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58715.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IPC: H01Q15/02 , B33Y80/00 , H01Q1/00 , H01Q1/24 , H01Q1/34 , H01Q1/36 , H01Q1/50 , H01Q19/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镜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矩体龙伯透镜天线、设计方法及应用,对透镜进行切割,经过切割,透镜产生一个平直表面,保留透镜的其余结构;紧沿原透镜外表面补充介质,构成空气‑介质复合结构,补充为矩形平面,组成矩体龙伯透镜天线。本发明实现了龙伯透镜的平直化,解决了变形龙伯透镜天线介电常数分布难以拟合和数值过高难以实现的问题;空气‑介质复合结构使天线能够实现特定的介电常数分布,且重量轻、便于制备;天线在24‑28GHz内增益达到19.2dBi,能够实现水平面100°或垂直面100°的一维波束覆盖范围,具备实现二维波束覆盖的能力;该天线结构简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流程简单,经济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692067.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罗德曼透镜与有源超表面的涡旋波二维扫描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且通信容量较低的问题。其包括有源透射超表面(1)和馈源(2),该馈源采用单层罗德曼透镜天线;该有源透射超表面由多个有源透射单元构成,每个有源透射单元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两层,每层包括介质基板,金属贴片、馈电带线、金属柱和变容二极管;金属贴片和馈电带线分别印制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且通过贯穿在介质基板中金属柱相连接;变容二极管加载在金属贴片中央,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和罗德曼透镜天线的输入端口实现涡旋波束的二维扫描。本发明简化了系统结构,能产生涡旋波束,增加了系统的通信容量,可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1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9565.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145 , H01Q15/00 , H01Q15/14 , H01Q15/02 , G06F30/20 , H04W16/18 , H04W24/02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信号反射折射放大及能量收集的智能超表面及其应用,智能超表面可以在一个表面上同时支持无线信号的反射、折射、放大和能量收集,从而通过所收集的能量来实现放大反射/折射信号的目的,进而增强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本发明构建的MF‑RIS的信号模型应用在多用户无线网络时,以最大化MF‑RIS辅助的正交多址网络中多个用户的和速率为目标,构建了一个联合设计基站发射波束赋形、MF‑RIS不同元件及其部署位置的操作模式和参数的非凸优化问题,然后设计了一个迭代优化算法来有效地解决前述非凸优化问题,从而最大化多个用户的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61523.3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镜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差分层的内焦龙伯透镜天线,该天线包括喇叭状馈源和内焦点龙伯透镜,喇叭状馈源设置在内焦点龙伯透镜的底面正中心位置;内焦点龙伯透镜采用等差厚度法分为十层,其中球心层为第一层、最外层为第十层;内焦点龙伯透镜的第一层厚度为整个内焦点龙伯透镜半径的0.4倍,第二层的厚度为1.6mm,从第三层开始,每层厚度比前一层厚度小d=0.15mm;本发明采用等差厚度分层法对内焦点龙伯透镜进行分层处理,提高了球形透镜天线和内焦点透镜天线的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2507.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可重构透射阵波束扫描天线,由加载无源超透镜的矩形馈源喇叭和置于其口面上的小规模电可调透射阵列构成。与现有透射阵波束扫描天线相比,本发明通过定制矩形喇叭和超透镜结构,优化了馈源口面上的电磁场分布,从而有效减小透射阵列与口面距离,并大幅降低了用于波束扫描的阵元数量及电调谐元件,最终在0°、45°、90°、135°、180°、225°、270°、315°共8个方位方向上实现了俯仰角最小±30°、最大±40°范围的波束扫描性能。因此能够应用于低成本、低能耗和高便携性的雷达、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79700.8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K·S·卡萨尼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具有骨架射频透镜的基站天线。一种带透镜的基站天线包括:第一阵列,所述第一阵列包括被配置成传输第一RF信号的相应子分量的多个辐射元件;第二阵列,所述第二阵列包括被配置成传输第二RF信号的相应子分量的多个辐射元件;以及骨架RF透镜,所述骨架RF透镜定位成从所述第一阵列的辐射元件中的第一个并且从所述第二阵列的辐射元件中的第一个接收电磁辐射。在一些实施例中,骨架RF透镜包括由气隙分开的多个介电材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50191.6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安徽省中微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形半鱼眼透镜的无线电磁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电磁能量传输领域。装置包括:变形半鱼眼透镜组由两个分离的第一变形半鱼眼透镜与第二变形半鱼眼透镜组成;射频发射端与变形半鱼眼透镜组的第一变形半鱼眼透镜的末端对应设置;射频接收端与变形半鱼眼透镜组的第二变形半鱼眼透镜的末端对应设置;第一变形半鱼眼透镜与第二变形半鱼眼透镜的前端相互间隔对应设置;射频发射端能通过变形半鱼眼透镜组的两个变形半鱼眼透镜与射频接收端无线耦合传输电磁能量。该系统工作在GHz频段,通过组成变形半鱼眼透镜组的各变形半鱼眼透镜在形状或折射率分布上的改变,能在传输过程中控制电磁波扩散前提下,提升无线电磁能量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77984.9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太赫兹磁光超表面偏折器,该器件由超晶胞排列出的周期单元构成,每个超晶胞包括一个InSb基底和一对正交取向的Si柱和InSb柱。无磁场时,该器件利用相消干涉抑制了相位调控功能,实现了光束的直接透过,此时超晶胞极化转换率低于15%,光束透过率高于‑5dB。之后,利用磁光材料的可调性和磁光效应,超晶胞实现了基于磁场主动调控的手性相位调制功能,其极化转换圆二色性超过98%。基于此,器件实现了对手性光的选择性偏折,在工作频段内,偏折角度的范围为15.9°~23.4°。该器件所具有的可调手性偏折功能,使其在太赫兹光谱、通信、扫描成像等系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12413.8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波束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波束球形龙伯透镜天线、控制方法及通信基站,包括类球形龙伯透镜和馈源天线;所述类球形透镜采用若干个相同类棱锥单元拼接而成,每个类棱锥单元划分为12层,设6阶梯度介电常数;所述馈源天线包括8个±45°双极化天线。本发明解决了以周期单元结构为基础的球形龙伯透镜天线的多波束一致性问题;并通过设定六阶梯度介电常数等效理想龙伯透镜的连续介电常数,实现小型化。天线宽波束扫描范围使其可用作基站天线;新型多波束球形龙伯透镜天线在1.7‑2.7GHz内S11与S22均小于‑10dB,天线阻抗带宽约为45.5%,且双端口隔离度达到‑30dB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261981.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焦点相位分布的平面透镜波束扫描天线系统与方法,平面透镜天线,所述平面透镜天线包括相位调制层、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层上的耦合层及设置于所述耦合层上的极化转化层;馈电天线,基于射线追踪法利用多焦点相位分布来补偿由于馈源的水平位置改变而导致的透射相位的相位误差,实现大角度波束扫描,该透镜波束扫描天线支持喇叭天线、开关阵列天线和有源/无源相控阵天线馈电,通过双极化馈电天线实现双极化辐射功能,结合已申请专利《一种相位可覆盖3600且可实现极化转化功能的透镜单元》中的可实现相位调制和极化转化功能的透镜单元结构。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大角度扫描时对空间相位补偿,减小相位误差,提高大角度扫描增益,使得透镜天线系统具有大角度波束扫描能力,同时具备多波束和多子域工作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