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控制方法、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43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23506.7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器控制方法、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驱动系统,属于驱动器领域;其方法包括根据电气参数中的温度临界值和工作目标参数中的电流相关参数以及时间相关参数,确定所述驱动器处于过载运行的间歇工作参数和实际电流参数;根据所述工作目标参数中的运行模式,确定运行条件;根据运行条件与间歇工作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更新所述间歇工作参数和实际电流参数,以得到实际工作参数;控制所述驱动器以所述实际工作参数间歇式运行。采用间歇式运行的方式使驱动器能够在过载状态下多次运行,使驱动器能够提供更高的加工质量,且对于需要大电流环境运行时,无需更换更大功率的驱动器,节省成本和时间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驱动器的性能。

    一种电源芯片电压调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0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27862.0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芯片电压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负载和能够调节负载供电方式的MCU,还包括:电源芯片供电电路,用于为负载提供电能;输出检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源芯片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信息,同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传输到MCU中;负载检测电路,实时检测负载的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变化量;热电转化电路,用于将电源芯片环境热能转为电能;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源芯片的温度;电能存储电路,用于存储热电转化电路转化的电能。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芯片电压调节系统及方法,降低电源芯片温度、降低元器件损耗,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电,实现能量回收且二次利用,减少能量输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保护装置、方法和伺服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820552.7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保护装置、方法和伺服电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母线电容单元的输出端的母线上的电压,记为检测电压;控制单元,在伺服驱动器上电的情况下,根据检测电压,确定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入端和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出端是否接反;以及,若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入端和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出端已接反,则控制母线电容单元所在线路断开,并控制逆变单元关断,以实现对伺服驱动器的反接保护;若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入端和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出端未接反,则控制母线电容单元与制动单元之间接通,以使伺服驱动器运行。该方案,通过在伺服驱动器的三相输入和三相输出接错的情况下,进行反接保护,避免上电后引发安全事故。

    一种母线电容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36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06536.2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母线电容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母线电容切换方法包括:根据母线的功率参数确定与所述功率参数对应的电容切换策略,所述电容切换策略用于调整与所述母线连接的电容组,所述母线的功率参数为对所述母线进行检测得到的参数;按照预设切换周期以及所述电容切换策略依次从电容组集中获取电容组,所述电容组集中包括多个电容组;将与所述母线连接的电容组切换为当前获取的电容组,根据母线的输出功率获取电容切换策略,根据电容切换策略将对应数量的电容组接入回路中,以使得各个电容组进行轮换工作,避免了电容组一直与母线连接,进而降低了电容组的老化速度,延长了电容组的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直流控制器的保护装置、方法和直流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2967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72698.6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控制器的保护装置、方法和直流控制器,该装置包括:输入电流限流单元和防反接保护单元;在所述直流控制器的直流供电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所述输入电流限流单元和所述防反接保护单元均处于开启的状态;其中,所述输入电流限流单元,设置在所述直流控制器的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侧,被配置为对所述直流控制器的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流进行过流保护;所述防反接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输入电流限流单元的输出侧,被配置为对所述直流控制器进行防反接保护。该方案,通过在直流控制器的防反接MOS管保护电路中,对输入电流进行限流处理,避免防反接MOS管保护电路比短路保护电路先损坏。

    贴片连接器和驱控一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44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22472.2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贴片连接器和驱控一体设备。该贴片连接器用于PCB板的连接,所述贴片连接器包括:骨架和引脚,所述引脚穿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引脚的两端都设为贴片结构,所述贴片结构用于与所述PCB板的板面上进行连接。通过贴片连接器的引脚两端设为贴片式结构,取消了PCB板上焊接通孔,增强了PCB板内部布线的自由性;避免了传统插针和通孔焊接后形成的线路电感大、通流能力低等问题。

    一种伺服驱动器电源断电后母线电容放电电路、控制方法及伺服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49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35207.6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电源断电后母线电容放电电路、控制方法及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电源断电后母线电容放电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再生放电电路和选择电路,所述再生放电电路具有两个工作模式,第一个工作模式时用于在伺服驱动器通电时用于保护电机,第二个工作模式时用于在伺服驱动器断电时为母线电容放电。本发明通过使用伺服驱动器的自身的再生制动电路,在其信号端增加分压电阻和继电器即可使再生制动电路可以在驱动器运行时再生制动功能,断电时母线放电功能;避免了使用体积较大较大的功率电阻来放电,降低了整体体积;元器件更少,提高了电路可靠性和抗扰能力。

    一种控制信号的调节装置、电机及其转速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486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99557.1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号的调节装置、电机及其转速调节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将外部为调节待控设备的控制信号而输入的第一调节信号进行设定速度的信号处理并输出反馈信号至振荡单元;振荡单元,根据设定的触发时间,对反馈信号进行振荡处理后,输出第一处理信号至比较单元;比较单元,用于将第一处理信号与设定比较信号进行比较,在第一处理信号大于设定比较信号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再进行上拉处理后得到的第二处理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还用于将第二处理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二调节信号,并将第二调节信号拉低并限制至设定调节信号范围内。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空载转速较高的问题,达到降低空载转速的效果。

    检测设备真空度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83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0161.5

    申请日:2014-12-24

    Inventor: 彭程 张敏 汪志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真空度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确定真空计与被测设备连接之后,控制真空计对被测设备进行抽空处理;在抽空处理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被测设备的第一真空度值;检测第一真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被测设备的第一真空度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检测出被测设备真空度不合格;若被测设备的第一真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检测出被测设备真空度合格。采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系统真空度进行准确测量且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检测效率得到了提高。

    一种电磁炉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73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1910551452.1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电磁炉体;设于电磁炉体一侧的拼接式加热板,拼接式加热板包括多个配合拼接的加热块;设于加热块朝向电磁炉体的一侧的弹性支撑架组件,弹性支撑架组件与各加热块、以及电磁炉体连接,以用于当任意一加热块向指向电磁炉体一侧移动时为该加热块提供复位作用力。该电磁炉的中的加热块朝向电磁炉体的一侧设有弹性支撑架组件,各加热块可以朝向电磁炉体的一侧移动,使拼接式加热板可以变形以配合圆底锅,与圆底锅的底面贴合,增大与圆底锅的接触面积,使圆底锅受热均匀,有效减少烹饪糊锅的现象,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