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23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10646.X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五加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刺五加发酵茶的制备包括:采摘、晒青、做青、揉捻、打散、自然发酵、干燥、菌液发酵和二次干燥步骤,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辅助发酵,使得成茶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而且与传统的刺五加叶茶相对比,化学成分槲皮素、山奈酚、棕榈酸、苯丙氨酸、原儿茶酸含量均有明显增高,在不同程度增强了刺五加茶的保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780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322609.5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Abstract: 阴道黏膜抗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妇科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妇科凝胶在治疗炎症的同时,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和菌群平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抗菌凝胶剂中含有槐角提取物、月季花提取物、卡波姆、吐温80、甘油、泊洛沙姆188和尼泊金甲酯。制备方法:一、称取原料;二、将甘油、吐温80和纯化水混合搅匀,将泊洛沙姆188和槐角提取物及月季花提取物加入;三、称取卡波姆0.3g,加入20g纯化水至完全溶胀,得溶胀液;四、将混悬液加至溶胀液中,再加入尼泊金甲酯,即得。本发明的凝胶在治疗女性阴道炎症的同时,保持阴道内的酸碱平衡,不会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本发明凝胶在治疗的同时不破坏阴道的微生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798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93340.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6/804 , A61P17/00 , A61P17/04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包括:土黄芪15‑45重量份、生地15‑45重量份、连翘15‑45重量份、丹皮11‑29重量份、白藓皮11‑29重量份、赤芍11‑29重量份、虎杖11‑29重量份、土大黄15‑45重量份、黄芩11‑29重量份、苦参11‑29重量份、甘草3‑17重量份。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于热重于湿型湿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0.31%,治疗结束半年后复发率仅为7.6%,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485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7549.5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2
Abstract: 黄瓜籽提取物及其作为蛋白表达促进剂的应用,涉及一种黄瓜籽提取物及其应用。为了更好地治疗骨质疏松症,本发明提供了三种黄瓜籽提取物及其作为蛋白表达促进剂的应用。黄瓜籽黄酮提取物、黄瓜籽多糖提取物、黄瓜籽皂苷提取物及其作为蛋白表达促进剂的应用。本发明黄瓜籽黄酮提取物、黄瓜籽多糖提取物和黄瓜籽皂苷提取物都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外基质矿化的作用,而且单一使用的效果优于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542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1491.X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北青龙衣的采收方法及北青龙衣的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中药的采收方法及该中药的加工方法。解决目前不同批次北青龙衣质量稳定性差,萘醌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性大,以及抗癌成分胡桃醌有毒性,仅能以鲜品入药,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抗癌效果差的问题。采收方法:在入伏后的第15~20天间对未成熟的青胡桃皮进行采收。加工方法:一、采收;二、低温变温干燥。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能够促进毒性成分胡桃醌转化成有效成分胡桃酮,从而达到增效减毒之目的。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加工的北青龙衣制备的抗肿瘤药物其抑制肿瘤的效果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毒性降低,使用安全性高,保证了用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2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98796.3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C07C49/755 , C07C45/78 , A61K31/122 , A61P35/00 , A61P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755 , A61K31/122 , C07C45/78 , C07C2601/10
Abstract: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可以抗肿瘤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有望于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C14H18O4,分子量为250,分子结构式为4-Butoxy-5,8-dihydroxy-3,4-dihydro-2H-naphthalen-1-one。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C12H14O4,分子量为223,分子结构式为4-Ethoxy-5,8-dihydroxy-3,4-dihydro-2H-naphthalen-1-one。本发明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Ⅰ和Ⅱ对常见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7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1320.1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提高黄瓜籽药材价值的综合利用方法,它涉及一种黄瓜籽的综合利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提取和利用黄瓜籽中的多种成分,提取成本高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步骤:一、采用水浸法提取黄瓜籽中的水溶性成分;二、将步骤一得到的黄瓜籽滤渣烘干后粉碎成粉末,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进行萃取,得到黄瓜籽脂肪油和残渣萃余物;三、采用酶解法对步骤二得到的残渣萃余物进行酶解,再进行灭活和过滤;最后使用超滤法分离酶解后的滤液中的黄瓜籽多糖和黄瓜籽多肽。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黄瓜籽药材的综合利用价值,为黄瓜籽水溶性成分和残渣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提高黄瓜籽药材价值的综合利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139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69157.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6/752 , A61K9/16 , A61K47/36 , A61P3/06 , A61P1/16 , A61K36/8905 , A61K35/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浊降脂保肝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豨莶草5‑15份、乌贼骨10‑35份、灵芝15‑35份、布渣叶15‑40份、丹参10‑25份、枳实5‑30份、水飞蓟15‑40份、罗布麻叶10‑30份。本发明中的化浊降脂保肝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剂既能改善肝脏湿热蕴结之症,又利于调和肝脾、滋补肝肾、降泻湿浊,从而达到调肝降脂的确切效果,适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所致的脂肪肝等相关疾病,疗效显著、治愈速度快,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92620.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A23K40/00 ,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50/75 , C12P1/04 , C12N1/20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调理肠道菌群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动物饲料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红豆越橘叶、桔梗以及豆粕添加于动物饲料,动物吸收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一、制备菌种发酵液: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嗜酸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二、制备发酵基质:发酵基质的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豆粕5~30份、红豆越橘叶0.5~3份和桔梗0.5~3份,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并混合得到混合料,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使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0%~70%,灭菌,冷却,得到发酵基质;三、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嗜酸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于发酵基质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料;四、干燥、粉碎:将发酵料烘干并粉碎,得到调理肠道菌群的饲料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1108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1059102.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Abstract: 玉米须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的萃取方法及应用,它涉及玉米须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二萜类化合物的萃取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玉米须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制备10个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应用。所述玉米须萃取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的萃取方法如下:将玉米须粉末在甲醇中浸泡3天,然后过滤,减压浓缩,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再萃取;用乙酸乙酯萃取,取玉米须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硅胶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得到十个馏分。所述化合物用于抑制SK‑OV‑3细胞的活性、抑制Hela、MCF‑7和BGC‑823细胞的活性,改善HepG2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