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循环水多功能固体污物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71897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014133.9

    申请日:2008-01-28

    Abstract: 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多功能固体污物分离器,是由箱体、网筛、低速电机和排污系统构成;网筛固定位于箱体内的中心位置,由圆筒框架和滤网组成,圆筒框架由长形板条和圆条环焊接而成,滤网镶嵌并固定于圆筒框架的外面;低速电机和排污系统的冲刷装置、臭氧管路和吸水管位于箱体的外面;臭氧管路与位于箱体内、网筛上方的喷淋管相连接;吸水管接入箱体内下方;排污管轴向位于箱体内、网筛的中轴处,排污兜配装位于网筛内排污管的上方;本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耗水率较低,机械性能稳定,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是工厂化养殖水质处理的实用装置,可解决循环水体中的固体污物,以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使循环水重复使用。

    防治海水鱼类盾纤毛虫病的中草药复合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762460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044755.2

    申请日:2005-09-23

    Abstract: 一种防治海水鱼类盾纤毛虫病的中草药复合配方,是一种用于人工养殖条件下预防和治疗海水鱼类盾纤毛虫疾病的水产专用复合中草药物,其药物成分及配比(按重量比分)为:马鞭草40%、苦谏30%、黄芩30%,粉碎经100目过筛,混合均匀而成。该配方能有效的用于各种海水养殖鱼类的仔稚鱼和商品鱼养成期盾纤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可通过饵料载体口服或药浴方式应用。该配方属可用药品,符合食品安全及无公害要求,临床实验证明其对海水鱼类的生长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用量小、药效良好、成本低廉,适于各种海水鱼类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使用,具有广泛的普及推广意义,对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有效减少和防止甲醛的滥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多层刺参养殖附着基

    公开(公告)号:CN113439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74504.6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多层刺参养殖附着基,该附着基包括由空心管构成的框架和敷设于框架上的网衣,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和连接于底部框架上方的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均由左侧管和右侧管组成倒“V”型结构,前框架的左侧管和后框架的左侧管之间连接数根左横管,前框架的右侧管和后框架的右侧管之间连接数根右横管,网衣呈“Z”型敷设于底部框架和左横管以及右横管上;框架的各个空心管之间相互连通,且内部通冷气,底部框架上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敷设于底部框架的网衣上设置纳米气盘,出气口通过柔性塑料管连接纳米气盘。本发明所公开的附着基可主动降温、保障刺参安全度过夏季高温天气,提高养殖产量。

    适用于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快速检测的RPA反应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621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58367.0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快速检测的RPA反应体系。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对产物进行凝胶电泳验证后,根据是否有目的条带出现定性判断检测样品是否含有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特异、高效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具有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RPA检测技术研究,为实现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精准、快速的RPA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种用于抗病刺参选育的遗传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6563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039072.5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病刺参选育的遗传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应用。属于水产遗传育种领域。所述标记组合为3个与刺参抗灿烂弧菌侵染相关的SNP标记SNP88、SNP112和SNP126,3个标记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SNP88(CC)、SNP112(AA)、SNP126(TT);应用该遗传标记进行育种操作步骤包括(1)亲本DNA提取及分型;(2)亲本选择;(3)子代苗种繁育3个部分。本发明为从遗传上提高刺参抗灿烂弧菌侵染这一经济性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用该遗传标记对刺参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开展抗病育种,可以提高刺参抗灿烂弧菌侵染的能力,从根本上降低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病率,对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防治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疾病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858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528129.8

    申请日:2018-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61 A61K36/53 A61P31/04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疾病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所述组合物中的成分及体积比为食用油:桉叶精油:牛至精油:百里香精油=90:5:3:2。所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取200毫升水,放入0.9~1.2克瓜尔胶均匀混合,滴入上述组合物3~5毫升,同时均匀搅拌,拌入1千克饲料,搅拌均匀后晾晒20-60min,然后再投入养殖水体中。上述方法能够使组合物黏附在饲料上,并在进入养殖水体后短时间内不会扩散,确保组合物的使用效果。本发明组合物对于早期发病的养殖对虾,其治愈率达到90%以上,突破了“偷死病”难以治愈的养殖瓶颈;推广应用后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无毒无害,避免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化学制剂、生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