,通过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严格厌氧菌的强烈分解作用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絮凝物,从而改善淡水养殖水体底泥质量,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且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池塘健康养殖用微生态净水剂

    公开(公告)号:CN10330404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3502.5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一种池塘健康养殖用微生态净水剂,是以枯草芽孢杆菌、侧胞芽孢杆菌、异常汉逊酵母和皱状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在合适的碳氮比和外界条件下固体发酵后低温干燥,添加保护剂和净水促进剂,得到一种对水体环境无公害、安全、储存期长的池塘养殖用微生态净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态氮和COD的含量,并具有较强的硝化、反硝化能力和降解饲料残渣的能力,从而改善淡水养殖水体环境。本发明的产品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存在的净水效果不稳定、活菌数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本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无三废排放、设备投资小,对淡水健康养殖和水产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9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6253.7

    申请日:2012-11-22

    Abstract: 一种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该方法是于菜籽饼粕中加入粉碎的脱毒增效剂,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固体菌种,混合均匀,发酵后干燥即得脱毒菜粕产品。本发明所得产品的硫酸葡萄糖甙含量低于饲料规定的安全量,其营养价值高于未经发酵脱毒的菜籽饼粕,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42%-45%,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10%以上,可直接作为畜禽和水产类的蛋白饲料。本发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毒不完全、抗营养因子难以去除、营养流失及工艺操作复杂的问题,是一种脱毒效果好、工艺简单、能耗低,能提供达到饲料标准要求的无毒菜籽饼粕的生产方法,能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资源不足的问题。

    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悬浮剂

    公开(公告)号:CN10251723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2875.1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悬浮剂,其是以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侧胞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液为有效成分,调节pH值后添加稳定剂、抑菌剂、分散剂,经过胶体磨粉碎后,得到的一种对水体环境无公害、安全、储存期长的水产用复合微生态悬浮剂。其可以有效降低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态氮、亚硝态氮和COD的含量,改善水产养殖环境。本发明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悬浮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化肥和水产用有机肥料联合使用。其生产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小、无污染、产品货架期长,对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乳酸菌或酵母菌的多孔淀粉包埋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442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269473.3

    申请日:2010-09-02

    Abstract: 一种乳酸菌或酵母菌多孔淀粉包埋保护方法,是将乳酸菌或酵母菌用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培养,使发酵液中乳酸菌总数达到3.0~4.5×109CFU/mL,酵母菌总数达到2~3×1010CFU/mL,真空浓缩15~20倍,得到浓缩菌液,然后加入多孔淀粉、乳清粉和海藻糖,搅拌均匀并成糊状后,干燥即得到活菌含量较高的产品。采用本技术生产的乳酸菌或酵母菌包埋制剂中的活菌数达到1010CFU/g以上,产品耐贮存,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