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4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5452.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以及安装方法,变压器包括:铁心以及固定组件,铁心设有线圈,铁心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线圈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压块;得到固定组件包括上夹件、下夹件以及多个连接件,上夹件设于铁心的上方并且连接于连接架,下夹件设于铁心的下方,多个连接件周向布置于上夹件与下夹件之间,多个连接件配合以连接上夹件与下夹件,上夹件设置有可调节的压钉,调节压钉下压能够压紧位于线圈上端的压块,从而固定线圈。铁心的整体由上夹件、下夹件以及多个连接件配合固定,铁心整体为悬挂状态,线圈无需承受铁心的重量;通过在线圈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压块,并利用压钉压紧线圈上端的压块,实现对线圈的固定,能够有效减小运行时产生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8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3284.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直流箱式变电站,包括高压室、低压室、变压室和液冷室,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液冷室配备液冷主机,变压室安装液冷换热器,低压室设置功率转换模块,液冷换热器集成第一出液管、第一回液管和吹风元件,功率转换模块配置第二出液管和第二回液管,第一、第二出液管连接液冷主机总回液口,第一、第二回液管连接总出液口,形成一个高效冷却系统,从而可以高效地进行热交换和冷却循环,进而有效降低变压器和功率转换模块温度。同时,吹风元件能够加速热量散发,提升冷却效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合理布局和高效冷却系统,不仅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电力供应,还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0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3397.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IPC: B60L53/30 , H02B1/20 , H02B1/16 , H02B1/28 , H02B1/30 , H02J7/00 , H02J7/35 , H02B3/00 , B60L53/31 , B60L53/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集成模块化充电站,并公开了具有一种立体集成模块化充电站的安装方法,其中一种立体集成模块化充电站包括配电模块,包括高压配电部件、变压器部件以及低压配电部件,高压配电部件悬挂在机架的上方;变压器部件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变压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进线铜排、变压器、低压出线铜排,高压进线铜排与高压配电部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低压配电部件设置在机架的中部,低压配电部件包括低压进线柜以及低压出线柜;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柜和升高座,升高座设置在电源柜的下部,电源柜通过升高座安装在机架的下部,电源柜与低压出线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负载模块设置在机架的一侧。能够解决充电站安装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5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8525.8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1F27/28 , H01F27/32 , H01F41/04 , H01F41/12 , H01F41/07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线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新型线圈结构包括:内线圈、绝缘筒层、外线圈及第一角环,内线圈围设在绝缘筒层的内侧,外线圈围设在绝缘筒层的外侧,第一角环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角环均由绝缘胶带缠绕以形成环状结构,且两个第一角环分别位于外线圈的两端。通过在外线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角环的方式可降低外线圈端部的电场强度,提高该新型线圈结构的电气绝缘性能。此外,由于第一角环直接由绝缘胶带缠绕形成,因此,避免了第一角环因容易受潮而导致其绝缘性能降低的现象,使得新型线圈结构整体的电气绝缘性能较为稳定,绝缘性能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2408.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电房设备,包括变压器;围蔽组件,由若干竖向挡板和若干横向挡板组成,竖向挡板和横向挡板将变压器罩设在内,横向挡板设置包括设置在变压器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在变压器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中部设置有出风口,下挡板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支撑脚,安装在下挡板,下挡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离地间隙,支撑脚用于承托变压器和围蔽组件;排气管组件,由通气管和导流管组成,通气管设置在导流管的上方,导流管的内径大于通气管的内径,排气管组件设置安装在出风口上;其中,上挡板、下挡板和排气管组件之间形成竖直方向的散热风道。能够改善变压器的散热性能,降低温升,从而降低变压器运行过程的损耗,提高变压器的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60903.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变压器,散热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均与容纳腔相连通,进气口用于对位于变压器的底部,排气口用于对位于变压器的顶部。变压器工作产生热量,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变热向上流动,外界冷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冷空气和变压器散发热量进行热交换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由对位于变压器顶部的排气口排出。散热结构形成的空气循环对变压器进行散热,不需要额外的供能来形成散热的空气循环,在保证变压器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散热结构的结构简洁可靠,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7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58277.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夹件的生产工艺,包括板材生产步骤、上夹件生产步骤、下夹件拼装步骤、真空浸漆步骤、固化处理步骤和装配步骤,板材生产步骤为,生产出多个上板材和多个下板材,多个上板材均具有第一拼接结构,多个下板材均具有第二拼接结构;上夹件拼装步骤为,将多个上板材通过第一拼接结构相互拼装;下夹件拼装步骤为,将多个下板材通过第二拼接结构相互拼装;真空浸漆步骤为,对上夹件和下夹件进行真空浸漆;固化处理步骤为,对上夹件和下夹件进行固化处理;装配步骤为,将多根拉紧螺杆穿设于上夹件和下夹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夹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夹件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442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74316.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1F4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卷铁心卷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料,把料带放置在放料装置上进行放料和输送;加热,利用加热装置对料带进行加热,使料带达到退火温度;卷绕,加热后的料带在铁心模具上进行卷绕,得到铁心框。本申请还公开应用上述卷铁心卷绕工艺制作的卷铁心,以及用于执行上述卷铁心卷绕工艺的卷绕设备。应用本申请的卷铁心卷绕工艺,先对料带进行加热退火处理,令铁心材料达到退火温度,卷绕后的铁心材料不产生应力,得到的铁心性能更加稳定,同时卷绕后的铁心无需经过常规的退火工序,节约大量生产时间,并减少能源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43997.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1F4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绕制工艺,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工艺流程为先将铁芯固定在绕线位置上,再将绕线模具套装在铁芯的芯柱上;之后将待绕制的绕材的一个材料端连接至绕线模具,再驱动绕线模转动以将待绕制的绕材绕在绕线模具上;再将绕在绕线模具上的绕材的内侧材料端连接至铁芯,再驱动绕线模具转动以将绕线模具上的绕材绕在芯柱上,最后将绕在芯柱上的绕材的外侧材料端固定,完成绕制。这一设计的线圈绕制工艺能够解决已有的线圈绕制工艺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43997.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 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1F4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绕制工艺,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工艺流程为先将铁芯固定在绕线位置上,再将绕线模具套装在铁芯的芯柱上;之后将待绕制的绕材的一个材料端连接至绕线模具,再驱动绕线模转动以将待绕制的绕材绕在绕线模具上;再将绕在绕线模具上的绕材的内侧材料端连接至铁芯,再驱动绕线模具转动以将绕线模具上的绕材绕在芯柱上,最后将绕在芯柱上的绕材的外侧材料端固定,完成绕制。这一设计的线圈绕制工艺能够解决已有的线圈绕制工艺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