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等效单光子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9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73836.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等效单光子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包括正啁啾脉冲产生装置和量子点样品,其中:所述正啁啾脉冲产生装置用于产生30ps的正啁啾脉冲;所述量子点样品放置在4.0‑5.0K低温恒温器中,所述30ps的正啁啾脉冲垂直投射到量子点的表面,量子点吸收到能量,实现布居反转,从基态变为激发态,产生单光子。本发明采用通过正啁啾脉冲产生装置产生30ps的正啁啾脉然后在垂直投射到恒温低温条件下的量子点样品,可精密控制每个脉冲包含两个以上光子的概率小于0.5%,实现高纯度高质量的等效单光子源制备。

    一种测量基可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631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48047.3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基可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Alice端和Bob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强度不同光脉冲信号;所述发送单元在在t=0时刻,随机选择处于某一基矢的光脉冲信号发送给接收单元;在t=τ时刻,发送含有测量基信息的经典信号给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选择通信协议中相同的测量基测量t=0时刻Alice所发送光脉冲信号并检测实际的到达时间,若实际到达时间判定是否存在Eve截获重发攻击。本发明中Alice选择的测量基同步告知了Bob,接收方Bob采用已知的测量基对量子密钥进行测量,在安全性不改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单光子利用率,进而提高密钥生成率。

    一种基于简化线性光采样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22813133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492212.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简化线性光采样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包括信号光产生模块、采样光产生模块、简化线性光采样模块、探测量化模块和后处理模块;所述简化线性光采样模块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所述探测量化模块包括第一探测量化模块和第二探测量化模块。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简化线性光采样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通过简化线性光采样模块可以有效克服时序抖动,提高采样的速度与精确度,实现高速生成随机数;而且系统光路简单,易于集成化,且采用量子熵源,符合量子不确定性的特点,保证了生成随机数的随机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5G通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339615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23583565.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5G通讯设备、云端服务器和密钥管理模块;其中,所述5G通讯设备通过5G信道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云端服务器通过5G信道与密钥管理模块连接;所述5G通讯设备搭载有量子芯片,所述量子芯片通过量子信道与密钥管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过在5G通讯设备中搭载量子芯片,将5G通信和量子通信紧密结合,使通信更便捷、更安全;而且通过高度集成的量子芯片技术,实现板载到智能手机等5G通讯设备上,大大拓宽了量子密钥分发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推进QKD在5G量子网络与商用密码应用。

    一种基于量子熵源的多路光采样量子随机数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6604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23609299.4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熵源的多路光采样量子随机数产生装置,包括熵源、采样脉冲模块、非线性采样模块、量化模块及后处理模块;所述熵源和采样脉冲模块分别通过光纤与非线性采样模块连接,所述非线性采样模块通过光纤与量化模块连接;所述熵源用于产生探测光脉冲;所述采样脉冲模块用于产生采样光脉冲;所述非线性采样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采样及光电转换;所述量化模块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量化处理;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后处理产生最终的随机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ED,易于进行频谱切片处理,进行多路数据采样,提高随机数的产生速率;具有较低的时序抖动,提高了采样速度和随机数速率。

    一种量子终端融合网络接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798291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1829941.7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终端融合网络接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可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OADM、MDI‑QKD接收机、多个波分复用装置WDM、多个用户Alice和多个用户Bob;所述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OADM分别与网络控制器、MDI‑QKD接收机以及多个波分复用装置WDM连接形成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任意一个波分复用装置WDM又分别与一个或多个用户Alice或用户Bob连接;用户Alice产生量子信号或经典信号并通过波分复用装置WDM发送到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OADM;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OADM将所述量子信号或经典信号转发给用户Bob、MDI‑QKD接收机或网络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在中心节点设置一个或多个可重构光分叉复用器ROADM形成星形网络拓扑,并使得通信网络与控制网络共享一个光纤链路减少了网络建设成本。

    一种多用户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554021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22357731.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户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激光器、偏振控制器、分束器、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器、测量端和多个用户端;其中,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的一端连接,偏振控制器的另一端、第一偏振分束器的第一端口、第二偏振分束器的第一端口、测量端的输入端分别与分束器的不同端口连接,第一偏振分束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偏振分束器的第二端口连接,多个用户端分别与第一偏振分束器的不同端口、第二偏振分束器的不同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户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过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根据偏振态将光脉冲输入相应的客户端,实现一对多的通信。

    一种高效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421838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2369339.6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激光器、第一法拉第旋转器、第一Sagnac环单元、第二法拉第旋转器、第二Sagnac环单元、第三偏振分束器、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激光器输出光脉冲,光脉冲经过第一法拉第旋转器后输入第一Sagnac环单元,第一Sagnac环单元输出的光脉冲反向经过第一法拉第旋转器后输入第二法拉第旋转器,第二法拉第旋转器输出的光脉冲输入第二Sagnac环单元,第二Sagnac环单元输出的光脉冲反向经过第二法拉第旋转器后输入第三偏振分束器,并由第三偏振分束器分别输出到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相比于现有的相位调制偏振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省去了多个机械偏振控制器,系统更加简单稳定。

    一种量子VPN网关的防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827328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492083.6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VPN网关的防拆结构,包括机箱、PCBA板、TF卡座、叶片转舌锁和锁舌片;所述机箱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上壳;所述底壳设置有与TF卡座匹配的插拔接口卡槽;所述上壳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孔槽设置;当叶片转舌锁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锁舌片同时遮挡插拔接口卡槽和限位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VPN网关的防拆结构,当需要上锁时,转动叶片转舌锁,锁舌片随之转动并最终同时遮挡插拔接口卡槽和限位件,实现插拔接口卡槽和限位件同时受阻,无法插拔TF卡和拆卸底壳和上壳,能够对TF卡进行有效的防护,降低TF卡数据被盗取以及机箱或产品被人为拆卸/窃密的风险。

    一种基于注入锁定的时间-相位高速量子密钥编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827255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492085.5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锁定的时间‑相位高速量子密钥编码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三激光器、第一强度调制器、不等臂干涉模块和第二强度调制器;第一激光器与第一强度调制器连接,第一强度调制器分别与第二激光器、第三激光器连接,第二激光器、第三激光器分别与不等臂干涉模块连接,不等臂干涉模块与第二强度调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锁定的时间‑相位高速量子密钥编码系统,采用注入锁定技术使第二激光器和第三激光器所发出的脉冲光信号能量更加集中,因此线宽更窄;并且输出的脉冲光信号的噪声和抖动更小,因此脉冲质量更好,从而使系统更加稳定、成码率更高,能够真正实现高速编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