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144585.X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114 , H01R13/5216 , H01R4/18 , H01R1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包括端子金属件(10)和第2止水部(25),端子金属件具有与对方侧端子电气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和利用压接加工与载置在内壁面侧的电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第2止水部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能够在电线的末端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到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第2止水区域,电线连接部具有芯线压接部,其通过在压接加工时将第1和第2筒片部分别卷绕到电线的端部,从而被压接到电线的末端的芯线,芯线压接部的内壁面在比载置的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具有突出部,使伴随压接加工而在轴线方向伸长的芯线的末端位置卡止。
-
公开(公告)号:CN1070050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7569.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3/048 , H01R4/18 , H01R4/62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带端子电线包括具有由多根裸线(15)构成的芯线(13)的电线(11)以及具有压接于芯线(13)的周围的线筒(19)的母端子(12),其中,带端子电线(10)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第一工序以及在芯线(13)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区域压接线筒(19)的第二工序,第一工序留下基于第二工序的压接的压缩余量而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以使得在第二工序后进一步压缩了带端子电线(10)的芯线(13)的情况下,直至带端子电线(10)的裸线(15)断线之前电线(11)与母端子(12)之间的电阻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8228.4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AS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 H01R4/18 , H01R4/183 , H01R43/005
Abstract: 当通过使模具(31a、31b)啮合来压缩压接部接。这里,导体压接部(7)被模具(31a、31b)完全压接。另一方面,包覆压接部(9)与包覆部(27)预压接。接着,将预压接后的带端子的电线配置在另外的模具之间。当使该模具啮合来压缩压接部(5)时,包覆压接部(9)被强力压接。即,包覆压接部(9)被正式压接。即,在本发明中具有预压接包覆部(27)的第一压接工序和强力压接包覆部的第二压接工序。(5)时,压接部(5)与导线(25)和包覆部(27)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7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0806.X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古河AS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62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03 , H01R4/188 , H01R4/206 , H01R4/62 , H01R43/048
Abstract: 一种将包覆电线(10)与压接端子(20)压接连接的压接连接结构体(1),其中该包覆电线(10)是用绝缘包覆件(12)包覆铝芯线(11)而成的,该压接端子(20)具有芯线压接部(23b),该芯线压接部(23b)容许对使铝芯线(11)露出而成的芯线露出部(13)的压接连接,芯线压接部(23b)为封闭筒形式,径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截面大致凹形,且具有压接凹部(233),该压接凹部(233)借助从隔着规定的间隔(W2)的位置起倾斜的倾斜部分(233a)凹陷设置而成,规定的间隔(W2)为芯线压接部(23b)的全宽(W1)的90%以下,倾斜部分(233a)所成的面对角(θ)为10°以上且1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94959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10159284.4
申请日:200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 H01R12/716 , H01R13/6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插座向上卷起而不增大电路板连接器。阳性连接器M具有矩形管形式的插座10,并且阴性连接器F具有可从前部装配到插座10中的外壳40。通过对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开槽形成安装槽18,固定部件30被安装到这些安装槽18中。固定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一对左侧和右侧接合突出部49从外壳40的相对侧表面侧向向外突出。当两个连接器F、M被连接时可与接合突出部49接合以抵抗张力的接合凹槽19通过对安装槽18前面的位置处的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的内表面开槽而形成,其中当外壳40沿远离电路板80的方向被拉伸时该张力发生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949596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59284.4
申请日:200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 H01R12/716 , H01R13/6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插座向上卷起而不增大电路板连接器。阳性连接器M具有矩形管形式的插座10,并且阴性连接器F具有可从前部装配到插座10中的外壳40。通过对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开槽形成安装槽18,固定部件30被安装到这些安装槽18中。固定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一对左侧和右侧接合突出部49从外壳40的相对侧表面侧向向外突出。当两个连接器F、M被连接时可与接合突出部49接合以抵抗张力的接合凹槽19通过对安装槽18前面的位置处的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的内表面开槽而形成,其中当外壳40沿远离电路板80的方向被拉伸时该张力发生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75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80051233.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端子(12),与电线(11)的前方端部连接,其中,具备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所述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所述电线(11)的芯线(13)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16)在外嵌到设有所述夹持部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前方的第二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16)具有在所述第二位置处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11)按压的加压部,在所述滑动部(16)设有按压承受部(46),该按压承受部(46)通过被从后方按压而使所述滑动部(16)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在所述滑动部(16)设有支承部(36),该支承部(36)承受所述按压承受部(46)被按压时的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80038600.0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端子具备:端子主体(15),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且夹持电线(11);及滑动部件,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移动,上述端子主体(15)具有连接片部,上述连接片部以悬臂状设置,并具备能够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加压部,上述加压部通过上述滑动移动来按压上述连接片部而使该连接片部以上述接触面(21A、21B)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方式变形,上述连接片部以由于上述金属板材的加工而产生的毛刺(50)在上述接触面向上述电线(11)侧突出的形态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2862.2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具有导体的电线、与上述导体连接的端子及安装于上述端子的壳,上述端子具有夹持上述导体的握持部,上述壳具有将上述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述导体一侧按压的加压部,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将上述握持部与上述导体接合的合金层,上述合金层包含Cu‑Sn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80038600.0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端子具备:端子主体(15),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且夹持电线(11);及滑动部件,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移动,上述端子主体(15)具有连接片部,上述连接片部以悬臂状设置,并具备能够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加压部,上述加压部通过上述滑动移动来按压上述连接片部而使该连接片部以上述接触面(21A、21B)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方式变形,上述连接片部以由于上述金属板材的加工而产生的毛刺(50)在上述接触面向上述电线(11)侧突出的形态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