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6600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31515.8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拟青霉与抗蚜威的复配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10~70%,辅剂为30~90%;主剂为玫烟色拟青霉和抗蚜威的混合物,玫烟色拟青霉∶抗蚜威的质量比为100∶20~100;辅剂为稳定剂、助剂和填料;本发明公开了玫烟色拟青霉与抗蚜威的复配杀虫剂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剂。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玫烟色拟青霉对多种害虫尤其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强的侵染杀虫效果。本发明复配剂对粉虱、蚜虫、小菜蛾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68686.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1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9276.7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2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14706.5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对普通大蓟马具有高致病力及高抗紫外性的优良航天菌株,其是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SCAUHT38,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号为GDMCC NO:62187。本发明通过对比原始菌株与航天诱变菌株对普通大蓟马的毒力与抗紫外性,结合菌株筛选的指标和合理的实验方案等综合考虑。筛选到对普通大蓟马具有优异的致病力及高抗紫外的菌株,具有较大潜力用于普通大蓟马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3142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008662.3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杀虫剂中的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毒杀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该球孢白僵菌与乙基多杀菌素的联合使用对普通大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其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兼具低毒、抗药性低的特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142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08663.8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杀虫剂中的球孢白僵菌SB038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毒杀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该球孢白僵菌与乙基多杀菌素的联合使用对普通大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其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兼具低毒、抗药性低的特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915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747278.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SP535毒素提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玫烟色棒束孢SP535的发酵液加0.8‑1.2倍体积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2)超声波震荡以打破细胞壁加速毒素萃取,优选超声振荡30‑50min;(3)震荡后放入0‑6℃冰箱静置,用分液漏斗把萃取液进行分液,保留萃取后的有机相;(4)将萃取后的有机相进行旋转蒸发得到粗毒素。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实验方案,提供一种有效的玫烟色棒束孢毒素提取的方法,所得到的粗毒素对烟粉虱的致病力强,可进一步研制成防治烟粉虱中的生物农药,或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449530.7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14 , A62D3/02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645 , C02F101/38 , A62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虫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SP535,以及该菌在p‑氯苯胺生物降解中的应用。该菌可以有效分解p‑氯苯胺,可以用于被p‑氯苯胺的生物降解及用于被p‑氯苯胺污染的环境治理,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9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596222.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于2018年4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59。本发明所述杀虫药以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为主要活性成分。本发明研究发现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可以显著减少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且对环境友好,无抗药性的产生,在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解决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问题,且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持效期长的优点,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32212.4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55 , C12N15/113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ds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得到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PP2A基因,并开发了其高效沉默的dsRNA,开发了高效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技术,即直接饲喂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具有高致死能力的靶标基因dsRNA,利用dsPP2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致死效应达到防治目的。该方法操作方便、有效性和灵敏性好、杀虫效率高,且具有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