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62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013854.6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界面阻抗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是以纳米硅材料为基底材料,中间层为厚度2~100nm的碳化硅膜,连接硅基体与石墨融合,通过控制膜的厚度保证锂离子在硅/石墨符合体系中的扩散不受界面影响,保证界面低阻抗特征。本发明通过构筑界面层降低硅与石墨之间界面阻抗,实现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一体化,然后通过二次造粒、包覆、粉碎、筛分形成低界面阻抗一体化复合负极材料产品。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在硅表面构筑一层具有锂离子穿透能力的碳化硅膜,一方面保护硅在高温下与石墨接触并发生反应而生成碳化硅,进而失去硅的活性;另一方面碳化硅作为硅与石墨融合的界面层,降低了硅与石墨固相之间界面阻抗,提高了硅与石墨的一体化程度。另外,在硅/石墨融合过程中加入气相碳纤维,进一步降低界面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835566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42341.3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8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负载埃洛石基甲烷干重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埃洛石为载体,用熔盐球磨法对其表面进行原位改性,实现对活性镍物种的分散和锚定,用旋转蒸发浸渍法将镍前驱体负载在改性埃洛石表面,以实现各金属的均匀分散及强相互作用,再通过干燥、高温煅烧、程序升温还原,最后得到高抗烧结、抗积碳性能的催化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6343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569352.3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钛负载钒酸铈锆脱硝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脱硝催化剂由TiO2作为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钒酸铈锆活性组分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氧化钛负载钒酸铈锆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以TiO2的质量为100wt%计,将1~16wt%的钒酸铈锆负载在氧化钛上。本发明催化剂具有热稳定好、优异的抗H2O和抗SO2中毒性能、工作温度窗口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适合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7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569054.4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工艺领域,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介孔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要点,将水热法合成酚醛树脂聚合物小球,包覆一层氧化硅,后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使其带正电荷,最后将带有正电荷的小球与负电荷的氧化石墨通过静电引力的作用自组装混合,形成三维石墨/氧化硅@聚合物小球。最后煅烧并刻蚀氧化硅后得到三维石墨烯/介孔碳球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石墨烯/介孔碳球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高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容型脱盐、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45267.X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92 , B01D53/8628 , B01D2255/9207 , B01J23/002 , B01J35/0093 , B01J35/1004 , B01J2523/00 , B01J2523/47 , B01J2523/72 , B01J2523/8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分级片状复合氧化物整体式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脱硝催化剂是在钛丝网上原位生长多孔分级片状、具有催化活性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钛丝网先在空气中煅烧形成一层均匀的氧化钛薄膜作为活性组分的载体,再通过水热反应使金属离子在其表面均匀生长复合金属前驱体化合物,经过洗涤、干燥、烘焙,高温煅烧制得多孔分级片状复合氧化物整体式脱硝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具有无需成型,催化性能好、活性组分分散均匀等优点,适用于工业窑炉、燃煤锅炉等排放的尾气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5729.8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2F1/469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91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增强型活性炭的电容脱盐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容型脱盐电极制造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活性炭为材料,经过浓硝酸活化,得到具有活性位点的活性炭,用芳基重氮盐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别进行磺化和胺化,使活性炭具有离子选择性,用于电容脱盐可以有效提高脱盐性能和电极再生性能,本发明工艺快速,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为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脱盐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5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47710.7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阴离子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按照摩尔比称取定量的硫酸镍(NiSO4)、硫酸锰(MnSO4)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将NaOH溶液缓慢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沉淀,得到一定配比的混合金属盐沉淀物;将少量硫化锂粉末、锂盐粉末与上述混合金属盐沉淀物进行均匀混合;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200-500℃预烧结,再升温至600-1000℃煅烧,得到烧结后的粉末;将活化剂加入到上述烧结后的粉末中活化,干燥,再置于马弗炉中,于200-500℃烧结3-5h,得到硫阴离子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得到的富锂正极材料具有较好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放电性能,首次效率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76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6571.4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12 , B82Y40/00 , C23C18/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基底负载纳米结构铜钴锰复合氧化物材料,还公开一种铜基底负载纳米结构铜钴锰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1).将铜基底放入乙醇中超声清洗10min,然后用浓度为0.1~0.3mol/L的稀盐酸超声清洗10~20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冲洗,然后烘干;(2).将清洗好的铜基底放入管式炉中退火处理,以升温速率为2~10℃/min,从室温升到350~550℃,保温2~10h,退火处理后,管式炉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样品取出,得到长有氧化铜纳米棒阵列的样品;(3).将得到的样品浸泡在浓度为22.0~22.9%的高锰酸钾和六水合硝酸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min~5h,得到铜基底负载纳米结构钴锰复合氧化物材料。该材料组分和结构独特能够充分结合金属铜基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96621.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H01M4/621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LTO)在水性条件下使用水溶性海藻酸钠(SA)作为粘结剂以及与传统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的比较。传统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不仅提高了应用成本而且污染环境。海藻酸钠(SA),以水为溶剂,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危害,并且对原料的运输保存和实验环境湿度的要求降低。通过调节活性物质与海藻酸钠的比例,确定了能够使锂离子电池获得最佳倍率性能的比例为:钛酸锂(LTO):导电炭黑(CB):海藻酸钠(SA)=40:5:4。在最佳比例于5 C恒流充放电循环3000圈,海藻酸钠(SA)电极容量保持率为82%,而聚偏氟乙烯(PVDF)电极容量保持率仅为62%。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3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00404.0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D53/56 , B01D5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普鲁士蓝类似物为前驱体的分级结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分级结构材料制备和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普鲁士蓝类似物前驱体:在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及比例来控制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形貌及大小;b)通过控温煅烧步骤a)制备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前驱体,获得具有分级结构双金属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由该分级孔结构和高度均一分散的活性组分共同作用,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区间。本发明中的催化剂可用于各种移动源和固定源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