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60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63856.2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的精确预测控制与节能系统及方法,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出口浓度预测模型、执行机构的优化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连续调节系统,所述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与脱硫塔相连,所述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与执行机构的优化控制系统相连通,所述执行机构的连续调节系统与现场仪表信号采集系统相连通。本发明利用模型预测和优化计算实现对脱硫过程的智能控制,在提高控制水平、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少了能耗,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节能增效,适用于火电厂、钢铁厂、燃煤工业锅炉等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719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153723.4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钛复合纳米纤维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的载体为碳钛复合纳米纤维,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在纺丝溶液中原位引入活性组分的方法得到负载量为0~50%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包括配制含有碳前驱体、钛前驱体及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得到前驱体组分的纳米纤维;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煅烧。本发明的催化剂以碳钛复合纳米纤维为载体,结合了碳载体比表面积大、低温活性好的优点和TiO2载体性质稳定、酸位点多的优点,具有较宽的催化温度窗口和良好的反应活性,同时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是适用于酮类、醛类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脱除的新型高效低成本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763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807952.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01N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烟气脱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小型船舶SCR系统的尿素强效混合装置。一种用于中小型船舶SCR系统的尿素强效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管体和自下而上安装在管体内的多孔板、尿素喷嘴和混合器,所述的整流装置为分布有多个圆孔的多孔板,所述的扰流装置为混合器。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尿素喷嘴的上游设置整流装置(多孔板),尿素喷嘴的下游设置扰流装置,该结构能够使烟气和尿素喷雾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更充分的混合,尿素喷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烟气废热提高分解速度,从而保证混合烟气到达SCR反应器入口处时NH3/NOX浓度比值达到反应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24325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17106.8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全负荷的智能喷氨控制系统,包括基于烟气脱硝装置CFD流场与气固两相传质反应耦合模型部分和基于预测控制的烟气脱硝装置喷氨量的计算部分,将烟气负荷划分多个子区间,利用CFD创建SCR装置在不同负荷下的CFD流场模型库;从流场库中选取匹配当前负荷的CFD流场模型,根据不同分区的烟气负载,实时调节各分区喷氨支管的开度;利用MIMO非线性模型辨识方法进行喷氨系统模型辨识,在反馈回路上加入预测控制模块,利用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与在线校正特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性能达标。本发明结合了数据库、分区控制与智能控制技术,在燃煤烟气全负荷下能够有效的达到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4227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1949.7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B01D53/75 , B01D50/00 , B01D53/32 , B01D53/60 , B01D53/64 , B01D5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种污染物一体化深度脱除系统,包括高频高压脉冲供电系统、污染物高压静电脱除反应系统和喷淋系统,高频高压脉冲供电系统利用高能量密度脉冲发生器与磁开关技术,产生多种污染物强化转化吸收脱除所需的高密度能量;污染物高压静电脱除反应系统为污染物脱除提供反应空间,并通过极线-极板的优化配置强化高频高压脉冲供电系统的能量释放;喷淋系统为反应系统提供污染物深度脱除条件,增强多种污染物脱除效果。本发明对多种污染物一体化深度脱除进行了创新,突破了污染物,特别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汞等脱除效率有限的问题,从而实现工业烟气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汞、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一体化深度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01106.8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508 , B01D53/83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烟气三氧化硫脱除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料仓、螺杆式给料机、空气分级磨、细料仓、失重式给料机,失重式给料机下部与主管道连接;送风机的空气经空气干燥机干燥后送入主管道,采用气力输送来自失重式给料机的碱性吸收剂;主管道终端与分离器连接;分离器将主管道均匀分为多个支路,每一支路连接一支喷枪;喷枪均匀布置在烟道截面上,并在喷枪的下游烟道安装静态混合器,保证喷枪喷射的碱性吸收剂与烟气均匀混合。本发明根据不同的烟气条件及烟道位置,选择不同种类的碱性吸收剂,通过喷枪向烟道中喷射碱性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3,减少SO3对电厂运行的危害,实现SO3的超低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77195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3723.4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8 , B01D53/8668 , B01D2258/02 , B01D2258/06 , B01J23/002 , B01J23/22 , B01J35/06 , B01J35/1014 , B01J35/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钛复合纳米纤维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的载体为碳钛复合纳米纤维,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在纺丝溶液中原位引入活性组分的方法得到负载量为0~50%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包括配制含有碳前驱体、钛前驱体及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得到前驱体组分的纳米纤维;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煅烧。本发明的催化剂以碳钛复合纳米纤维为载体,结合了碳载体比表面积大、低温活性好的优点和TiO2载体性质稳定、酸位点多的优点,具有较宽的催化温度窗口和良好的反应活性,同时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是适用于酮类、醛类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脱除的新型高效低成本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37757.4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92 , B01J35/1019 , B01J35/1023 , B01J35/1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碳负载Cu-Mn双金属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有序介孔碳材料为载体,以CuOx和MnOx为活性组分;其中CuOx以铜元素含量计负载量为2~10%,MnOx以锰元素含量计负载量为2~10%。该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合成方法,以F127为模板剂,与稀盐酸混合溶解后,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铜前驱体、锰前驱体、酚醛树脂前驱体,搅拌烘干,转入管式炉中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所得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低温活性、良好的抗硫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烟气低温SCR脱硝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2981.0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L‑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银电催化剂及其应用,属于二氧化碳减排资源化利用以及电催化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一种L‑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银电催化剂,该催化剂是有如下方法制得:S1、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得到0.05‑100mM硝酸银溶液,加至乙二醇中并搅拌均匀;硝酸银溶液和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2~20);S2、向混合液中加入L‑半胱氨酸,搅拌均匀后微波加热,所得固体分别采用乙醇和超纯水各离心洗涤至少三次,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纳米银颗粒;银元素与L‑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0.01~10)。本发明通过提高电催化剂对活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实现在CO2原位转化体系中对产物CO的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174629.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电解槽的流道结构及碱性电解槽,该流道结构包括极板主体,所述极板主体设有入口端与出口端;所述极板主体上分布有点状扰流结构单元,所述点状扰流结构单元在极板主体上形成流体流道,所述点状扰流结构单元包括第一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二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三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一级扰流结构单元、第二级扰流结构单元和第三级扰流结构单元在极板主体上形成分流流道。本发明促进了电解质横向流动能力和传质速率,有效提高了电解质的流动均匀性,使电解液在电解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提高电解效率。并且能有效排出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降低局部热点的生成,有效提高碱性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