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渔线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9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230568.1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握住渔线轮一边操作操作部件的双轴承渔线轮。手柄(10)被安装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21)上。卷线筒轴(4)与卷线筒(3)一起旋转。第1摩擦部件(8)以摩擦力对卷线筒轴(4)的旋转进行制动。操作部件(7)被以能够以所述卷线筒轴(4)为中心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2渔线轮主体部(22)内。另外,操作部件部(22)的外周表面露出。通过旋转操作部件(7),能够调整第1摩擦部件(8)的制动力。(7)的齿轮部件(72)的一部分从第2渔线轮主体

    双轴承渔线轮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8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230569.6

    申请日:2016-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87 A01K89/0155 F16C19/54 A01K8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卷线时产生旋转阻力的双轴承渔线轮。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2)、卷线筒(3)、卷线筒轴(4)、单向离合器(5)和操作杆(6)。卷线筒(3)能够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旋转。卷线筒轴(4)与卷线筒(3)一起旋转。单向离合器(5)安装在卷线筒轴(4)上。单向离合器(5)具有外圈(51)和滚动体(52)。外圈(51)能够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旋转。滚动体(52)将卷线筒轴(4)向放线方向的旋转传递至外圈(51)。操作杆(6)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上并沿径向延伸。操作杆(6)是用于调整对外圈(51)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力的部件。

    钓鱼用绕线轮的防水结构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950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667611.6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防水结构(50)。本防水结构包括绕线轮主体(1)、卷筒(5)、第一抵接部件(51)以及第二抵接部件(61)。第一抵接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53)以及至少一个圆环状的第一凸部(55)。第一主体部能够与绕线轮主体抵接。第一凸部从第一主体部突出。第二抵接部件具有第二主体部(63)以及至少一个圆环状的第二凸部(65)。第二主体部能够与卷筒抵接,且与第一凸部隔开预定的第一防水间隙(B1)地相邻配置。第二凸部从第二主体部突出,且与第一主体部隔开预定的第二间隙地相邻配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隔开预定的第2防水间隙(B2)地相邻配置。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具有该小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

    公开(公告)号:CN103988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31014.X

    申请日:2014-01-22

    Inventor: 生田刚 新妻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具有该小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目的在于,不会导致轴承的尺寸的变大以及小齿轮的强度的降低,使该小齿轮顺利地沿轴向移动。小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该驱动齿轮用于将以能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的手柄的转动力传递给卷线筒。小齿轮通过与卷线筒轴连接或解除连接,能够作为离合器机构发挥作用。小齿轮具有第1支承部、齿轮部、缩颈部、镀膜。第1支承部设置在小齿轮的一端上,通过轴承,以能够转动且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2凸起部上。齿轮部能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缩颈部配置在第1支承部和齿轮部之间,外径小于第1支承部和齿轮部的外径。镀膜至少在第1支承部的外周面上形成。

    钓鱼用渔线轮的卸力机构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15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646685.2

    申请日:2013-12-04

    Inventor: 生田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卸力机构,在该卸力机构中,即使制动力增大,也能够通过较小的操作力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卸力机构(23)用以制动双轴承渔线轮(100)的卷线用的卷线筒(12)的放线方向的转动。卸力机构(23)具有:驱动轴(30),其具有第1外螺纹部(30f);星型卸力机构(3);摩擦机构(4);含有氟树脂的无电解镀镍膜(90)。星型卸力机构(3)具有用于螺合在第1外螺纹部(30f)的内螺纹部(3d)。摩擦机构(4)通过使星型卸力机构(3)摆动而改变摩擦力,并对卷线筒(12)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含有氟树脂的无电解镀镍膜(90)形成在第1外螺纹部(30f)上。

    两轴承线轴的牵引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2978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10140156.9

