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2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321767.8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荒野豌豆的室内快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野豌豆种子去杂,挑选整齐一致的种子于‑20℃~‑10℃低温处理24~72h,之后前处理得到前处理野豌豆种子;前处理野豌豆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后均匀撒在种子萌发盒的种子架上进行萌发,得到萌发幼苗;萌发幼苗进行光照培养14~20天后,株高至5cm,有3~5片叶子,挑选整齐一致的幼苗到土培环境进行移栽,后进行田间栽培管理,本发明具有萌发率高、成活率高、培育时间短的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荒野豌豆的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0688083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70722.5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8/06 , A61P31/04 , A61K31/43 , A61K31/5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 A61K38/06 , A61K31/43 , A61K31/54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谷胱甘肽的新用途,即谷胱甘肽分别在制备含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或杀菌药物、在制备能够提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清除病原菌能力的抑菌或杀菌药物、在制备能够降低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抑菌或杀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谷胱甘肽能够显著提高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将谷胱甘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同等剂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更强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09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31718.7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6/708 , A61K9/08 , A61P1/00 , A61K33/00 , A61K33/04 , A61K35/644 , A61K35/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 , A61K9/0095 , A61K9/08 , A61K33/00 , A61K33/04 , A61K35/57 , A61K35/644 , A61K36/484 , A61K36/708 , A61K2236/33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牛瓣胃秘结病的中草药组合物,每份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组成:豆油250-300克,蜂蜜250-400克,鸡蛋清7-10个,大黄120-150克,元明粉350-400克,苏打90-100克,甘草120-150克。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补虚,润肠、轻泻、易经补气、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对牛瓣胃秘结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在89.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4854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75058.6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K9/14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185 , A61K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药,所述中药的原料药为陵水暗罗根。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中药能够有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原料来源于植物,制备方法简单,疗效好,治愈率为87.40%,有效率为97.64%,且避免了化药制剂在猪肉内的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51946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82554.9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6/9068 , A61P15/00 , A6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药原料制备得到的:酒当归12份、川芎6份、白芍10份、酒熟地15份、党参20份、炒白术10份、茯苓8份、灸甘草6份、附子5份、肉桂5份、干姜5份、小茴香5份;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有效治愈奶牛生产瘫痪病,治愈率达到92%-97.6%,见效快,疗程短,可有效防止复发,且为纯中药制品,对病牛伤害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1939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82327.6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A61K36/539 , A61K36/704 , A61K36/855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药原料制备得到的:板蓝根或大青叶3份,黄芩3份,蒲公英3份,双花2份,甘草1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等热性病。对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愈率达到81.5-85.8%。
-
公开(公告)号:CN10481425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10708.4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犬粮,是由犬类基础日粮和中药组合物混合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白术,丹参,玄参,防风,当归,百部,大枣;犬类基础日粮包括: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用纤维素,藻类制品,甜菜碱,食盐,蔗糖,啤酒酵母,乳酸菌,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食用香精、防霉剂;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强化宠物犬营养平衡,同时能润毛健肤、增强免疫及抗病力,通过利用天然中草药特有的药效改善成年宠物犬皮肤健康,使皮肤状况健康有活力,明显改善毛发干燥、暗淡无光等症状,全面促进皮毛健康,同时增加宠物犬食欲,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强身健体、润毛健肤的双重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55090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61818.7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乳链球菌快速分离鉴定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包括以下试剂:绵羊脱纤血平板、3%H2O2、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特异性PCR反应液、阳性对照DNA。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乳链球菌快速分离鉴定试剂盒,将细菌形态学观察、接触酶试验、CAMP反应和PCR检测联合使用,能够简化鉴定程序,特异性强,敏感性提高15%以上,且鉴定成本低、耗时短(只需3天),既可以分离获得无乳链球菌菌株,又可以准确鉴定,可用于人或奶牛的乳样、宫颈粘液、阴道拭子等样品的分离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8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0225.9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炎性反应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包括PCR缓冲液、TaqDNA聚合酶混合物,SYBRGreen染料,两对引物:引物1:上游引物为5’-TATGACCAGGGACCAGGTAC-3’,下游引物为5’-CTCTGCCCTTAGGGACTCACAG-3’;引物2:上游引物为5’-ATCGGCAATGAGCGGTTCC-3’,下游引物为5’-GTGTTGGCGTAGAGGTCCTTG-3’。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简便、快速,且能够以相对定量检测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中淀粉样蛋白(SAA)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为快速判断奶牛是否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948674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2539.3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专用护乳膏,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物质组成:当归4-15%,金盏花4-15%,甘草2-10%,硼砂2-10%,甘油3-10%,羊毛脂3-10%,凡士林余量。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是将硼砂研磨过100目筛备用;当归、金盏花和甘草经粉碎、浸泡、超声提取后过滤去渣,合并滤液,真空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油混匀;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到60℃,分别在搅拌下加入药物浓缩液和研细的硼砂,不断搅拌直至冷凝成膏状得到的。该护乳膏主要用于奶牛乳头皮肤的防护,对奶牛乳房及乳头皮肤具有良好的滋润保湿、消毒、消肿、止痛及抗炎作用,尤其在冬季能有效防止奶牛乳头皲裂、冻伤及感染,为乳头提供一道屏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