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7911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710024154.4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喷墨印花颜料墨水色牢度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特征是取颜料色浆、多元醇、粘合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将上述组分按比例依次加入容器中,加水混合均匀,经搅拌、过滤配制成超细颜料墨水;将超细颜料墨水用喷墨印花机喷印到织物上,再经烘干、焙烘固色。本发明通过在喷墨印花颜料墨水中加入适量交联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喷墨印花机喷印到织物上;在焙烘固色的过程中,利用交联剂的交联成膜性能,在织物表面形成连续、致密、光滑的印花膜,使得墨水中的超细颜料颗粒能够耐受干湿摩擦,在不影响墨水喷射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墨水中超细颜料粒子在织物上的色牢度。
-
公开(公告)号:CN1707017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40110.1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P5/30 , D06M15/643
Abstract: 一种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处理工艺,属于纺织科学与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性颜料墨水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纺织品前处理工艺,适用于棉、麻、真丝、涤纶、涤棉、腈纶等织物,能够使处理后的织物用水性颜料墨水在数字喷墨印花机上进行喷墨印花,印花后仅需对织物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就能得到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具有良好水洗、摩擦及日晒牢度的印花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858544.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83/12 , C08F220/18 , C08F220/32 , C08F220/24 , C08F2/26 , C08F2/00 , C09D151/08 , C09D5/16 , D06N3/04 , D06N3/00 , B05D5/00 , B05D5/06 , B05D5/10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梳状类液刷的自粘附超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防污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富含梳状类液刷的自粘附超滑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采用微波辅助的方式制备了水性聚合物纳米乳液,然后将水性聚合物纳米乳液稀释后,涂敷在基材上;再通过热诱导组装的方式得到富含梳状类液刷的自粘附超滑涂层;该涂层具备优异的粘附力、具有防污功能的稳定超滑表面和基材适配性,使其能在任意材质和形貌的基材表面组装,使用方法简单,防污效果稳定,可用于多种基材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82781.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码喷墨印花墨水领域,具体涉及仿林地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的迷彩数码喷墨印花织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优选特定分散染料与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复配制备成高性能分散染料墨水,所制备墨水染料粒径小于200nm,表面张力为25~40mN/m,黏度为2~5mPa·s,pH为7.0~7.5,电导率为3~10μS/cm,喷射性能及稳定性能良好。通过在织物表面喷印复配分散染料墨水、反面喷印炭黑墨水制备得到的仿林地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喷墨印花织物,绿色及土色光谱曲线分别满足绿色植被、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通道,与国军标色色差均小于3个(L*a*b*)单位;印花织物色牢度性能优异,可实现织物表面仿林地数码迷彩图案的精细化快速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82480.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绿植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印花织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平网直接印花方式在合成织物表面印制特定复配分散染料、反面印制炭黑制备仿绿植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的印花织物。本发明制备的印花织物可以精确模拟绿色植被在380‑1200nm间的所有反射光谱特征,光谱满足绿色植被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通道,与万年青绿色叶片的光谱相关系数达到0.998;印花织物耐洗、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5级及以上;织物印花前后无明显手感变化,柔软度稳定在71.00‑73.00之间;制备方式耗材少、工序简单、固色快、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1957.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致热变色液晶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同轴微流纺丝方法制备了以黑色导电聚合物为内导电层,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为热致变色层的电致热变色液晶纤维,其中黑色导电层、胆甾相液晶层质量比为100:5~30。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电致热变色液晶纤维在电场刺激下可逆变色,并能在断电情况下,实现某种变色状态的持续稳定态,不仅颜色艳丽多变,并且驱动电压低,低于3.9V(远低于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的人体可持续接触的安全电压12V),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耐水性,满足可穿戴变色服装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1188939.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120/20 , C08F265/06 , C08F220/20 , C08F222/38 , C08K5/17 , C08L33/14 , C08L51/00 , C08J5/18 , A41D1/00 , A41D27/08 , A4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柔性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将电解质、变色染料、有机单体和溶剂进行混合,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成膜即得可拉伸柔性电致变色薄膜;所述有机单体包括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变色薄膜不仅具有电响应速度快、颜色对比度高等特点,同时还具备着良好的拉伸回复性,拉伸应变可达500%,拉伸回复率在98.0%,能够满足人们对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942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187910.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氮锌二维超分子包覆二硫化钼杂化阻燃剂及其应用,属于无卤阻燃技术领域。本发明磷氮锌二维超分子包覆二硫化钼杂化材料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包括:1~2份二硫化钼、1~1.5份锌盐、5~8份含氮化合物、5~10含磷化合物。本发明杂化材料作为阻燃剂,有效的发挥了有机无机协同阻燃作用,提高二硫化钼的阻燃效率,减少了基体中阻燃剂的添加量,且同时能够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69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1402966.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J9/26 , C08J9/40 , C08F214/18 , C08F220/14 , C08F212/36 , C08F220/22 , C08F2/44 , C08F2/26 , C08F2/30 , C08F259/08 , C08F257/02 , C08F265/06 , C08F212/08 , C08F236/06 , B01J13/14 , C08L27/12 , C08L25/14 , C08L3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用微纳双级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疏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选择合适的模板、单体、交联剂以及刻蚀剂制备聚合物空心微球,基于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将相应单体、引发剂及其它试剂吸附于空心微球内部,待施加于相应基材上后经热引发使被吸附单体发生聚合进而在微球表面产生乳突状结构,从而制备出具有微纳双级聚合物复合微球的超疏水表面。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表面能够满足特殊群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拒水、防水要求,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0377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1417148.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在石墨烯材料表面接枝含有环氧基的活性基团,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将石墨烯材料与纤维素共价键结合,提高石墨烯材料在纤维素表面的牢度,增加纤维素纤维的导电性,同时不影响纤维柔软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的柔性导电材料具有高耐久性、良好热性能、柔软手感和保持纤维或织物较好强度等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