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8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37173.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提升SCR转化效率的系统,包括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和排气加热装置,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包括蓄电池、稳压电路、MPPT、温差发电片、冷却水管道、冷却水箱,排气加热装置包括电阻丝网、蓄电池、温度传感器、ECU;该系统以低品位的汽车尾气为热源,采用循环水对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进行冷却,采用稳压电路进行稳压,电阻丝网由蓄电池供电并对排气进行加热,提高SCR系统进气温度。本发明针对低温排气工况和低温环境下使用,提高排气温度,促进尿素水解,提升SCR系统低温工况转化效率,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343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37176.6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开路电压法的MPPT在线控制系统,包括温差发电组、热电偶组、MPPT转换器,其中,温差发电组由若干温差发电片以及强磁铁组成,适于将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热电偶组由热电偶探测片和热电偶卡槽组成,适于测量温差发电片间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MPPT转换器;MPPT转换器由环形天线、飞思卡尔MC9S12XS128单片机和升压逆变器组成,两端分别连接温差发电片和负载,可将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压以最大功率点电压输出给负载。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测量发电片温差时热电偶固定困难的问题,进而改善传统开路电压法电路周期性断开、算法复杂、功率损失较大等缺点,使输出电压一直连续运行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从而提高温差发电组的热电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41632.9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械传动轮系和单片机共同实现指南与避障的新型智能车,涉及一种智能指南车,属于智能控制领域。该智能指南车包括刚性支撑框架、机械传动轮系、红外传感器、控制模块、车轮、电机及电池,刚性支撑框架包括上下底板、框架支撑轴、内部支撑机构、车轮轴,机械传动轮系包括十字型齿轮轴、锥齿轮、同步带轮、指南轴。本发明利用机械传动轮系实现指南功能,工作可靠性高;并且传动轮系中采用同步带轮,一方面简化整个轮系的结构,另一方面同步带轮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传动稳定,并且大大降低制作成本;利用电控模块实现自动循迹和停止功能,具有智能性;且指南车采用铝棒进行框架支撑,整体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0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56156.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S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车辆行车服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车联网环境下前挡视线调节主动服务系统及方法,由智能车载设备和后台服务中心通过5G通信模块相互传递信息组成,智能车载设备由信息采集设备、车辆操作系统和车载计算机组成,车辆操作系统包括除雾器、喷水器和雨刮器;后台服务中心包括服务器组、数据库、第二数据存储单元和特征提取分析学习中心;服务器组能接受车载计算机传输的数据和查询请求,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数据结果输出到车载计算机;采用自动识别和主动推送的方式,通过打开除雾器提前预防水雾的产生,能自主调节雨刮器的速度,主动判别前挡风玻璃的异物并打开喷水器或雨刮器,提高了驾驶人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168579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45563.4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5H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两个内部开有环形槽的堵头,降低了进气管的背压,使气体流通更流畅,同时两层石英玻璃管构成放电间隙,避免了有害气体腐蚀电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方案如下:当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堵头内时,首先充满环形槽,进而均匀地进入放电区域,提高了气体的流通性与均匀性,避免堵头内部因颗粒沉积而堵塞;放电区域位于两层石英管之间,气体流经放电区域,不直接与电极接触,避免了电极腐蚀。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5664942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70014.1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可视化监测系统,其包括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用户终端;检测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连接,传感器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保护壳体包括,外壳、导热层以及内壳;传感器模块附着于内壳的内表面上,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壳内充满氧化镁粉;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客户端以及电脑平台,本实用新型延长了使用寿命,最主要的是保证了在高温、高压、高湿度三个恶劣条件下稳定性,来保证了温度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大大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检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371026Y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20215011.1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有害气体转化装置,属于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7)为同轴管式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由中心低压电极(17)、与之同轴的石英介质(15)、包裹在介质外壁的高压电极(16)、聚四氟乙烯连接杆(14)、前端盖(11)、后端盖(18)组成,前端盖进气接口(10),后端盖出气接口(19)及可选进、排气接口(20),中心低压电极(17)外壁与石英介质(15)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区构成。本实用新型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无需进行后续处理,设备简单,易操作,适用于NO、CO、HC、H2S、PM等有害物质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1306203Y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820217165.4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蜂窝状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包括壳体,复合高压电极(1)、石英介质(3)、蜂窝状排列的低压电极(4)和催化腔(7),还包括壳体外侧的进气口(5),位于催化腔底部的排气口(6)。高压电极(1)采用复合结构:导电金属棒(20)外层为石英玻璃棒(21),下面采用螺栓(22)连接一金属圆盘(23),导电金属棒位于金属圆盘中心。低压电极(4)由32根管状金属棒组成,径向方向与排气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保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在柴油机排气台架试验研究工作中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抗震性能,增加了排气效率,降低了柴油机的背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