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渔鸭立体共作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8134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754298.8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渔鸭立体共作捕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转动插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刮板。通过转动第一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块移动,使得刮板由箱体的一侧向箱体的另一侧运动,缩小鱼群的活动空间,通过转动第二转盘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二滑块移动,进而推动挡板移动,进一步缩小鱼群的活动空间,将鱼群推动到出鱼口附近,鱼群通过出鱼口进入到渔网中,完成对鱼的捕获,同时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可以使得夹紧板移动,对渔网进行固定与拆卸,使得渔网的更换更加便捷。

    一种快速清洗室外养殖水泥池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81277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755149.3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清洗室外养殖水泥池的装置,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面设置有消毒剂喷洒机构,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且第一毛刷与放置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转杆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毛刷,该快速清洗室外养殖水泥池的装置,打开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毛刷对水泥池内壁底面进行洗刷,再打开第二电机驱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二毛刷对水泥池池壁进行清洗,实现了快速清洗室外养殖水泥池的目标,避免了人工清洗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问题,通过快速清洗室外养殖水泥池装置对水泥池进行清洗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养殖水泥池的清洗效率。

    一种对虾诱食装置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567757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693997.1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虾诱食装置,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该对虾诱食装置包括亲水平台,亲水平台的近水侧设有光谱范围为400~7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机构,夜间照明机构设在水面以下5~10cm的位置,亲水平台上设有定量抛食机构,定量抛食机构的抛食落点位置位于夜间照明机构的照明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对虾诱食装置通过在水面以下5~10cm的位置设置夜间照明机构,并在亲水平台上设置抛食落点位置位于该夜间照明机构的照明范围内的定量抛食机构,使得夜间可利用对虾的趋光性对对虾进行定量的诱食投喂,增加对虾的摄食量和摄食率,与人工投喂相比,大大提高了对虾投喂效率,增加了饵料利用率。

    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62586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378786.X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鳜鱼培育孵化系统,包括水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和孵化设施。所述水处理设施分别向所述产卵设施和所述孵化设施供水。所述水处理设施包括蓄水池、净化池和水塔,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产卵设施包括产卵池、集卵池,所述产卵池和所述集卵池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孵化设施为孵化环道和集苗池,互相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高设置水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和孵化设施实现鳜鱼培育孵化一体化的目的,实现了自动收集鱼卵以及对供给水的处理,提高孵化效率。并且整个供水鱼卵孵化流程水体是流动的,水体得到充分利用且富含氧量。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回字形沙滤井

    公开(公告)号:CN22144954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219567.1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回字形沙滤井,包括:砂滤井,包括砖砌体墙、滤砂层和鹅卵石层,所述砖砌体墙包围着所述滤砂层、鹅卵石层,所述滤砂层设置在所述鹅卵石层的上方;储水井,所述储水井设置在所述砂滤井外,所述储水井中设置有潜水泵;还包括连通管,其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砂滤井水面以下所述滤砂层以上,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砂滤井底部的鹅卵石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滤砂层和鹅卵石层的铺设增加了微生物附着面积,单位处理面积中微生物含量增大,进一步降低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有利于净化水质,有利于进一步净化养殖水质。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池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12550U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21129502.5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养殖池(100)为方型结构,养殖池(100)底部设有锥形凹槽(110)以及在锥形凹槽(110)最低处的第一排水口(120),第一排水口(120)上方设有相对于锥形凹槽(110)拱起的防逃装置(300);养殖池(100)还设有:充气装置(210),固定设于养殖池(100)一侧,用于向下充盈氧气到养殖池(100)中;充水装置(220),固定设于养殖池(100)另一侧,用于向充气装置(210)一侧的水面进行加水;防逃装置(300),相对于锥形凹槽(110)拱起,防逃装置(300)下方用于提供排滤缓冲空间。通过规划流水方向与充气方向,实现加水方向与加气方向一体化设置,从流动方式以及击散效果上双向提高水质循环效率。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3169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0911568.8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粗过滤池、种植池、过滤池和引水渠,所述种植池相对的两侧通过所述引水渠分别与所述粗过滤池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粗过滤池远离所述种植池的一侧也设置有引水渠,用于进水;所述过滤池远离所述种植池的一侧也设置有引水渠,用于出水。所述粗过滤池内设置有粗过滤坝。所述种植池内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种植盆。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材料。养殖尾水依次经过所述粗过滤池、种植池和过滤池后完成过滤并排出。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尾水处理技术,大叶九冠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超标物质,通过多个处理池分步处理的方式,有效净化尾水的的基础上,极大节省了尾水处理成本。

    一种生态沟渠净化养殖尾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7678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231200.7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净化养殖尾水结构,包括养殖尾水处理沟渠和生态浮岛,生态浮岛浮动固定在养殖尾水处理沟渠中,生态浮岛包括水生植物、种植浮盘和防护网,种植浮盘上种植有多组水生植物,防护网设在种植浮盘的底部,水生植物的根系穿过种植浮盘的圆孔并置于防护网内。通过将生态浮岛可浮动固定在养殖尾水处理沟渠中,使得在水位发生变化时,生态浮岛能够适应水位的上下活动,避免了因水位波动导致的种植浮岛损坏或水生植物受淹等问题;设置防护网设在浮盘的底部,不仅起到保护水生植物的根系的作用,避免水生植物的根系被鱼类或其他植食性动物摄食,确保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水处理效果,还防止根系被水流冲刷。

    一种对称式内循环观赏鱼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68976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532416.1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式内循环观赏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水处理结构和喷泉装置;水处理结构设在养殖缸内,水处理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框式过滤层、第二框式过滤层和第三框式过滤层,喷泉装置设在第三框式过滤层的内侧,喷泉装置的出水端设在水处理结构的上方。将集水处理、增氧、造景于一体的水处理结构置于鱼缸内部。水处理结构由外至内分别设有第一框式过滤层、第二框式过滤层和第三框式过滤层,构成微生物反应区,第一框式过滤层、第二框式过滤层和第三框式过滤层相互可拆卸利于后续清洗、维护;通过将喷泉装置设置在水处理结构的中心在启动后形成喷泉,增强水体流动,同时兼顾造景、增氧功能。

    一种可角度调节的太阳能光伏制氢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1553178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206939.7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角度调节的太阳能光伏制氢设备,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下方设有安装基座,所述太阳能板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外部套设有球套,所述球套与太阳能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套管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通过螺纹杆和套管使得太阳能板能逐渐改变偏斜角度,从而保持始终与阳光近似垂直的角度,最终使得制氢效率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