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462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235217.4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抽油泵工作环境的漏失量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滑动支架,可实现在竖直、倾斜以及水平角度下测量抽油泵的相应静态漏失量;井筒模拟系统具有模拟井筒的特点,模拟井筒中设有待检验的抽油泵,其进液口与计量装置相连;供液系统有稠油罐,稀油罐、储水罐以及储气罐,所述的稠油罐、稀油罐、储水罐依次连接增压泵、液体流量计、开关阀,连接进液管线,其中增压泵将液体压力增大到抽油泵入口处的压力,而储气罐依次连接气体流量计、开关阀,直通进液管线,管线末端连结一放空阀;保温系统是通过配电箱提供电源,温控计调节温度,通过电缆与模拟井筒相连;本发明可以模拟复杂地层流体在抽油泵实际地层环境下测量漏失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06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152019.8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两层注超临界CO2嘴流特性研究的模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气源、过滤器、增压机、加热器、储气罐、电控开度阀、减压阀Ⅰ、分层注气模拟测试线路Ⅰ、分层注气模拟测试线路Ⅱ和减压阀Ⅴ组成,所述分层注气模拟测试线路Ⅰ包括分层注气模拟测试段Ⅰ、减压阀Ⅱ,所述分层注气模拟测试线路Ⅱ包括分层注气模拟测试段Ⅱ、减压阀Ⅲ、减压阀Ⅳ,所述分层注气模拟测试段有油嘴和质量流量计,所述油嘴前后连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准备超临界态CO2流体;两层等尺寸油嘴配注模拟;两层不同尺寸油嘴配注模拟;得到CO2嘴流特性模型。本发明可研究超临界CO2的嘴损特性,为分层注CO2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2878.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Q10/04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井筒压降计算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由于页岩气井不同生产阶段井筒流动参数变化范围大,初期产液量高采用套管生产,中后期产量较低采用油管生产。而工程中常用的压力模型难以准确预测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井筒压降。为此,本发明针对页岩气井生产特征,提出考虑液相表观流速和管道倾角的环状/非环状流流型转变界限计算模型,进而综合考虑气/液相表观流速、倾角和管径等因素分别建立环状流与非环状流压降模型,得到一种可计算页岩气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井筒压降的方法。该方法针对特定页岩气区块的适用性强,计算和使用简便,对页岩气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以及排采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185.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E21B43/12 , G06F30/1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多相流计算的气井井筒泡排剂浓度确定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气井动态参数,选用工程中常用气井产能经验公式计算地层流入曲线;基于两相流Mukherjee&Brill模型,引入泡排剂浓度系数,获得摩擦阻力压降及持液率模型,建立泡排井筒压降新模型,计算得到井筒流出曲线;结合节点系统分析,确定不同泡排剂浓度下气井的稳定生产点,得到泡排剂浓度系数与产气量变化的规律曲线,确定泡排剂下入浓度,为现场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440415.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3 , E21B41/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型转换界限的水平气井持液率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持液率随气流速变化趋势构建三参数方程式,将计算出的一定井筒液流速时常压/常温条件下垂直管中环状流‑搅动流转变点、搅动流‑段塞流转变点和段塞流‑泡状流转变点的持液率及对应气流速代入方程,迭代求解三参数方程式系数,然后采用角度修正项对垂直段持液率进行修正得到常温常压一定倾斜角度持液率新模型,基于流动相似准则利用无因次准数将高压下气流速转化为常压下对应气流速,最后将转化后常压下对应气流速代入新模型即可得到一定压力条件下水平气井持液率。该方法无需大量模型比对优选及流型判断计算,可直接根据气相表观流速计算水平气井全井筒持液率,简便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250896.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井井下节流器下游液滴夹带率计算方法,属于气井井下节流和采气工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井下节流器下游总的液滴夹带率;计算高速气流对界面波的剪切破碎引起的液滴夹带率;计算节流器雾化产生的附加夹带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气井井下节流器下游液滴夹带率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井下节流器对下游气液两相分布规律的影响,定义了井下节流器产生的额外夹带率关系式,进而综合考虑剪切破碎造成的夹带和井下节流器产生的额外夹带,得到了计算井下节流器下游液滴夹带率模型。因此,该方法适用井下节流气井中液滴夹带率的预测,较现有预测方法,大幅提高了预测结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9978.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维度上的泡排剂动态评价方法,涉及气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领域。在泡排剂动态评价装置的基础上开展泡排剂时间维度上的携液能力测试,选取最终累计携液量为泡排剂的静态评价指标;基于所构建的新方程和实验数据拟合的方程系数,将方程中的各个系数作为泡排剂的动态评价指标,方程中的系数分别用来表征泡排剂的携液能力、起效响应速度、药剂消耗速度。本发明采用的评价方法模拟了现场井筒环境,采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了泡排剂在整个时间维度上的携液能力变化过程,方法简便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8261.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井掺稀比和油管下深的实验确定方法,属于稠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稠油井稠油的样品、粘度、密度以及含水率,用于掺稀的稀油的样品、粘度和密度,以及稠油井生产数据,设计实验温度和掺稀比,配制掺稀油样品,选用Brookfield流变仪进行稠油掺稀降粘实验,分别测试掺稀油样品在不同温度时的粘度,通过观察掺稀油样品粘度随掺稀比变化曲线,当掺稀比低于某一值时,混合油粘度降低幅度较小,定义该掺稀比为当前温度条件下合适的掺稀比,在获取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合适的掺稀比后,找出随着温度的增加,掺稀比逐渐降低趋于定值的最低温度,结合井筒温度剖面确定油管的下深。该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为稠油降粘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1946.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井筒压降计算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通过收集页岩气井井身结构数据和生产数据,计算井筒流体混合密度,考虑井倾角、管径等因素对井筒持液率进行修正,采用Mukherjee‑Brill模型计算界面摩阻系数;根据井深划分井筒段数,井筒压降由井口迭代计算到井底,计算结果精度准确可靠。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可由现场数据中获得,方便快捷;可实现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的压降预测,对于页岩气水平井高效开发及生产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34048.4
申请日:2023-09-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井下地面一体化排液系统与方法,包括井下排液系统,所述井下排液系统包括油管、套管、井下减震器、球塞、采气树、自动投球筒、1#自控阀,所述采气树上部连接站内排液系统;站内排液系统,所述站内排液系统包括站内集输管线、站内气液分离器、分液管、2#自控阀,所述气液分离器下游连接站外排液系统;站外排液系统,所述站外排液系统,包括站外集输管线、自动收球筒、下游气液分离器、收球减震器、旁通管、3#自控阀、4#自控阀、5#自控阀,通过控制球塞从井底举升至站外集输管线,将油管、站内集输管线和站外集输管线的积液推送至气液分离器,达到井下地面一体化同步排液、设备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