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423654.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低压台区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配用电智能设备即插即用的方法。包括执行配电主站与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与执行智能设备与末端节点的即插即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针对自身不具备可识别的MAC地址或IP地址的配用电智能设备,尤其是针对配网低压台区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6827.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分成多个子系统,综合利用故障树分析法、Markov状态空间建立了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最后利用故障树结构函数和Monte Carlo仿真的模型进行了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可靠性评估复杂度;考虑了各种影响可靠性的随机因素,提升可靠性评估正确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计算复杂度,无法保证可靠性评估正确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44242.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的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其中,一种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的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包括:通过采集接收器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对电力监控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当采集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向主站发送第一信号;主站根据第一信号向各个安全区探测器发送第二信号,并下发风险库;通过安全区探测器同步风险库,并根据第二信号对处理的数据进行网络安全风险扫描,获取网络安全运行状态,并返回给主站;若网络安全运行状态异常,阻断网络,并启动远程修复;本发明通过设置安全区探测器,能够实时发现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状态,并及时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99230.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3/54 , H04L43/0823 , H04L43/16 , H04L47/10 , H04L4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电力线通信系统功率约束的概率整形通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设置扩展因子的初始值后,计算发送信号相应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根据得到的不同信号幅度的概率确定相应的映射后的数字信号,进而根据该数字信号确定发送信号的平均功率,在平均功率与预置通信系统功率的差值大于预置误差阈值时,利用二分法对扩展因子的值不断寻优,以得到最优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进而根据计算结果将发送信号进行对应概率映射,完成对发送信号的概率整形;本发明通过二分法找到最优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以实现在功率约束下对发送信号的概率整形,有利于提高通信误码率,实现可靠高效的电力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97408.7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17/382 , H04B17/336 , H04B17/345 , H04B3/54 ,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线通信接收机及其信号接收方法。本发明的电力线通信接收机包括处理模块、相干检测模块、非相干检测模块、相干判决模块、非相干判决模块、联合模块和联合判决模块,其中由处理模块接收到电力线信道的信号时,根据电力线信道所对应的复杂度和误码率要求确定功率分配比,从而控制相干检测模块和非相干检测模块根据所述功率分配比接收所述信号,并控制相干判决模块、非相干判决模块、联合模块和联合判决模块对对应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输出信号。本发明对接收信号进行分离检测以利用相干检测和非相干检测的信号自由度,能够实现不同电力线通信需求下的复杂度和误码率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97415.7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3/54 , H04B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线信道的码索引时分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将电力线信道传输时间分为多个时片,将所述多个时片分配给各通信节点对,其中该通信节点对包括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数据传输时,发送节点根据发送信号生成比特块,将所述比特块映射为扩展码,并基于所述扩展码生成模拟信号,进而在所分配的时片内发送所生成的模拟信号;每个接收节点在对应的时片内对电力线信道的信号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以恢复发送信号。本发明解决了在多节点接入的同时提高每个节点的信号信噪比和通信速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744891.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设备,属于配用电物联网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将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用户录入待识别所属馈线用户表箱集合中;其次对该集合中任一用户,记为待识别用户,利用差分滤波法寻找待识别用户返回电源路径中的其余上游各节点,并录入支路集合中;根据支路集合中任一支路的各节点获取上下游关系,并对各节点有向排列,以用于更新支路集合;最后根据更新后的支路集合生成拓扑。本方法解决了使用现有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对于低压用户所属台区的识别不准确,导致增加了人工排查的范围,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正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44891.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设备,属于配用电物联网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将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用户录入待识别所属馈线用户表箱集合中;其次对该集合中任一用户,记为待识别用户,利用差分滤波法寻找待识别用户返回电源路径中的其余上游各节点,并录入支路集合中;根据支路集合中任一支路的各节点获取上下游关系,并对各节点有向排列,以用于更新支路集合;最后根据更新后的支路集合生成拓扑。本方法解决了使用现有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对于低压用户所属台区的识别不准确,导致增加了人工排查的范围,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正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3300.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用于校核保护定值的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主站设备根据工作人员在工作站上的指定调取正确的定值,利用校验算法生成第一信息码,再根据所述校验算法生成监督码,子站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码和所述监督码,由相应的保护装置中运行状态的定值,用对应的校验算法生成第二信息码,将第二信息码与第一信息码进行校核,之后将校核结果告知主站设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高效完成规定时间和区域内的校核任务,节约人力、维护、检修成本,提高电网设备的管理水平。利用校验算法能够快速进行定值一致性比对,能有效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排除数据的人为干扰,杜绝数据纰漏和作弊,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停复役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6599.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2J13/00 , G05B19/418 , H04L67/12 , H04L67/01 , H04L69/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点自动校对系统,应用于变电站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模拟MMS模块;远动系统,与模拟MMS模块通信连接;模拟调度主站模块,用于接收远动系统发送的IEC104报文和DL476报文,对IEC104报文和DL476报文的解析,并生成第二校对点表;自动对点模块,与模拟MMS模块以及模拟调度主站模块通信连接。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信息的自动采集、报文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解析和自动校对。不仅提升了调度中心对变电站设备信息的管理效率,而且减少了人工校对的误差,确保了调度中心接收到的设备信息与实际变电站设备状态的一致性,从而保障了调度中心对变电站的精准监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