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3304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88129.9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风电与火电变负荷的实时自动发电控制机组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根据PMU的实时测量数据,辨识出系统的网络损耗灵敏度矩阵,并利用网络损耗灵敏度矩阵表征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同时将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作为优化目标纳入数学模型中,并对考虑经济性与快速性的目标函数进行无量纲处理,提出考虑火电机组变负荷能力和快速性的数学模型。本方法充分利用PMU量测数据,实时辨识网络损耗灵敏度矩阵,同时,本发明将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指标纳入目标函数,充分应对风电快速变化性,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实时调度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49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495335.0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规模化光伏接入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区域电网等效为简单两节点系统;对于该简单两节点系统,在电源侧考虑原有的等效阻抗和光伏阻抗,在负荷侧考虑光伏系统的阻抗函数,用阻抗模表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根据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对光伏系统进行调节以提高区域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采用本发明构建的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在不增加额外装置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规模化光伏接入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04129786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545875.5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生产模拟仿真系统,包括:远动装置,与电网调度主站耦接;交换机,与所述远动装置耦接;人机界面工作站;服务器,分别与所述交换机和所述人机界面工作站耦接,以进行新能源发电生产模拟仿真。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为新能源发电生产进行模拟仿真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系统实现了含新能源发电的电网内多种电源协调配合,仿真结果在规划层面为远期电网、电源和新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调度层面为新能源调度运行提供依据,达到了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279404.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侧控制回路延时的直驱风电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网侧控制回路中,通过电阻分压、电阻采样环节获得逆变器控制所需的Uabc、Iabc和Udc,计算此环节的具体用时;步骤二、对Uabc、Iabc和Udc进行滤波,得到有效的控制信号,计算此环节的群时延;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以实现网侧控制,并计算此环节的具体用时;步骤四、将模数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输入网侧控制回路,计算自输入网侧控制回路至输出网侧控制回路之间CPU的控制周期T;步骤五、综合上述四个步骤所需的延时,计算不同测量环节所需的具体延时。本发明能够分析次同步振荡现象产生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1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971222.7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附加频率控制方法,通过TLS‑ESPRIT算法辨识出系统低阶模型,将低阶模型的传递函数转换为状态方程,再基于二次最优型变结构控制理论,利用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来确定变结构控制的切换函数,接着引入状态观测器,实现输出反馈形式的HVDC附加频率控制器,最后利用极大极小值原理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不依赖于控制对象模型参数,具有对干扰和摄动的不变性,能有效地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鲁棒性问题,且在滑动模态上具有完全自适应性,变结构设计方法既能增加控制器的稳定裕度,又对实际大电网的复杂多变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34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92842.1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斥力开关的363kV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十二个斥力开关,其中,第一个斥力开关和第二个斥力开关为并联,第三斥力开关与第四斥力开关为并联,第五斥力开关与第六斥力开关为并联,第七斥力开关与第八斥力开关为并联,第九斥力开关与第十斥力开关为并联,第十一斥力开关与第十二斥力开关为并联,以上各个并联单元之间串联形成断路器。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可以解决传统断路器开断时间过长,冲击电流过大的问题,能够快速切断故障电流,降低故障电流对于线路中其他设备的热冲击和大电流冲击,降低线路中其他设备的要求及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8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98196.6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J3/36 , H02J2003/007 , H02J200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H∞回路成形法的多通道鲁棒阻尼控制方法,通过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来同时抑制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直接求解出控制器,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辨识出系统振荡模态及降阶模型,利用巴特沃兹带通滤波器将系统不同振荡模态分解为多个通道,根据静态H∞回路成形法针对不同的通道设计鲁棒阻尼控制器,降低控制器间相互影响。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相比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能同时抑制次同步振荡和低频振荡,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所设计的控制器阶数较低,采用输出反馈,便于工程实践,且具有计算量较小,算法复杂度较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278930.7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驱式风机次同步振荡的外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风机正常运行过程中,向直驱式风机并网点处注入小值的次同步频率电流,步骤二、测量风机并网点处的电压,并且经过滤波获得次同步频段的电压;步骤三、分析次同步频段电压和电流的幅值相位关系,求解出直驱式风机在次同步频段下的外阻抗特性;步骤四、计算出直驱式风机在次同步频段下呈现的负电阻值和容抗值,再结合系统中的电阻和电抗值,计算得到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步骤五、改变注入的次同步频率,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分析得到直驱式风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薄弱点。本发明对直驱式风机并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28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671270.9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负荷和分布式能源的区间模型;分别建立有功网损费用、期望缺供电量和开关操作费用的第一目标优化函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优化函数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负荷和分布式能源的区间模型、所述约束条件和每一所述第一目标优化函数的权重,对所述第一目标优化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目标优化函数;设定所述配电网的节点的开关的通断初值;采用和声搜索算法求解所述第二目标优化函数;按照最小的所述第二目标优化函数的解对应的所述配电网的节点的开关的通断初值,进行配电网重构。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负荷、分布式能源的随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与实际状况有高度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1042174.X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区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无功源响应特性的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基于无功源响应特性,把无功源分为快机组和慢机组,并根据先无功源节点分区,首先对含有慢机组的无功源节点计算无功源节点之间的灵敏度,求取电气距离,然后按照电气距离最短灵敏度最强的原则归并负荷节点;当时间充裕时,慢机组同样能够发挥快机组的控制效果,即所有无功源都视为快机组,用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并归并负荷,完成系统二次分区。该方法能够结合无功源的响应特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使分区结果更加合理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