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806031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21143401.3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能动消一氧化碳(CO)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消CO模组;其中,所述消CO模组分层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非能动消CO装置具有能够有效地进行含有CO环境下的CO消除的有益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59440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142293.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学式点火装置,所述化学式点火装置包括由金属丝网制成的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密封件,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包裹用于防止水蒸气和空气透过的膜材料,在所述容纳部内部放置遇水蒸气易燃化学物质并且充入惰性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发地进行点火消氢,无需外部能源输入的有益效果,在出现出现停电或备用电源失效时,仍然能够有效缓解氢气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6262359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42084.3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催化单元,所述板式催化单元上分层负载有不同的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式催化单元具有消除氢气及一氧化碳等多种可燃气体的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281864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90884.X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高温的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能够在高温、高湿、高辐射等苛刻条件下实现点火,且密封效果好,能耗低。本实用新型采用120V电源,可使加热元件快速达到930℃以上,并持续工作72小时以上。该加热元件采用螺旋型的加热线圈,保证使用时电阻丝的热量集中,升温快。为了适应高温环境,在加热元件的尾部进行了耐高温设计,即通过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内的绝缘材料进行密封,使绝缘材料能够有效的对加热线圈起绝缘防潮的作用,保证加热元件顺利启动。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双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尤其适用于核电厂等密闭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627142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42292.3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自动开启的密封结构的氢复合器,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以及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密封板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过滤件;所述弹性元件在温度大于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向所述密封板施加作用力从而将所述密封板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氢复合器具有可自动开启的密封结构,从而能够使氢复合器在安全壳内存储备用期间,保持密封状态;而在事故状态下,密封结构打开,使氢复合器自动投入运行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259181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142330.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 G21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启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以及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密封板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过滤件;所述弹性元件在温度大于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向所述密封板施加作用力从而将所述密封板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能够使氢复合器在安全壳内存储备用期间,保持密封状态;而在事故状态下,密封结构打开,使氢复合器自动投入运行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582507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006010.0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核电站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安全壳;包壳;所述包壳套设在所述安全壳的外部,与所述安全壳之间设有流道;海水进水管线;所述海水进水管线与所述流道的下部连通;海水出水管线;所述海水出水管线与所述流道的上部连通;海水和大气共用管线;所述海水和大气共用线与所述流道的顶部连通;通大气管线;所述通大气管线与所述流道的顶部连通;疏水管线;所述疏水管线与所述流道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动核电站的非动能安全壳冷却系统,利用海水的重力和浮力形成自然循环,将安全壳内的热量传递给海水,保证安全壳不超压,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具有简单和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51030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95695.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孔管式消音器,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节流降噪消声器无法满足核电大气释放阀降噪需求的问题,提高了降噪效果及介质处理量,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的壳体,壳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划分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带有小孔的第一隔板,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腔室通过管身设有小孔的入口喷管与外界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通过若干第一穿孔管连通,第一穿孔管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管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第三腔室通过第二穿孔管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腔室内设有用于引导介质的螺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6262360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42085.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盒式催化单元,所述盒式催化单元中分层装填有不同的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盒式催化单元具有消除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等多种可燃气体的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2813436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90838.X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23Q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型电热塞,用于在高温高湿高辐射等严酷条件下的加热或点火。该电热塞包括护套、发热体、绝缘材料、壳体、导线连接螺杆、接线柱、密封环、陶瓷环A、卡套、陶瓷环B、顶螺母和压紧螺母。所述发热体的一端焊接在护套上,一端与导线连接螺杆连接。护套内填充绝缘材料用于绝缘。在电热塞的尾部进行了耐高温的设计,即通过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内的绝缘材料进行密封,所述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均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9—12V电源,可使电热塞发热段快速达到930℃以上,并持续工作72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塞具有耐高温高湿、抗辐射、启动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核电厂安全壳等密闭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