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7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68522.4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具备:计算部,算出损害蓄积量,该损害蓄积量表示由于对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而产生的对所述蓄电池的损害的蓄积量;充电控制部,在所述损害蓄积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允许向所述蓄电池的快速充电,在所述损害蓄积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损害蓄积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相比限制向所述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所述计算部如下算出所述损害蓄积量:快速充电时的所述蓄电池的电流值即充电电流值比规定值大的期间越长,则所述损害蓄积量越增大,所述充电电流值为所述规定值以下的期间越长及所述蓄电池的非充电的期间越长,则所述损害蓄积量越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1042515.7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5 , G01R31/39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的劣化估计装置和二次电池的劣化估计方法。二次电池的劣化估计装置的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当二次电池的温度是第一温度时的第一开路电压,以及当二次电池的温度是从第一温度变化的第二温度时的第二开路电压,并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斜率之间的差来估计二次电池的劣化度。第一斜率是通过从第二开路电压减去第一开路电压获得的电压变化与通过从第二温度减去第一温度获得的温度变化的比率。第二斜率是当新二次电池的温度从第一温度变为第二温度时电压变化与温度变化的比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275018.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502 , H01M10/0525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母线与外部端子的焊接部位破损的电池组。在此公开的电池组具备多个单电池。多个单电池经由母线(40)相互连结。母线(40)具有连结部(44)和两个端子连接部(42a、42b)。在端子连接部(42a、42b)与外部端子(30、32)重叠的部位形成线状的焊接部(50)。线状的焊接部(50)在端子连接部(42a、42b)的面内为非环状,并具有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52)、和分别从直线部(52)的两端延伸且向与连结部(44)侧相反的那侧弯曲的两个圆弧部(54a、54b)。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45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75018.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2/20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H01M2/1077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10/0525 , H01M10/420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B60L50/64 , H01M2/1083 , H01M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母线与外部端子的焊接部位破损的电池组。在此公开的电池组具备多个单电池。多个单电池经由母线(40)相互连结。母线(40)具有连结部(44)和两个端子连接部(42a、42b)。在端子连接部(42a、42b)与外部端子(30、32)重叠的部位形成线状的焊接部(50)。线状的焊接部(50)在端子连接部(42a、42b)的面内为非环状,并具有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52)、和分别从直线部(52)的两端延伸且向与连结部(44)侧相反的那侧弯曲的两个圆弧部(54a、54b)。
-
公开(公告)号:CN104205466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280072055.2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裕喜
IPC: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2/22 , H01M2/263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具备由层状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壳部(612)、在壳部(612)的内部形成的中空部(614)、和贯通壳部(612)的贯通孔(616)。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密度A为1.80g/cm3≤A≤2.35g/cm3,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密度B为0.95g/cm3≤B≤1.2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94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80034813.6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044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非水溶剂和草酸硼酸盐型化合物。该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电池单元充电,在上述负极上形成被膜,所述被膜来自于上述草酸硼酸盐型化合物,并含有硼和草酸根离子。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实施改质处理,所述改质处理使上述被膜中的硼的含有摩尔数mB相对于草酸根离子的含有摩尔数mA之比增大。使mB/mA比增大的方法的一优选例,是对电池单元实施老化处理,所述老化处理在该电池单元满足SOC为82%以上和电压为3.9V以上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将该电池单元保持在60℃以上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23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080061860.6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00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52 , C01P2004/61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粒径且具有均匀的粒度分布的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以及能够制造所述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一种通过结晶化反应来制造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由核生成工序和粒子生长工序构成,所述核生成工序是使以25℃液温为基准测定的pH值成为12.0~14.0的方式控制核生成用水溶液来进行核生成的工序,在此,所述生成用水溶液包括含镍、钴和锰的金属化合物以及铵离子供给体;所述粒子生长工序是使以25℃液温为基准测定的pH值成为10.5~12.0的方式控制含有该核生成工序中形成的核的粒子生长用水溶液,以使所述核生长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2469.0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4/03 , C01P2004/62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具备集电体和保持于被该集电体的含活性物质粒子(10)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粒子(10)是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粒子(12)多个集合而成的二次粒子(14),具有包含形成于该二次粒子(14)的内侧的中空部(16)和包围该中空部(16)的壳部(15)的中空结构。二次粒子(14)中,形成有从外部至中空部(16)贯通的贯通孔(18)。此处,活性物质粒子(10)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案中,由(003)面得到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A与由(104)面得到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B的比(A/B)满足下式:(A/B)≤0.7。
-
公开(公告)号:CN1026567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0980162914.5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层状结构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该制造方法包括:(1)准备包含锂供给源、镍供给源、钴供给源和锰供给源的复合氧化物制造用的起始原料的工序;(2)在假烧温度下加热所述起始原料进行假烧的工序,所述假烧温度设定为低于800℃、且超过所述锂供给源的熔融温度的温度;和(3)将在所述假烧工序中得到的假烧物升温到超过所述假烧温度的温度区域进行烧成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3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80071231.6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裕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D15/02 , C01G53/42 , C01G53/44 , C01P2002/54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低SOC区域的输出功率优异的锂二次电池和该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有形成二次粒子的形态的正极活性物质,该二次粒子是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粒子聚集而成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还包含W和Mg。所述W偏向于所述一次粒子的表面而存在,所述Mg存在于所述一次粒子的内部整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的Mg的含量,按质量基准,相对于该活性物质的总量为超过50ppm的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