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717383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80104242.5
申请日:2003-11-17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Inventor: J·施罗德
IPC: C07C57/07 , C07C57/075 , C07C45/86 , C07C45/82 , C07C67/48 , C07C69/533 , C07C4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4 , Y10S203/22 , C07C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精馏塔中精馏分离含(甲基)丙烯酸单体的液体的方法,根据该方法,从精馏塔抽出物流并将其作为富含分子氧的液相回流至精馏塔中。
-
公开(公告)号:CN1705872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380101932.5
申请日:2003-10-18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7 , G01N21/31 , G01N21/65 , G01N21/8422 , G01N2291/02416 , G01N2291/0251 , G01N2291/0255 , G01N2291/02809 , G01N2291/0288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借助声速测量、在电磁辐射光谱的红外、近红外、紫外和/或可见区中吸收系数的测量或拉曼光谱法在线和/或联线测定由(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分离的聚合物的非侵入方法。所述方法允许在热提纯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控制操作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703390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380100980.2
申请日:2003-10-06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丙烯酸的方法。将通过丙烯酸C3前体的催化部分气相氧化获得的含有丙烯酸的产物气体混合物在用急冷流体直接冷却之后在上升的有填料的分离塔中分凝,以侧料流得到粗丙烯酸,将形成的丙烯酸低聚物离解,以及将所得的经离解的气体在再循环之前进行逆流精馏。
-
-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6C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0804715.4
申请日:2000-02-28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87 , B01D3/14 , B01D3/225 , B01D3/322 , C07C51/43 , C07C51/44 , C07C51/50 , C07C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丙烯酸C3前体与分子氧在多相催化下气相部分氧化的含丙烯酸的产物气体混合物进行分凝的方法,其中所用分离塔同时包含双流塔板和液压密封单溢流塔板作为具有分离作用的挡板,以及分离塔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434793A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01810444.4
申请日:2001-05-28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IPC: C07C67/03 , C07C213/06 , C07C219/08 , C07D211/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1/94 , C07C67/03 , C07C213/06 , C07C69/54 , C07C2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不饱和羧酸和C1-C4-链烷醇的酯与醇R3OH在酯交换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不饱和羧酸酯的方法,其中R3为C4-C20-烷基,C5-C7环烷基,苯基-C1-C4-烷基,或被至少一个NR5R5基团或被1至3个羟基或C1-C4-烷氧基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氧原子间隔的C2-C12-烷基,其中基团R5相互独立地为C1-C6烷基或与氮原子一起形成可非必要地包含另一氮或氧原子的5-7元杂环。使用的酯交换催化剂为至少一种含至少一个OR1基团的金属醇化物,其中R1为4-(2,2,6,6-四烷基哌啶-N-氧基)。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至少一个OR1基团的金属醇化物,其中R1为4-(2,2,6,6-四烷基哌啶-N-氧基),和其作为酯交换催化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3848C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98809880.6
申请日:1998-10-21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3/08 , C11D7/06 , C11D11/0041 , C11D11/0064
Abstract: 用于生产或加工(甲基)丙烯酸酯的设备部件用以下步骤进行清洗:a)使设备部件排空,b)用5~50%重量浓度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冲洗设备部件,c)从设备部件中排出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d)如必要时,用水冲洗设备部件,e)如必要时,干燥设备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