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梯级汽化技术的LNG汽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9630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313021.3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梯级汽化技术的LNG汽化器,所述汽化器利用隔板将汽化器壳体分为LNG换热腔、第一换热介质换热腔、第二换热介质换热腔;在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通孔,若干热管通过通孔穿伸于三个不同的腔体内,热管上还穿伸有若干翅片;LNG,第一换热介质以及第二换热介质分别流经各自换热腔体,通过热管作为传热体采用梯级温升的方法实现利用温度较高的第二换热介质使-163℃的LNG温度升高并实现汽化,通过合理利用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以及中间冷媒解决了LNG汽化过程中由于初始温度较低而引起的换热介质结冰从而导致汽化器汽化性能恶化等问题。利用调节第二换热介质的流量,匹配LNG汽化量,保证LNG汽化器高效,稳定运行。

    一种利用相变换热技术的LNG汽化器及汽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3052.2

    申请日:2016-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换热技术的LNG汽化器及汽化方法,所述汽化器包括具有第一换热介质换热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小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换热腔高度二分之一的上部侧壁上及小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换热腔高度二分之一的下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排相对应的通孔,上部通孔中贯穿连接有一端连通有LNG进口,另一端连通有LNG出口的LNG换热管道,下部通孔中贯穿连接有一端连通有第二换热介质进口,另一端连通有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换热介质换热管道,其中所述的LNG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介质换热管道的外壁上沿轴向各自套装有若干垂直翅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LNG温度过低而引起换热介质结冰导致汽化器汽化性能恶化的问题,且结构简单。

    一种高效船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4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32794.6

    申请日:201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船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由海水回路、制冷剂回路、热回收回路及电控箱组成,通过工作模式的转换,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所述方法是当船舶航行时,充分利用船舶排至环境的余热预热低温海水;当船舶锚泊时,利用燃油锅炉预热低温海水,实现船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海域或锚泊时正常或高效运行。本发明不但解决了常规船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不能全天候、全海域运行的技术屏障,同时通过有效回收利用船舶排至环境的余热,进一步提高船舶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高能效的船舶空调系统。

    一种用于煤矿避难硐室内热湿独立处理被动空气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03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041583.8

    申请日:2013-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避难硐室内热湿独立处理被动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安置于设备舱和避难舱内的湿负荷处理系统和热负荷处理系统,其中热负荷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块均热板和安置在均热板上的若干根热管,所述均热板通过紧固螺丝安装在避难舱背靠壁层的舱壁上,所述热管的蒸发端相互隔离排列安置在均热板上,冷凝端穿过避难舱舱壁和壁层嵌入硐室外的岩石内构成恒温热沉;所述湿负荷处理系统中的除湿箱的上端与穿伸至避难舱中的送风管道相连通,下端连通疏水管道;侧壁连通安置有手摇风机的回风管道。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运动的电磁部件,满足井下设备防爆需求,克服了现有避难硐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否运行取决于电力供给情况的缺点。

    双热源船用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1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45022.X

    申请日:2013-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上使用热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热源船用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热水器包括制冷剂回路、生活用水回路、海水回路和电控箱。所述方法将空气源热泵与海水源热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恰当的控制方法切换蒸发器。本发明不但能够充分利用空气能,同时还充分利用船舶工作环境水源充足的条件,既能有效的克服船舶在寒冷地区或寒冷的季节航行时期空气源热泵制备热水困难的缺点,又能合理利用海水热量,进而达到降低制备热水耗电量的目的。

    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8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25357.4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实验系统包括池沸腾子系统、冷却循环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压力下多种液体工质的可视化沸腾实验,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测试底板上各阶段的沸腾现象,并通过高速摄像机获得气泡生成、长大、合并和脱离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而且还可以有效排除沸腾池液位高度变化对池沸腾气泡动力性能的干扰,从而为池沸腾换热的气泡动力学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的工作方法。

    一种LNG动力船LNG再气化及淡水制备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543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831956.4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动力船LNG再气化及淡水制备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LNG再气化系统、淡水制备系统。所述LNG再气化系统,依次由储液罐、增压泵、低温换热器、冷凝换热器、主机的燃料进口m通过管道连通构成;所述淡水制备系统,包括冷冻法制淡水系统,闪蒸法制淡水系统和蒸发法制淡水系统。本发明将LNG再气化及NG燃烧后余热回收过程与海水制备淡水过程有机结合,利用LNG再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和再气化后NG燃烧释放的热能制备淡水,实现了LNG能量的梯级及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LNG动力船排放的冷能和热能对环境的污染,大幅地提高了LNG动力船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一种LNG再气化与液态空气制备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5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034566.9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再气化与液态空气制备系统,包括LNG再气化子系统、空气液化子系统和再热子系统。其中LNG再气化子系统与空气液化子系统通过LNG气化器进行热交换,LNG再气化子系统与再热子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LNG再气化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液罐、潜液泵、出液阀、LNG气化器和换热器等组成;空气液化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净化器、压缩机组、LNG气化器和气液分离器等组成;再热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组、循环泵和换热器组成。本发明利用液态空气制备过程来回收以及储存LNG再气化过程中所释放冷能,减少了LNG再气化过程中能源的浪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NG再气化与液态空气制备系统的工作方法。

    一种BOG再液化与LNG再气化集成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17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034563.5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BOG再液化与LNG再气化集成系统,包括BOG再液化子系统、LNG再气化子系统和中间介质循环子系统。其中,BOG再液化子系统与中间介质循环子系统通过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中间介质循环子系统与LNG再气化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BOG再液化子系统与LNG再气化子系统通过LNG储液罐相连接。本发明将LNG气化时放出的冷量由中间介质循环子系统转移用于BOG再液化,实现能量有效利用,达到节能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同时进行BOG再液化与LNG气化使用,也可进行LNG气化单独使用,具有较好的工程价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BOG再液化与LNG再气化集成系统的工作方法。

    双蓄热装置的空气源空调系统及除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879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053963.6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蓄热装置的空气源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与室外换热器和制冷剂补偿器,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进、从第三接口出,进入到室外换热器中冷凝,冷凝后的液体依次通过制冷剂补偿器、第一单向阀流至干燥过滤器,液体从干燥过滤器流出后分两路:一路经第七电磁阀流、热力膨胀阀、散热蓄热换热器、第八电磁阀、引射器,然后随压缩机出来的气体一起进入到四通换向阀,另一路则经第三电磁阀、第三单向阀、第二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室内换热器、四通换向阀流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则流入压缩机压缩。本发明采用双蓄热换热器的设置,提供除霜和持续供暖用低位热源且利于散热蓄热换热器的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