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70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37305.4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4 , C10G21/003
Abstract: 一种溶剂脱沥青抽提器及溶剂抽提脱沥青方法,由上至下包括轻相分离区(I)、传质分离区(III)、环流区(II)和重相沉降区(IV),其中所述的传质分离区(III)和环流区(II)两端分别相通,所述的传质分离区(III)顶部设置分散相进料器(5),所述的分散相进料器(5)与抽提器顶部的分散相入口(2)连通,在抽提器侧壁的环流区(II)设置连续相入口(1),轻相分离区(I)顶部设有轻相出口(3),重相沉降区(IV)底部设有重相出口(4)。本发明提供的溶剂脱沥青抽提器和溶剂抽提脱沥青方法有利于强化传质,提高溶剂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012369.5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深井地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基于弹性理论、孔隙弹性理论以及热弹性理论,综合考虑了会影响计算精度的多种因素,与现有技术的计算方法比较,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由本发明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测井数据计算得到的破裂压力相差在10%以内。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碳酸盐岩超深井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78849.X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模拟页岩气藏裂缝的导流能力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制作页岩岩板,并将页岩岩板劈裂成两个岩板部分。然后将两个岩板部分放置到用于测试裂缝的导流能力的装置中进行试验。由于两个岩板部分由页岩岩板劈裂而成,因此由两个岩板部分形成的裂缝能够模拟页岩的剪切裂缝的导流能力,从而使得装置不仅可以模拟体积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还可以模拟剪切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50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271327.8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IPC: E21B43/116 , E21B43/119 , E21B47/06 , E21B4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射孔、测试、返排一体化多功能管柱及其施工方法,管柱中至少设有两层射孔实施管柱,下井后,每一层射孔实施管柱均与待开采储层相对应,位于管柱中顶层的射孔实施管柱由上层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且在上层封隔器中安装旁通阀,旁通阀中装有传压管;位于顶层射孔实施管柱下方的各层射孔实施管柱均由下层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且在下层封隔器中安装连通阀,连通阀中装有传压管;各层射孔实施管柱的开孔器中的滑套上面均设有换层轨道且层间预设连通器中的破裂盘能够根据预设的换层压力破开,来自顶层射孔实施管柱中传压管的压力能够通过控制管线和连通阀进入下面各层的射孔实施管柱中,下入一趟管柱可对待开采储层实现射孔、测试和返排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8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039325.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低碳烯烃和烷烃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低碳烯烃和烷烃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及装置,来自烷基化反应单元的液相烷基化产物经可选的增压泵升压后引入第一换热器,与来自高压蒸馏塔的气相物料换热后,在第二换热器中进一步加热到100℃‑150℃进入高压分馏塔,在2.0MPa‑4.0MPa的条件下进行分馏,分离出的气相物料与待分离的液相烷基化产物换热,分离出的塔底液相物料进入低压分馏塔在0.2MPa‑1.0MPa的条件下分馏,低压分馏塔塔顶得到低碳烷烃,塔底的得到烷基化油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提高热量利用效率,降低烷基化过程的分离操作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22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357557.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清洁汽油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全馏分汽油原料与精制剂接触反应,得到精制后汽油,并将精制后汽油进行切割分离得到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将轻汽油馏分与醇接触进行一级醚化反应,得到一级醚化生成物;将一级醚化生成物分馏为醇和以C5为主的轻烃的塔顶共沸物和塔底一级醚化产物;将塔顶共沸物冷凝后分相得到上层贫醇相和下层富醇相;将部分贫醇相依次进行水洗和烯烃骨架异构化处理,得到异构化产物;将其余的贫醇相与异构化产物混合后进行二级醚化反应,得到二级醚化反应物,并将二级醚化反应物进行水洗处理,得到二级醚化产物。该方法能在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和醇的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2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358597.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清洁汽油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全馏分汽油原料与精制剂接触反应后切割分馏为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将轻汽油馏分与醇接触进行一级醚化反应,得到一级醚化生成物;将一级醚化生成物分馏为塔顶共沸物和一级醚化分馏塔底馏分;将塔顶共沸物与异构化产物混合进行二级醚化反应,得到二级醚化生成物,将二级醚化生成物进行水洗处理得到二级醚化产物,并将至少部分二级醚化产物分馏为塔顶馏出物和二级醚化分馏塔底馏分;将第二塔顶馏出物进行烯烃骨架异构化处理,得到异构化产物,并将异构化产物回流至二级醚化反应中。该方法能够降低所生产的清洁汽油中烯烃的含量、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85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1039325.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及装置,来自烷基化反应单元的液相烷基化产物经可选的增压泵升压后引入第一换热器,与来自高压蒸馏塔的气相物料换热后,在第二换热器中进一步加热到100℃-150℃进入高压分馏塔,在2.0MPa-4.0MPa的条件下进行分馏,分离出的气相物料与待分离的液相烷基化产物换热,分离出的塔底液相物料进入低压分馏塔在0.2MPa-1.0MPa的条件下分馏,低压分馏塔塔顶得到低碳烷烃,塔底的得到烷基化油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提高热量利用效率,降低烷基化过程的分离操作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26937.0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0/00
Abstract: 固体酸烷基化反应方法、烷基化反应装置和系统,固定床反应器中装填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所述的固定床反应器交替进行反应阶段和混相浅度再生阶段,所述的反应阶段:烷基化原料与固体酸催化剂接触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后物料引出至产品分馏塔中分离,得到烷基化反应产品;所述的混相再生阶段:停止烷基化原料进料,同时引入氢气和再生液,其中氢气为连续相,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与氢气和再生液接触进行混相浅度再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催化剂在短时间内的彻底失活,降低高温深度再生频率,减少频繁升温降温所产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2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358902.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清洁汽油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全馏分汽油原料与精制剂接触反应得到精制后汽油,并将精制后汽油进行切割分馏得到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将轻汽油馏分与醇接触进行一级醚化反应得到一级醚化生成物;将一级醚化生成物分馏为醇和以C5为主的轻烃的塔顶共沸物和塔底一级醚化产物;并将部分塔顶共沸物进行水洗和烯烃骨架异构化处理得到异构化产物;将其余的塔顶共沸物与异构化产物接触进行二级醚化反应得到二级醚化生成物,并将经二级醚化生成物进行水洗处理得到二级醚化产物;收集重汽油馏分、塔底一级醚化产物和二级醚化产物得到清洁汽油。该方法能在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和醇的循环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