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58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70381.2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IPC: H04L12/861 , H04L1/0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优先级的智能化高压开关网络报文发送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应用层处理模块对待发送的报文内容进行帧传输处理;帧校验模块将处理后的报文内容进行优先级别验证,并将处理后的报文内容存储至报文缓冲区模块中对应的第一等级缓冲区;报文缓冲区模块将第一等级缓冲区的状态信号设置为高电位,将第二等级缓冲区的状态信号保持为低电位;待发送包读取模块基于优先级顺序识别第一等级缓冲区和第二等级缓冲区的状态信号,将第一等级缓冲区中的处理后的报文内容进行读取与转发;发送处理模块对处理后的报文内容进行编码处理,输出至相应的后级发送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为待发送报文内容设定优先级,便于后续存储与转发,保障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2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65019.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配电网电力电子变压器,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控制柜、第一整流柜、第二整流柜、第三整流柜、原边逆变柜、副边第一整流柜、副边第二整流柜、三相逆变柜,主控制柜与第一整流柜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整流柜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二整流柜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整流柜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三整流柜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整流柜、第二整流柜、第三整流柜的输出端分别与原边逆变柜的输入端连接,副边第一整流柜和副边第二整流柜的输入端分别与原边逆变柜的输出端连接;副边第一整流柜和副边第二整流柜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后再与三相逆变柜的输入端连接,该发明模块化设计,易于生产,便于维修和更换,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58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65024.X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
IPC: G01R1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2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侧直流电压采样模块,属于发配电领域,主要由高压侧电位测量单元、多模光纤、低压电位信号处理单元、数据总线等组成,能够将输入的高压直流电压经过降压、电压/频率转换及电/光转换后通过光纤隔离并传送到低压电位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信号还原和模拟/数字转换后送入数据总线以便于控制系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4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087547.4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梧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测控及PMU装置的信息安全防御方法,涉及密码学以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根据变电站测控及PMU装置特点,基于OpenSSL框架扩展研制支持SM2证书管理的安全组件,设置SM2算法签名,验签,加解密函数,然后基于OpenSSL引擎设置数字证书签名,同时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模块,然后设置SSL密钥交换协商功能,最后将变电站测控及PMU装置终端安全接入系统并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通过本发明提出基于SM2算法和SSL协议的电网安全防御方法能够保障智能电网的系统安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对完善系统防御、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现代智能配电网网络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0836.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测试旋转平台,包括,转动机构,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电机和外筒,设置于第一电机上的驱动部,以及设置于驱动部上的升降部和支撑部;伸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部上的啮合部和挤压部,以及设置于挤压部上的复位部,以及设置于复位部上的伸出部;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伸出部上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上的锁定部,以及设置于伸出部上的加宽部。通过转动机构、伸出机构和升降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尺寸增大支撑盘的整体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56531.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04 , H03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红外光谱测量法电路,涉及气体红外光谱法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电源VCC经电阻R1和R2分压,输出点AC连接红外气体传感器的C极;红外气体传感器的A极接放大器A的同相正输入端;电阻R3和电容C1串联组成高通滤波器,一端接放大器A的反相负输入端,另一端接红外气体传感器的C极;电阻R4和电容C2并联组成低通滤波器,一端接放大器A的反相负输入端,另一端接放大器A的输出端;放大器A由电源VCC供电,其输出经电阻R1和R2分压,分压后输出给数模转换器的输入端AD。本发明消除了直流和温漂的影响,滤掉了高频噪声,并采用能量计数的方法,可准确地分析出被测气体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13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34587.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的电流模拟检测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信息录入模块,获取待检测微型电气量传感器的出厂的参数列表;信息处理模块,建立分类模型从参数列表中判断待检测微型电气量传感器所属类别,根据所属类别爬取测试需求数据,建立测试流程;测试环境切换模块,根据分类模型选择测试环境,并根据爬取到的测试需求数据调试测试参数,根据建立的测试流程对测试环境进行切换或叠加,对待检测微型电气量传感器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评估模块,获取测试环境中的测试结果,并在测试环境切换或叠加时生成测试评估结果,能够满足对不同种类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的电流进行批量自动化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9557.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绝缘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绝缘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基台,基台用于支撑设备并固定其他部件;环境模拟机构,包括若干环境模拟舱,环境模拟舱均位于基台上,环境模拟舱包括进口和出口;驱动机构,包括移动件和承载件,承载件安装于移动件上,承载件用于承载待检测的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移动件能驱动待检测的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进入和移出环境模拟舱。本发明将待检测的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安装在承载件上,移动件驱动待检测的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通过进口进入环境模拟舱中,在环境模拟舱中进行绝缘性能测试,通过该设置,能够检测微型智能电气量传感器在不同的环境中的绝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2378.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梧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相量测量单元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首先获取电力系统中目标网络的结构作为系统拓扑,然后在系统拓扑中设置相量测量单元,得到虚拟关联矩阵,虚拟关联矩阵中的各元素为系统拓扑中各节点之间的不可观测度,不可观测度用于指示在当前相量测量单元的设置方案下,各节点的节点电压能否被相量测量单元测量到,若根据不可观测度判断系统拓扑中存在不能被相量测量单元测量到节点电压的节点,调整相量测量单元的设置方案,直至系统拓扑中的各节点的节点电压均能被相量测量单元测量到,得到目标相量测量单元配置方案。可以优化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对每个节点全面监控,减少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41581.7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梧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通信领域,提供一种电力监测系统中PMU和PDC间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中,PMU和PDC向受信任的CA申请证书,然后PMU和PDC相互验证对方证书的信息与合法性,保证通信双方合法且状态可靠,防止PMU和PDC之间遭受中间人攻击或虚假终端盗取信息;PMU和PDC相互认证对方身份后,协商对称加密传输方案,使用协商好的对称加密传输方案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在保证信息传输安全的同时提高了传输效率。本发明防止入侵和假终端接收电力数据,从而导致受到攻击时不能主动防御、不能主动调控的状态,为电力系统内网安全的防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加快构建变电站测控及安全接入PMU装置具有深远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