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432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80045811.2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 , G02F1/13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9 , G02F1/1339 , G02F1/1341 , G02F1/13471 , G02F2001/294 , G02F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层的厚度不均小的液晶元件。间隔部件(12)具有第一间隔部件(12a)、树脂制的第二间隔部件(12b)和树脂制的第三间隔部件(12c)。第一间隔部件(12a)由环状的玻璃板或金属板构成,该玻璃板或金属板形成有构成内部空间(18)的开口(12a1)。第二间隔部件(12b)比第一间隔部件(12a)薄。第三间隔部件(12c)比第一间隔部件(12a)薄。在第二间隔部件和第三间隔部件(12b、12c)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第一间隔部件(12a)的开口(12a1)连接且构成注入口(17)的开口(12b2、12c2)。
-
公开(公告)号:CN10381432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80045811.2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 , G02F1/13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9 , G02F1/1339 , G02F1/1341 , G02F1/13471 , G02F2001/294 , G02F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层的厚度不均小的液晶元件。间隔部件(12)具有第一间隔部件(12a)、树脂制的第二间隔部件(12b)和树脂制的第三间隔部件(12c)。第一间隔部件(12a)由环状的玻璃板或金属板构成,该玻璃板或金属板形成有构成内部空间(18)的开口(12a1)。第二间隔部件(12b)比第一间隔部件(12a)薄。第三间隔部件(12c)比第一间隔部件(12a)薄。在第二间隔部件和第三间隔部件(12b、12c)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第一间隔部件(12a)的开口(12a1)连接且构成注入口(17)的开口(12b2、12c2)。
-
公开(公告)号:CN100367058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03815340.8
申请日:2003-07-24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 G02B6/38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插针11,其由微晶玻璃形成,具有插入石英玻璃制的光纤4(芯部)的内孔12a、前端面12b和外周面12d。前端面12b由包括内孔12a的前端开口部的中心侧平面12b1以及设置在平面12b1外周侧上的倒角部12b2构成。对倒角部12b2实施表面处理,使得其相对粘接剂5的浸润性小于平面12b1。
-
公开(公告)号:CN1332229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03103103.X
申请日:2003-01-24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55 , C03B37/0124 , C03B37/027 , G02B6/266 , G02B6/3814
Abstract: 一光波导元件被插入一管状元件。所述管状元件通过加热被拉长,并且被熔接到所述光波导元件上,因而,可获得一形成体。所述形成体被切割成预定长度,以获得一光波导元件。至少在所述形成体的状态下,管状元件优选地是由其中淀积有晶体的结晶玻璃制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004467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02363.9
申请日:2007-01-15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27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光通信用光学部件,它能够适当地接受减小尺寸、耐构成元件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以及调节相对于光纤端部的入射和出射模态的需求,从而持续得到对应于需求的光学特性。所述光学部件包括:保持光纤(2)的光纤保持构件(3);以及透镜(4),所述透镜位于延伸自所述光纤(2)端部的光路上,并连接至所述光纤保持构件(3)。形成在所述透镜(4)的后端内的平面部(4a)被接合以被固定至所述光纤保持构件(3)端部的平面部(6a),从而使所述透镜(4)的平面部(4a)与所述光纤(2)的端部相对。在所述透镜(4)的平面部(4a)与所述光纤(2)的端部(2a)之间设置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985203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19288.6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为了提供用于光学插座或类似物的套圈保持件,它可被低成本制造,它具有小的插入损耗,它具有连接至被容易地形成在端部侧以具有适当形状和性能的套圈端面的凸起曲线表面,并且它几乎不降低耦合效率。套圈保持件3具有连接至套筒4内孔的透明体5,透明体5具有用于接触套筒4轴向方向上中途位置处插塞套圈6的端面6a的主要表面5a。透明体5的主要端面5a具有通过热处理获得的凸起曲线表面。凸起曲线表面5a优选是未磨光的表面,并且中心在凸起曲线表面5a上套筒4轴线2周围的半径75μm或更多的区域具有凸起球形表面。作为替换,透明体5被直接通过热处理固定至套筒4的内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867848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480029913.0
申请日:2004-08-12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1 , G02B6/3874 , G02B6/3875
Abstract: 一种光插座。该光插座(11),包括精密套管(12)、通过粘着剂(16)被固定在精密套管(12)的内孔(12a)的一端的带光纤插芯(14)、在精密套管(12)的外周被压入或利用粘着剂(16)被固定的套管座(13)。带光纤插芯(14)的外周及/或精密套管(12)内孔(12a)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在大于等于0.1μm,小于等于0.5μm。
-
公开(公告)号:CN1256604C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02149299.9
申请日:2002-11-1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0/00 , G02B6/3822 , G02B6/3837 , G02B6/3861 , G02B6/3863 , G02B6/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用毛细管、光学连接器用的套箍以及带光纤的毛细管。在该光纤用毛细管中,以可插入的方式保持光纤的内孔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在0.1~0.5μm的范围内。在光学连接器用的套箍中,在该光纤用毛细管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对朝向套筒的插入进行导向的坡口部,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光纤送向内孔的喇叭管形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2C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01124472.0
申请日:2001-07-3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54 , B24B19/226 , C03B27/00 , C03B33/06 , C03C10/0027 , C03C25/005 , C03C25/601 , C03C25/66 , G02B6/266 , G02B6/3846 , G02B6/3861 , G02B6/421 , Y02P40/57
Abstract: 带有光纤的光装置零件的预备材料,由长毛细管和光纤构成,该长毛细管由玻璃或结晶化玻璃构成,上述光纤用粘接剂固定在长毛细管的内孔中。预备材料的全长是光装置零件的数倍以上。通过切断该预备材料制作多根短的带有光纤的毛细管。然后,通过研磨加工各带有光纤的毛细管的两端面,获得光装置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420376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49299.9
申请日:2002-11-1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0/00 , G02B6/3822 , G02B6/3837 , G02B6/3861 , G02B6/3863 , G02B6/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用毛细管、光学连接器用的套箍以及带光纤的毛细管。在该光纤用毛细管中,以可插入的方式保持光纤的内孔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在0.1~0.5μm的范围内。在光学连接器用的套箍中,在该光纤用毛细管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对朝向套筒的插入进行导向的坡口部,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光纤送向内孔的喇叭管形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