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04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76228.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审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数据审计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共享平台发送的针对目标数据的审计凭证获取请求;基于双计数布隆过滤器及第一区块高度对原始审计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原始审计凭证有效的情况下,基于操作类型生成操作类型对应的目标审计凭证;将目标审计凭证发送至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上述方法,基于双计数布隆过滤器及第一区块高度对原始审计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保证了原始审计凭证的有效性,进而保证了目标审计凭证的有效性;同时基于双计数布隆过滤器实现了原始审计凭证有效性验证的高效性;将目标审计凭证发送至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平台的动态审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524756.0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0453 , H04W72/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谱感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虚拟无线接入网VRAN基站,包括:接收基于至少一个非授权用户分别发送的基于待检测信号所确定的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待检测信号用于指示非授权用户接收的授权用户的频谱信号;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是对各非授权用户接收的待检测信号计算自相关系数并预处理后采取空中计算得到的;基于VRAN技术,将基站重构为分布单元DU和集中单元CU并执行通信计算一体化辅助频谱感知;基于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确定授权用户的频谱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低时延通信,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67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561392.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32 , H04L9/40 , H04L67/1042 , H04L67/1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私有链网络的节点,包括:从公有链网络获取第一区块;在第一区块有效的情况下,调用私有链网络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生成目标数据;从私有链网络的L个第一节点中确定K个随机潜在提出节点;调用各第一节点利用流言协议对各随机潜在提出节点发送的第二区块进行聚合签名,基于签名结果确定目标提交节点和目标区块;调用目标提交节点将响应信息提交至公有链网络。通过上述方法,基于随机潜在提出节点,可以避免DDoS攻击;基于流言协议的聚合签名机制,生成无序的聚合签名,增强了共识协议的可扩展性,提高跨链传输过程中目标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2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553779.0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算力感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算力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算力请求;对算力请求进行解析,确定算力请求对应的业务类型;根据算力请求对应的业务类型、算网状态表和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算力节点;算网状态表中记录算力节点的多种算力资源和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算力节点和算力侧网关节点之间的传输质量;对应关系包括:各个业务类型下,各种算力资源和网络状态对应的优先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算力、需求、网络三者的精确感知和高度协同,提高了算力感知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486985.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日蚀攻击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各第二节点在检测时刻上报的各邻居节点,确定第一节点在检测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其中,各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分布式路由表中的节点,各邻居节点为第二节点的分布式路由表中的节点,然后确定检测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各第一逻辑距离,针对检测时刻之前的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确定历史时刻的各输出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各第二逻辑距离,再根据各第一逻辑距离和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各第二逻辑距离,确定第一节点是否处于日蚀攻击中。以此增加在检测时刻对无重启式的日蚀攻击检测的实时性与主动性,且针对无重启式日蚀攻击的攻击方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24756.0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谱感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虚拟无线接入网VRAN基站,包括:接收基于至少一个非授权用户分别发送的基于待检测信号所确定的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待检测信号用于指示非授权用户接收的授权用户的频谱信号;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是对各非授权用户接收的待检测信号计算自相关系数并预处理后采取空中计算得到的;基于VRAN技术,将基站重构为分布单元DU和集中单元CU并执行通信计算一体化辅助频谱感知;基于自相关系数对应的加权和,确定授权用户的频谱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低时延通信,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552264.1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875 , H04L12/2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发送队列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案通过添加接收时间戳选项,计算相对单程传输时延,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平滑处理获得平滑相对单程传输时延的同时,利用虚拟发送队列中的数据量与当前子路径发送速率计算排队时延,将相对单程传输时延与排队时延的加和可以计算出当前路径的相对到达时延,实现数据包到达预测;利用数据包的相对到达时延进行数据包调度,并在每条子路径的发送窗口之外建立虚拟发送队列,从而起到确保数据包最大程度上按序到达,提高传输效率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7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347186.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33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获取到兴趣包的任一节点,将任一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当转发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未存储兴趣包所请求的数据,并查询转发节点的内容偏好表中是否存储有数据的数据名称;当内容偏好表存储有数据名称时,从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集合中,选取内容偏好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邻居协助节点,并作为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由转发节点将兴趣包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由于可从基于构建的内容偏好表,从内容偏好表中选取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以实现数据转发,而不用通过广播兴趣包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因此,不会造成数据泛洪而导致网络瘫痪。
-
公开(公告)号:CN1072956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552691.X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构造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由多个车辆节点构成的社区;将所述社区中拥有所述兴趣内容且与所述请求节点距离最近的车辆节点,作为提供节点;收到所述请求数据包的中继节点,根据各相邻车辆节点的移动行为相似度和速度大小,获得下一跳的中继节点,直至将所述请求数据包中继转发至所述提供节点。通过在相同社区关系下选取距离最近的提供节点,同时以移动行为相关度和速度大小选择中继节点,实现数据了快速准确的转发,避免了现有通过广播请求数据包的方式,降低车载网络开销的同时还能减少数据查找的时间和提高查找成功命中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47186.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33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获取到兴趣包的任一节点,将任一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当转发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未存储兴趣包所请求的数据,并查询转发节点的内容偏好表中是否存储有数据的数据名称;当内容偏好表存储有数据名称时,从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集合中,选取内容偏好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邻居协助节点,并作为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由转发节点将兴趣包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由于可从基于构建的内容偏好表,从内容偏好表中选取转发节点的邻居协助节点,以实现数据转发,而不用通过广播兴趣包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因此,不会造成数据泛洪而导致网络瘫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