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47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4518.9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电并网系统稳定特性的风电暂态响应方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可能导致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失稳的影响因素;判断故障期间风电场出口母线电压是否越限,若越限则调整故障期间风电机组的无功注入控制策略;判断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是否越限,若越限则调整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控制策略;判断风电并网系统的功角是否越限,若越限则调整故障期间风电机组的有功注入控制策略;判断风电并网系统是否满足暂态稳定性要求,若不满足则进行无功补偿及风电并网容量约束。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通过优化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改善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降低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711132422.4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及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双馈风电机组的系统频率变化确定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响应状态约束因子;利用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的修正方程对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虚拟同步机转速对双馈风电机组进行虚拟同步控制;其中,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的修正方程根据所述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响应状态约束因子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因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引起的并网系统惯性下降问题,能够提高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抗扰能力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70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610237255.9
申请日:2016-04-15
Inventor: 卢俊峰 , 姚良忠 , 杨波 , 曹远志 , 庄俊 , 丁杰 , 吴福保 , 迟永宁 , 陶以彬 , 许晓慧 , 李官军 , 胡金杭 , 崔红芬 , 李琰 , 孙蔚 , 王志冰 , 周晨 , 余豪杰 , 刘欢 , 鄢盛驰 , 冯鑫振 , 李跃龙 , 朱红保 , 侯书毅 , 叶季蕾 , 陶琼 , 王德顺 , 马鑫鑫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网实证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直流电网实证系统进行分区,并设置控制区的优先级;将所述控制区中设备的自动运行脚本组合为所述控制区对应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控制区的优先级和运行模式对所述直流电网实证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直流电网中各站点数据监控,协调整合系统内多种运行模式,并实现全自动的模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26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339503.5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确定光伏电源有功功率参考值和光伏电源的电压/电流外特性曲线,并确定光伏电源输出功率,生成光伏电源输出P‑U曲线;在光伏电源输出P‑U曲线上查找与光伏电源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应的电压,将其定义为光伏电源出口直流电压参考值;将光伏电源出口直流电压参考值和并网侧频率进行拟合,生成光伏电源调频控制特性曲线。通过本方案改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从而改善光伏电站的涉网特性,实现光伏电源参与系统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32422.4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及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双馈风电机组的系统频率变化确定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响应状态约束因子;利用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的修正方程对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虚拟同步机转速对双馈风电机组进行虚拟同步控制;其中,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同步机转速的修正方程根据所述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响应状态约束因子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因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引起的并网系统惯性下降问题,能够提高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抗扰能力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6443.0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风能HVDC外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发电机组模型、风电场模型和HVDC线路模型搭建电力系统模型;基于电力系统模型,计算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本发明增加了风电场对HVDC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评估,扩大了原有标准的应用范围,更符合当前电网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在考虑HVDC输送大规模风能情况下,对该复杂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初步评估,可有效分析大型风电基地和HVDC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对实际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702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64346.8
申请日:2016-12-30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H02J3/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不控整流器的远海风电并网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第一升压变压器、集成不控整流器和岸上换流站;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经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输送至交流汇集网实现各个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的汇集,所述交流汇集网将汇集后的功率经所述集成不控整流器接入直流送出系统,所述直流送出系统将功率经所述岸上换流站送入交流电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海上风电场功率送出方案中换流站平台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的问题,为海上风电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5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61021.7
申请日:2016-12-15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参数概率预测及风险期望的风电日前消纳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风电出力概率预测得到非参数经验累积概率分布,进而得到风电日前概率预测置信边界的计算、基于后向消除法的风电概率预测出力场景的削减和得到基于非参数概率预测及风险期望的风电消纳优化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风电场功率非参数概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适合弃风风险及失负荷风险的风电消纳水平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403530.0
申请日:2014-08-15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基于生产模拟的新能源并网消纳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计算新能源并网后的备用辅助服务成本;计算新能源风电机组收益;计算备用辅助服务分摊成本;计算风电接入导致的调峰辅助服务分摊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方法,通过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后引起额外服务服务成本的消纳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新能源引起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提出新能源并网后辅助服务成本的分摊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传统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积极性并保证提供者的利益,减少弃风/弃光,保证系统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06031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37788.7
申请日:2016-04-15
Inventor: 曹远志 , 姚良忠 , 杨波 , 庄俊 , 卢俊峰 , 丁杰 , 吴福保 , 迟永宁 , 陶以彬 , 李官军 , 胡金杭 , 崔红芬 , 李琰 , 孙蔚 , 王志冰 , 周晨 , 余豪杰 , 刘欢 , 鄢盛驰 , 冯鑫振 , 李跃龙 , 朱红保 , 侯书毅 , 叶季蕾 , 陶琼 , 王德顺 , 马鑫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外送环形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环形拓扑结构包括:端口,所述端口连接VSC变换器和DC/DC直流变压器;VSC变换器连接新能源交流汇集站和交流电网,所述DC/DC直流变压器连接储能单元和光伏直流汇集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流外送环形拓扑结构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将直流传输线在直流侧互相连接起来,具有灵活切换传输状态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