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端子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02834.1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电池极柱适当结合的电池端子。电池端子(1)包括:主体部(20);沿着紧固方向Y从主体部(20)的一端侧夹着狭缝(20h)、(20i)延伸配置到主体部(20)的另一端侧,并且在一端侧设置有抵接部(31b),在另一端侧设置有形成有拧合孔(31c)和第1锥面(31e)的锥形形成端部(31d)的贯通部件(31);与拧合孔(31c)拧合的结合部件(32);将随着结合部件(32)绕轴向X的旋转而在结合部件(32)与贯通部件(31)之间产生的轴向X的结合力,转换为在与抵接部(31b)之间沿着紧固方向Y将主体部(20)按压的紧固方向Y的按压力的按压力转换部件(33),按压力转换部件(33)具有能限制向贯通部件(31)侧移动的第1限制部(33f)。

    压接端子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144585.X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包括端子金属件(10)和第2止水部(25),端子金属件具有与对方侧端子电气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和利用压接加工与载置在内壁面侧的电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第2止水部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能够在电线的末端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到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第2止水区域,电线连接部具有芯线压接部,其通过在压接加工时将第1和第2筒片部分别卷绕到电线的端部,从而被压接到电线的末端的芯线,芯线压接部的内壁面在比载置的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具有突出部,使伴随压接加工而在轴线方向伸长的芯线的末端位置卡止。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4959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10159284.4

    申请日:200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H01R12/716 H01R13/6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插座向上卷起而不增大电路板连接器。阳性连接器M具有矩形管形式的插座10,并且阴性连接器F具有可从前部装配到插座10中的外壳40。通过对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开槽形成安装槽18,固定部件30被安装到这些安装槽18中。固定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一对左侧和右侧接合突出部49从外壳40的相对侧表面侧向向外突出。当两个连接器F、M被连接时可与接合突出部49接合以抵抗张力的接合凹槽19通过对安装槽18前面的位置处的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的内表面开槽而形成,其中当外壳40沿远离电路板80的方向被拉伸时该张力发生作用。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9596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59284.4

    申请日:200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H01R12/716 H01R13/627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插座向上卷起而不增大电路板连接器。阳性连接器M具有矩形管形式的插座10,并且阴性连接器F具有可从前部装配到插座10中的外壳40。通过对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开槽形成安装槽18,固定部件30被安装到这些安装槽18中。固定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一对左侧和右侧接合突出部49从外壳40的相对侧表面侧向向外突出。当两个连接器F、M被连接时可与接合突出部49接合以抵抗张力的接合凹槽19通过对安装槽18前面的位置处的插座10的两个侧壁16的内表面开槽而形成,其中当外壳40沿远离电路板80的方向被拉伸时该张力发生作用。

    端子
    69.
    发明授权
    端子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06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80038600.0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端子具备:端子主体(15),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且夹持电线(11);及滑动部件,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移动,上述端子主体(15)具有连接片部,上述连接片部以悬臂状设置,并具备能够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加压部,上述加压部通过上述滑动移动来按压上述连接片部而使该连接片部以上述接触面(21A、21B)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方式变形,上述连接片部以由于上述金属板材的加工而产生的毛刺(50)在上述接触面向上述电线(11)侧突出的形态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