    申请日:2009-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909 A01K89/0178 A01K89/01931 A01K8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向牵引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不易进行,并且使从牵引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容易进行的两轴承线轴的牵引调节机构。其具备牵引调节杆、凸轮机构和转动限制部(44)。牵引调节杆绕卷线筒轴在牵引解除位置与最大牵引位置之间转动。凸轮机构具有卷线筒轴方向的高度变化,以将牵引调节杆的转动变换为牵引机构的向卷线筒轴方向的移动的凸轮面(49)。转动限制部设在凸轮面上,具有如果牵引调节杆转动到牵引解除位置的近侧、则限制牵引调节杆的转动的限制突起(44a)。限制突起具有顶点(44b)、从顶点朝向对应于牵引解除位置的第1位置的第1倾斜面(44c)、和从顶点朝向与牵引解除位置相反侧的第2倾斜面(44d),第1倾斜面比第2倾斜面倾斜角度小。

    渔线轮转子制动装置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14635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510079872.2

    申请日:2005-06-29

    Inventor: 生田刚 斋藤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渔线轮转子制动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且规定制动状态强力而稳定。转子以自由回转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轮主体上,杆闸机构由单向离合器、筒状部件和规定制动部件构成,抑制转子放线方向回转。单向离合器负责传递转子放线方向的回转。筒状部件随着从单向离合器传递过来的转子放线方向的回转而联动回转。规定制动部由可以相对筒状部件回转且与其摩擦配合的摩擦部件和第2杆部件构成。第2杆部件设置在轮主体上,且可在制动位置(第2杆部件与摩擦部件相配合且抑制摩擦部件的回转,使摩擦部件可以与回转部件相对回转且可抑制转子放线方向的回转)与远离位置(第2杆部件离开上述摩擦部件,允许上述摩擦部件回转,制动状态解除)间切换。

    用于钓鱼设备的电子电路装置以及钓鱼绕线轮

    公开(公告)号:CN100407914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10043184.6

    申请日:2004-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55

    Abstract: 一个卷线筒控制单元,其包括一电路板、多个电子组件、一外部装置连接器和一绝缘膜。电路板包括一个在其表面上的印刷电路,多个电子组件包括一个微型计算机,其通过一个控制程序控制钓鱼设备,并且电子组件布置在电路板上以便它们电连接于印刷电路,外部装置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便它电连接于印刷电路,并用来连接到一个外部装置,绝缘膜至少覆盖电路板的一部分和电子组件,但不覆盖电路板的安装外部装置连接器的区域。

    旋转卷线器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9300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2142656.2

    申请日:2002-09-17

    Inventor: 生田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柄制动方式的旋转卷线器,使其预定制动状态的便利性提高。柄制动式的旋转卷线器具备卷线器主体、转子、卷线筒、制动部(16)、制动柄、第一及第二预定制动部(21、21)、以及启动解除切换部(54)。制动部具有单向离合器(32)和与单向离合器的放线方向的旋转连动旋转的制动圆筒(40)。制动柄压接在制动圆筒上而可以调整制动力。第一预定制动部与制动圆筒(40)接触而以第一预定制动状态制动转子。第二预定制动部具有不能相对卷线器主体旋转的第一牵引圆盘(22)和压接在第一牵引圆盘上且与转子向放线方向的旋转连动旋转的第二牵引圆盘(23),以第二预定制动状态制动转子。启动解除切换部启动解除第二预定制动部。

    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6365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02158474.5

    申请日:2002-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使导环臂从放线位置返回到收线位置的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包括:当导环臂枢转时可前后移动的移动件;在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导环臂并且推动导环臂的切换弹簧机构;开关部分;以及限制机构。开关部分与移动件的后端接触并且使移动件移向第一位置。限制装置能够在导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限制导环臂返回收线位置。限制装置还能够在导环臂处于放线位置时,而转子沿着收线方向转动时,在所述移动件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切换部分的第一倾斜表面的所述顶边之前松开限制。本发明能够将导环臂稳固地保持在放线位置,并且易于使其从放线位置返回收线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