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极柱浇注模具及其脱模杆

    公开(公告)号:CN210110595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870749.X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封极柱浇注模具及其脱模杆,固封极柱浇注模具用脱模杆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用于朝向主回路的工作侧,杆体的工作侧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与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对应布置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各凹槽的上侧槽壁在槽口位置处均设有向下延伸的拉紧壁,拉紧壁与相应凹槽的槽底形成开口向下的用于容纳相应出线座上的模头的容纳空间,拉紧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供模头穿过的开口槽,拉紧壁的内壁面为沿背离主回路方向由下向上倾斜的楔形拉紧面,以在杆体向下移动时用于与模头顶压配合将主回路锁紧在模具中;两凹槽的下侧槽壁具有沿背离主回路方向由下向上倾斜的脱模壁面,以在杆体向上移动时顶推模头使固封极柱脱模,操作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极限位置限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07264968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0970619.4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限位置限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开关,极限位置限位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第一拨块、第二拨块,及用于设置在输入轴上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一拨块与第一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二拨块与第二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具有在输入轴处于第一极限位时受第一拨块拨动而与第一挡块止挡配合实现输入轴止转的第一锁止位,所述第二推杆具有在输入轴处于第二极限位时受第二拨块拨动而与第二挡块止挡配合实现输入轴止转的第二锁止位,限位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通过机械反向联锁的形式,能够对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实现较为精准的定位,保证输出轴的转动不会超出行程,结构简单,适用性较高。

    转轴限位装置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32690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20729119.8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限位装置,转轴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铰接点和分别与固定铰接点活动装配的轴向限位结构及周向限位结构,轴向限位结构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用于靠近转轴以与转轴的对应插接部插接的锁止位和用于远离转轴以与转轴的对应插接部脱离的解锁位,周向限位结构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用于靠近转轴以与转轴的对应挡止部挡止配合的挡止位和用于远离转轴以避让转轴的对应挡止部的避让位,当轴向限位结构处于锁止位时周向限位结构处于避让位、当轴向限位结构处于解锁位时周向限位结构处于挡止位,从而实现对转轴在周向上的转动和轴向上的移动的两个自由度的相互交错限位。

    一种选相控制断路器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8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5507.3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相控制断路器,包括手动操动机构、手动操动传动轴和对应于三相断路器设置的三个操动机构,手动操动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手动操动传动轴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三个分段同轴设置;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通过第一电动离合器连接,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通过第二电动离合器连接;操动机构、第一、二电动离合器与选相控制器连接,选相分/合闸时,选相控制器控制第一、二电动离合器断开,并在指定相位角给操动机构发送信号,控制对应断路器在指定相位角上进行选相分/合闸。解决了三相电路同时分/合闸会导致涌流和过电压,对电网冲击大,影响断路器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大相间距户外柱上开关的模块化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766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97262.9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柱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相间距户外柱上开关的模块化机构,包括壳体和与开关相连的用以直接控制开关分闸和合闸的绝缘拉杆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绝缘拉杆组件的推杆组件和通过推杆组件为绝缘拉杆组件提供动力以实现开关分闸和合闸的弹簧操作机构;还包括安装有柱上开关的弹簧操作机构及推杆组件以形成模块化的支撑部,支撑部可拆卸地固接在柱上开关的壳体上。安装柱上开关时,本发明在柱上开关壳体外将机构和组件固定在支撑部上形成模块化机构,然后将支撑部可拆卸地固接在柱上开关的壳体内,相比现有技术在壳体内部装配各组件或机构的方式,本发明模块化程度高、装配效率更高,且便于后期更换与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