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6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410531.8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P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控制器参数辨识的频域方法。首先,确定转子侧控制器的d轴和q轴解耦模型及待辨识参数;然后向转子侧控制器的参考信号中注入伪随机信号;并根据同步采集的输入伪随机信号及输出的转子电流d轴或q轴分量,计算输入信号的自功率谱及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互功率谱,据此获得转子侧控制器解耦模型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序列;最后基于阻尼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辨识转子侧控制器各参数。本发明基于解耦模型辨识转子侧控制器各参数,实验方法简单;在输入参考信号上叠加伪随机信号作为激励,可在不影响双馈风电机组正常工作时进行,测试方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4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51367.5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及功率解耦控制方法,该微逆变器包括反激变换电路,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该反激变换电路的第一个优点是可对每个微型逆变器进行单独控制,分别确定并联微型逆变器并网电流。反激变换电路的另一个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解耦电路,以消除出现在直流输入母线上的低频功率脉动,并实现采用薄膜电容代替原有技术中直流输入母线侧的电解电容。薄膜电容使得逆变器的寿命延长,稳定性提高,并有利于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系统所采用的解耦电路还可抑制变压器漏感对电路的影响,因此电路中可不附加漏感吸收电路,从而实现功率级紧凑,工作效率高,体积小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0740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711306598.7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及负荷多时空分布特性的电力生产模拟方法,考虑可再生能源与负荷时空分布特性共有16个场景组合,即考虑四季、工作日与休息日、昼夜进行组合,再计及可再生能源与负荷的空间相关性;考虑可再生能源与负荷的自相关系数,利用Pair Copula和拟蒙特卡洛采样方法得到每个场景下可再生能源与负荷的分布参数;考虑可再生能源及负荷多时空分布特性的N‑1故障情况下进行缺电成本计算。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场景下可再生能源及负荷分布特性及空间相关性,减少因不同场景和空间相关性引起的计算误差,使得电力生产模拟更加精确,可以为电网规划人员进行电力生产模拟提供指导性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5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1471970.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利用量测环节对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对所获得的信号源进行隔直环节的处理;之后利用带通滤波环节对信号源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各个振荡模态下的低频振荡转速及其变化率信号;然后,通过Sugeon型模糊推理系统生成附加的阻尼控制信号,将所得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叠加、限幅之后,再将控制量引入基于DQ解耦矢量控制的UPFC电流控制内环中;最后,利用UPFC装置向系统注入对应频率的低频电流,从而达到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4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1475450.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近区直流换相失败恢复速度的STATCOM附加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STATCOM所连交流母线与直流换流母线之间的电压关联因子评估STATCOM附加控制的可行性,若评估结果表明STATCOM附加控制可行,则在STATCOM交流电压控制器基础上增加附加控制器,根据近区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修改交流电压参考值。在直流换相失败之后,本发明充分利用直流近区STATCOM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提高换流母线电压水平,帮助直流系统更快恢复;该方法不改变STATCOM原有控制器的结构,实现起来简单方便,控制逻辑中考虑了直流系统不同的运行工况,适应性强、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9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10273822.1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风电场风速数据的模拟生成方法。首先,根据多风电场风速的历史数据,确定风速之间的延时时间。随后通过Copula函数理论构建多风电场风速的模型,包括:确定各风速的边缘分布,选取合适的Copula函数模型,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的评价;接着根据构建的Copula函数模型模拟生成多风电场风速;最后,通过随机微分方程和延时关系对模拟生成的风速进行时序上的重构调整。本发明提出的多风电场风速数据模拟生成方法能够满足各自风电场风速的波动特性和多风电场风速间的互相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535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10500426.3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M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滞回特性的V/f‑PQ型微电网逆变器电源,包括信号输入模块、V/f‑PQ滞环控制模块、双反馈解耦PWM控制模块、输出驱动模块和VSC主电路;信号输入模块将接收的第一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均输出;V/f‑PQ滞环控制模块将接收的第一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经处理后输出频率信号或有功功率信号、无功功率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至双反馈解耦PWM控制模块;双反馈解耦PWM控制模块输出PWM控制脉冲至输出驱动模块;输出驱动模块并输出驱动信号至VSC主电路;当VSC主电路接收到驱动信号,将外部输入的直流转换成交流输出。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的电源设置不同的门槛值和环宽,有效避免系统正常波动可能对控制器造成的误触发,防止电源在某一个值上下波动反复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24454.5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流控制器在直流潮流模型下功率注入模型,在直流潮流中,将潮流控制器对系统的作用等效成节点i,j的电压,并进行功率注入等效,得到直流潮流下功率注入模型,则节点i,j的转入功率 、分别如下式:、其中,为节点i,j间的阻抗。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潮流控制器选址不仅可以提高选址速度,同时也不失准确性,特别适用与大电网的UPFC选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470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651367.5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及功率解耦控制方法,该微逆变器包括反激变换电路,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该反激变换电路的第一个优点是可对每个微型逆变器进行单独控制,分别确定并联微型逆变器并网电流。反激变换电路的另一个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解耦电路,以消除出现在直流输入母线上的低频功率脉动,并实现采用薄膜电容代替原有技术中直流输入母线侧的电解电容。薄膜电容使得逆变器的寿命延长,稳定性提高,并有利于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系统所采用的解耦电路还可抑制变压器漏感对电路的影响,因此电路中可不附加漏感吸收电路,从而实现功率级紧凑,工作效率高,体积小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9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73822.1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风电场风速数据的模拟生成方法。首先,根据多风电场风速的历史数据,确定风速之间的延时时间。随后通过Copula函数理论构建多风电场风速的模型,包括:确定各风速的边缘分布,选取合适的Copula函数模型,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的评价;接着根据构建的Copula函数模型模拟生成多风电场风速;最后,通过随机微分方程和延时关系对模拟生成的风速进行时序上的重构调整。本发明提出的多风电场风速数据模拟生成方法能够满足各自风电场风速的波动特性和多风电场风速间的互相关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