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的除氧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2886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4009.9

    申请日:2008-12-04

    Abstract: 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锅炉给水的除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碳分子筛填充成吸附柱;步骤二,开启真空器使吸附剂碳分子筛吸附柱处于近真空条件下,脱附碳分子筛吸附柱表面上吸附氧及其它气体分子;步骤三,将若干个经过步骤二处理的碳分子筛吸附柱并联设置,在进入锅炉前将锅炉给水通过并联的碳分子筛吸附柱,碳分子筛吸附柱对锅炉给水进行氧吸附;步骤四,经过设定时间后,依次替换其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柱,以不中断氧吸附过程,保持给水的连续性;步骤五,将进行氧吸附之后的碳分子筛吸附柱重复步骤二的操作。本发明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对水质产生污染,与各种化学法相比,本发明是一种绿色除氧方法。

    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9487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10030456.3

    申请日:2005-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的方法,首先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加热灭菌,冷凝成平板固体培养基,然后将混合微生物菌群均匀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静置冷凝后于生化培养箱30℃下培养7-10天,在形成的菌落中挑取单菌落到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划线纯化得到纯菌,然后将纯菌菌苔接种于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采用格利斯试剂直接点滴入适量培养液中进行硝化活性鉴定,鉴定试验以不接纯化菌株的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作空白对照。本发明通过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分离,氨氧化能力鉴定液体培养基培养和格利斯试剂显色等步骤,可从混合微生物系中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具有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的特点。

    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6184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30456.3

    申请日:2005-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的方法,首先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加热灭菌,冷凝成平板固体培养基,然后将混合微生物菌群均匀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静置冷凝后于生化培养箱30℃下培养7-10天,在形成的菌落中挑取单菌落到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划线纯化得到纯菌,然后将纯菌菌苔接种于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采用格利斯试剂直接点滴入适量培养液中进行硝化活性鉴定,鉴定试验以不接纯化菌株的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作空白对照。本发明通过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分离,氨氧化能力鉴定液体培养基培养和格利斯试剂显色等步骤,可从混合微生物系中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具有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的特点。

    一种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污染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4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7312.9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污染溯源方法,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通过采集上游具体的排污单位的水样作为污染源,配置不同污染源水样按不同体积或比例混合的混合水样,建立适应平行因子分析的污染源数据库,建立起污染源与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值之间的良好的线性模型,提出最短路径算法对监测水样中污染源体积或比例进行定量求解,进行追溯到具体排污单位的污染源溯源方法。本发明通过混合上游污染源排水建立的污水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库,提高了平行因子分析的应用范围,使得不同工业体系的污水的三维荧光光谱能一起进行有效的平行因子分析,相比于平行因子分析‑Tucker同余系数法能将污染源头追溯到更具体的层面。

    一种对生物炭基肥施用于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22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507262.1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生物炭基肥施用于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涉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领域,包括样品采集处理,确定所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和多环芳烃种类;提取重金属形态,确定重金属可生物利用态含量;测定多环芳烃浓度,确定多环芳烃相对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本发明通过概率法使复合污染的风险评估更为准确,可以从中确定生物炭基肥的安全施用量以及高影响参数。本发明的风险评估方法的操作方便、评估更科学、评估误差更小,方便人们对生物炭基肥施用于土壤中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预防,确定合适的施肥策略,降低风险影响。

    一种电强化人工湿地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95847.7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强化人工湿地,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若干组湿地单元,所述湿地单元包括:潜流人工湿地池体;填料层与电极层,所述填料层铺设在所述潜流人工湿地池体内,所述电极层铺设在所述填料层内;隔墙,所述潜流人工湿地池体内通过若干所述隔墙分隔为若干格子,若干所述隔墙分别沿进、出水方向高低交替设置在所述潜流人工湿地池体内,相邻的所述格子通过高处的所述隔墙下方或低处的所述隔墙上方连通。整体上,实现污水的多级复氧,进而强化后续电极层得电子能力和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在阳极层的降解效果。

    一种用于蓝藻水华预警及自主投药抑藻的无人船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5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900556.0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蓝藻水华预警及自主抑藻的无人船和方法。该无人船的系统设计包括船体、动力驱动系统、监测预警系统、自主投药系统、控制及信号传输系统。预警技术与抑藻功能结合的实现方法是通过改良Monod方程的积分形式结合无人船监测探头测得的氮磷、Chl‑a浓度来推算未来Chl‑a达到风险阈值所需的时间,随后结合过氧化钙‑海藻酸缓释剂有效抑藻的缓释微粒浓度(抑制率达到80%)与所需天数的线性关系,从而在对蓝藻水华预警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定量的投药控藻。本发明将蓝藻水华预警技术与抑藻控藻技术相联立,在增强了水质在线监测的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处理蓝藻水华暴发事件的效率。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污泥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09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67773.1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污泥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污泥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脱水市政污泥使用磷酸处理后进行热解,获得污泥基活性炭,再将污泥基活性炭、铁基催化剂以及聚丙烯塑料混合作为原料,在惰性气氛下,使用一段式管式炉反应器对混合物进行催化热解,获得具有碳纳米管改性的污泥炭。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改性的污泥炭对包括亚甲基蓝溶液以及沼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等在内的污染物具有一定吸附作用。本发明在处理与利用市政污泥与塑料废弃物的基础上,获得了具有使用价值的碳纳米管改性污泥炭材料,其成本较低,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一种分散式污水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6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90980.4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污水消毒装置,涉及污水消毒领域,包括电极组件、曝气系统、直流电源、电化学消毒槽和缓释消毒剂填充槽,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化学消毒槽中,所述电极组件的两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曝气系统也设置于所述电化学消毒槽中,所述电化学消毒槽与一个水池相连,所述水池中设置所述缓释消毒剂填充槽,所述缓释消毒剂填充槽中装满缓释消毒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分散式污水消毒装置对污水消毒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消毒装置可以实现分散式污水无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缓释消毒剂能对污水有持续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具有高效、稳定、无毒、不会对污水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