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9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3764.8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燃料储能耦合电站燃煤锅炉深度调峰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氧化铝电解槽、冷凝器、铝颗粒贮存器、气体混合器、铝粉贮存器、铝‑水发生器、氢气‑水蒸气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储水罐、第一氢气喷口、煤粉一次风喷口、第二氢气喷口、煤粉再燃区喷口、燃尽风喷口、省煤器和锅炉本体等;该方法包括:当新能源发电负荷不足时,新能源发电和电站燃煤发电均为电网供电;当新能源发电负荷过剩时,需要维持电站燃煤锅炉处于低负荷稳燃状态;利用过剩的新能源发电量在氧化铝电解槽中将氧化铝电解生成铝燃料和氧气;铝粉与汽轮机抽汽在铝‑水发生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制备氢气,利用炉膛出口高温烟气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而换热后的高温烟气再回到锅炉竖直烟道内,提高SCR入口前的烟气温度;铝‑水发生器出口氢气和水蒸气混合物先经过氢气‑水蒸气分离器进行分离,其中氢气送入锅炉着火区助燃煤粉燃料,而水蒸气则分别通过换热器为富氧燃尽风和省煤器出口锅炉给水进行梯级预热;煤粉燃料通过煤粉再燃区喷口送入锅炉再燃区,通过燃料再燃的方式降低燃烧时的NOx生成量;富氧燃尽风通过燃尽风喷口送入锅炉燃尽区,通过富氧气体和预热两种方式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本发明通过耦合燃煤电站锅炉和铝燃料储能系统,实现了新能源发电与火力发电的有机结合,稳定了电网供电负荷,优化了我国能源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95147.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2B33/18 , F22B1/22 , F22B1/00 , F25J3/04 , F23K1/00 , F23L15/00 , F23C9/06 , F23D1/02 , F24S60/00 , F23J15/02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耦合电站锅炉氨煤混燃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深冷空分装置、电解水装置和氨气发生器等;深冷空分装置的N2出口和电解水装置的H2出口均接入氨气发生器的入口,氨气发生器的出口接入氨气贮存罐;氨气贮存罐的氨气出口通过熔盐储能换热器接入氨气喷口;深冷空分装置的O2出口和电解水装置的O2出口均接入氧气贮存罐的入口,氧气贮存罐的出口接入气体混合器的入口,气体混合器的出口通过第一风机接入空气预热器的入口,空气预热器的出口接入熔盐储能换热器的入口;光热集热塔收集的热量由熔盐循环的方式带入熔盐储能换热器进行储存,熔盐储能换热器同时接入热风、锅炉给水和氨气,磨煤机的出口分别接入第一煤粉喷口和第二煤粉喷口。本发明能够以电站锅炉氨煤燃烧为主体实现多种储能方式的耦合,并且减少了工业系统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7210.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侧边风可调装置,包括可调侧边风通道、侧边风通道、拉杆、风箱外壁、连接杆及调节杆;可调侧边风通道设置于侧边风通道内,且可调侧边风通道与侧边风通道活动连接,拉杆的端部穿过风箱外壁后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侧边风通道的端面相连接,该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煤粉火焰刷墙、结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349166.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燃烧器的控制方法,一次风粉混合物管道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煤粉浓缩挡块、乏气出口、旋流器护罩、节流阀、吹扫风入口及燃烧器壁温测点,周界风道套接于一次风粉混合物管道出口的外壁上,微油枪的出口穿过旋流器护罩伸入到一次风粉混合物管道内,微油枪的出口处设置有旋流器;热一次风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吹扫风调节阀与吹扫风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热一次风调节阀与周界风道相连通,二次风箱的出口经热二次风调节阀与周界风道相连通,乏气出口经乏气调节阀门与外界的乏气喷口相连通;煤粉浓缩挡块控制单元与煤粉浓缩挡块相连接,该燃烧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提高锅炉在低负荷下的稳燃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12228.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扰动联合烟气冷凝的微细颗粒捕集系统,涉及余热回收与除尘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系统、旋流空气装置、第一段换热器、旋转风扇、第二段换热器和网状除雾器,第一段换热器、第二段换热器与热泵相连。本发明结合湍流扰动和烟气冷凝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烟气冷凝的方式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和水分,另一方面通过添加旋流设备,实现了微细颗粒的有效捕集和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55439.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解气补燃提高脱硝烟温的方法和系统,一种热解气补燃提高脱硝烟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固废并送入热解炉进行热解,得到可燃热解产物,将所述可燃热解产物送入焚烧炉焚烧,得到高温烟气,若电厂锅炉的脱硝反应器的脱硝反应温度低于所述脱硝催化剂的需求温度,则将所述高温烟气送入所述脱硝反应器,若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脱硝反应温度大于等于所述脱硝催化剂的需求温度,则将所述高温烟气送入所述电厂锅炉的炉膛。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解气补燃提高脱硝烟温的方法具备提高脱硝反应器温度、充分利用固废、保护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227901.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5B15/06 , F25B41/40 , F25B33/00 , F25B35/00 , F25B37/00 , F25B39/00 , F23L15/00 , F23J15/02 , F23J15/06 , F28B1/02 , F28B9/08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烟气取水系统及运行方法,属于燃煤锅炉余热利用和节能节水技术领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蒸发器(3)、冷剂循环泵(4)、吸收器(5)、溶液循环泵(6)、溶液换热器(7)、冷媒循环泵(8)、烟气冷凝器(9)、回收水收集系统(10)、锅炉(11)、空预器(12)、除尘器(13)、脱硫塔(14)、烟囱(15)、汽轮机(16)和发电机(17)。本发明用将吸收式制冷装置应用于电厂余热利用,可以利用燃煤电厂自身的烟气余热对脱硫塔后的烟气进行水分回收,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烟气余热和节约水分,为电厂节能节水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64753.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风式生物质半气化实验装置,包括气化炉、控制柜、给料机、给料斗、一次风道、气化气体管道、加热元件、一级空预器、一级除焦油装置、一级焦油收集罐、二级焦油收集罐、二级除焦油装置、二级空预器、送风机、风道、引风机、旋风分离装置及喷淋除尘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生物质气化的研究工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60045.6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直燃耦合生物质的发电系统,包括生物质原料仓、星型给料机、冷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磨煤机进口冷一次风管道、生物质输送系统冷空气管道、磨煤机进口热一次风管道、生物质输送系统热空气管道、磨煤机进口冷热风混合后管道、磨煤机、生物质燃料及输送介质混合前管道、生物质燃料及输送介质混合后管道、煤粉输送管道隔绝门、炉膛、原煤仓、给煤机、磨煤机及若干生物质输送支管,该系统能够提高生物质的混合比例,并可实现单独纯烧生物质或煤粉的灵活切换,运行灵活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58351.6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及燃煤独立运行的煤粉锅炉生物质耦合发电系统,包括生物质原料仓、星型给料机、空气预热器、转向室、炉烟风机、生物质燃料及输送介质混合前管道、生物质燃料及输送介质混合后管道、支管、煤粉输送管道、磨煤机、炉膛、原煤仓、给煤机、冷一次风机、磨煤机进口冷一次风管道、磨煤机进口热一次风管道及磨煤机进口冷热风混合后管道,该系统能够提高生物质的耦合比例,且生物质系统与燃煤系统可独立运行,系统的灵活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