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194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404568.3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绍兴柯桥越强助剂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D06P1/38 , D06P1/22 , D06P1/44 , D06P1/649 , D06P1/48 , D06P1/651 , D06P1/642 , D06P1/613 , D06P1/673 , D06P5/30 , D06P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拔染印花工艺,属于喷墨印花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浆、烘干、染地色、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制备拔染墨水及喷印、汽蒸固色、水洗烘干。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拔染印花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拔染的花纹可以用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得到想要的图案,再由计算机控制喷墨嘴印制出图案,印制的花纹轮廓清晰,色彩逼真绚丽,双面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印花效果,同时可以节约用量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04172.9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绍兴柯桥越强助剂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P5/30 , D06P1/38 , D06P1/48 , D06P1/6133 , D06P1/625 , D06P1/6491 , D06P1/65118 , D06P1/6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防染印花工艺,属于喷墨印花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性染料防染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浆、烘干、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制备防染和防白墨水及喷印、染地色、汽蒸、水洗烘干。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防染印花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防染的花纹可以用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得到想要的图案,再由计算机控制喷墨嘴印制出图案,印制的花纹轮廓清晰,色彩逼真绚丽,同时可以节约用量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37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623413.X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制品分散染料染色用导染剂,属于染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导染剂方便、有效、安全、生态环保且沸点高,可用于高温高压染色,促进聚酰亚胺纤维的溶胀,增加染料溶解量,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对聚酰亚胺纤维染色具有促染作用,易染得较深颜色,可实现聚酰亚胺的高温高压染色,得色率高,且染色牢度优良,符合国家标准,使得聚酰亚胺染色的产业化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04568.3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绍兴柯桥越强助剂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D06P1/38 , D06P1/22 , D06P1/44 , D06P1/649 , D06P1/48 , D06P1/651 , D06P1/642 , D06P1/613 , D06P1/673 , D06P5/30 , D06P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P1/38 , D06P1/22 , D06P1/445 , D06P1/48 , D06P1/6133 , D06P1/6426 , D06P1/6497 , D06P1/65118 , D06P1/6735 , D06P5/02 , D06P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拔染印花工艺,属于喷墨印花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浆、烘干、染地色、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制备拔染墨水及喷印、汽蒸固色、水洗烘干。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喷墨印花技术的活性染料拔染印花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拔染的花纹可以用计算机印花分色描搞(CAD)编辑处理,得到想要的图案,再由计算机控制喷墨嘴印制出图案,印制的花纹轮廓清晰,色彩逼真绚丽,双面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印花效果,同时可以节约用量及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43354.2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分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轻型化工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环氧氯丙烷、三聚氯氰等交联剂对吡啶酮大环化合物进行交联得到一类多孔的吸附材料。制得的吸附剂成本低,吸附容量大,吸附性稳定,且该类吸附材料可以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具有极大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16795.3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15/02 , C08J3/075 , C08J9/28 , C08J2201/0484 , C08J2305/08 , C08J2401/04 , C08L5/08 , C08L2203/14 , C08L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首先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二醛纳米纤维素胶体;然而二醛纳米纤维素胶体与壳聚糖醋酸溶液直接混合制成水凝胶。二醛纳米纤维素及其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污染少。所制水凝胶产品具有较高的保水率与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04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21802.9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枝多肽进行酶促丝素功能化改性的方法,通过酶催化氧化丝素蛋白中丝氨酸生成反应性醛基,并与含有酪氨酸的多肽接枝,增加丝素表面的酪氨酸残基数量,促进后续酪氨酸酶催化丝素和功能性氨基化合物反应,提升丝素蛋白酶法改性的效率,构建功能性丝素材料。具体步骤如下:(1)丝素材料在漆酶/TEMPO体系中处理;(2)含酪氨酸的多肽在丝素材料表面接枝;(3)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丝素与功能性氨基化合物反应。与传统化学交联法制备功能型丝素材料相比,本发明酶催化效率高、酶处理条件缓和、丝素材料性能改善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25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84221.9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8F220/32 , D06P1/52 , D06P1/48 , D06P1/44 , D06P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性纤维素纤维阳离子化改性剂-poly(GMA-co-AM-co-DM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β-环糊精(β-CD)的水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三种单体在氧化/还原(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下,经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产物。产物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水溶液聚合过程中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溶疏水单体GMA,环境污染小;产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能与纤维素纤维建立化学键,在活性染料上染过程中不易从纤维上脱落,促染效果稳定。在着色纤维皂洗的过程中,改性剂中的阳离子基团从纤维上脱落,带走纤维表面的水解染料,从而提高了着色纤维的色牢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96109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434887.6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8B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技术洗毛的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羊毛原毛的洗毛工业。该装置主要包括羊毛导位装置1、水洗槽2、网板3、多频超声振盒4。毛原毛由羊毛导位装置1加入到水洗槽2中,开启多频超声振盒4,清洗;羊毛上的杂质,经网板3沉入槽底。本发明由大功率超声振盒向水中羊毛纤维发出强大的超声波,提高了去除羊毛原毛羊毛脂等杂质的效率,大大节省了能耗和水量,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2236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61053.2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制品低浴比还原染料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常规棉制品还原染料染色中染化料消耗量大、染物表面色均匀性不易控制的缺点。本发明以氮气作为保护性气体,在排除染色装置内空气的基础上,实现还原染料隐色体钠盐在棉纤维上均匀吸附与扩散,结合染后水洗、氧化和皂洗,完成棉制品低浴比还原染料染色,具体工艺流程包括:染料的还原溶解,染色装置内排氧,还原染料染色,氧化、皂洗和烘干。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通过本发明述及的棉制品染物不仅染色均匀度得到改进,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增加,且相同染物表面色深条件下染化料用量减少,染色废水排放量下降,生产能耗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