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82629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152117.7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5/14 , G21C15/2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安全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管通过壁面冷凝和对流传热,将安全壳内高温湿空气的热量带出,借助自然循环驱动力(下降管段与上升管段之间的密度差),将被加热的管内冷却水排向安全壳外。产生的高温冷却水,一部分以蒸汽形式散往大气,另一部分以液态水的形式被重新收集,汇入水箱。在所述的水箱顶部,设置有具备汽水分离功能和蒸发、集水、过滤功能的液态水收集和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核电站发生存在安全壳内升温升压现象的事故工况(包括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时,将安全壳压力和温度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以保持安全壳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327817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20187789.0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卸压阀主阀,包括:阀体、活塞组件和弹簧,阀体具有密封腔和阀腔,且具有与阀腔连通的阀入口和阀出口,活塞组件包括阀杆、活塞和阀盘,阀杆竖向滑设于阀体内,活塞和弹簧位于密封腔内,阀盘位于阀腔内,弹簧压缩于活塞和密封腔底壁之间,当密封腔和阀入口与同一压强源相连通时,压强源压强阈值P0、弹簧弹力F、活塞组件重力G满足:P0×(A1‑A2)+G=F,以使活塞组件在压强源压强大于压强阈值时向下移动至阀盘关闭阀入口,或在压强源压强小于压强阈值时向上移动至阀盘打开阀入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规的卸压阀主阀只能执行超压保护功能,在压强低于开启压强时阀门关闭,无法手动或自动开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882630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152864.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安全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液态水回收和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风力强化装置、液态水收集和蒸发过滤装置以及风道,所述的风力强化装置设置在风道的顶端,液态水收集和蒸发过滤装置设置在风道内部,在风道的底部设置引风口,所述的液态水收集和蒸发过滤装置位于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热水排出口和水箱注水口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非能动的方案强化了高温水回收过程中的蒸发冷却效果,提高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排热能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液态水,确保冷却水源的长期维持和充分利用,从而保证了在设计基准和超设计基准事故情况下安全壳的长期排热,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882628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152078.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换热器和外部的水箱,水箱高于所述换热器,水箱底部通过下降管段与换热器入口相连接,在水箱的上方设有具备冷却、集水和过滤功能的喷淋冷却和液态水收集系统,上升管段与喷淋冷却和液态水收集系统的冷凝器入口相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水箱注水口连接,冷凝器上方设有喷淋装置,喷淋冷却和液态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水箱上方的引流罩,引流罩的顶部设有风机,引流罩的底部设有引风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非能动系统投入运行后始终为水箱提供高效的冷却手段,将水箱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使得系统能够获得较高的自然循环能力和排热功率,实现安全壳的长期有效降温降压。
-
公开(公告)号:CN203837543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085008.8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核级热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联箱和由若干整齐排列的热管组成的传热管束,其中,所述的传热管束倾斜的插入换热器联箱,一部分浸没于换热器联箱内的冷却水中,传热管束位于换热器联箱内端的高度高于其位于换热器联箱外端的高度;所述热管的管壳内填充有受热发生相变的工质。本实用新型能够强化热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能,提高换热器在事故条件下的可用性,并降低设备成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