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组件及通气壳体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6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80003084.5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包括: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为在两个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体;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为有底的筒状体;以及通气膜,覆盖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开口,外部构件在内部构件从上述一个端部侧插入外部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与内部构件接合,在选自内部构件的内部、外部构件的内部以及接合在一起的内部构件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至少一处具有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为将通气膜与通气组件的外部连接的通气路,内部构件在相对于通气膜靠另一个端部侧的位置,具备从内周面突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突起部。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即使为薄型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固定于上述突起时的通气膜的损伤。

    通气组件及通气壳体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67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80003086.4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具备: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为在两个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体;通气膜,覆盖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开口;以及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为有底的筒状体,内部构件从一个端部侧插入外部构件的内侧,外部构件在插入的状态下与内部构件接合,壳体的突起插入内部构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开口,通气组件在内部构件的内周面与突起的外周面相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突起,在选自内部构件的内部、外部构件的内部以及接合在一起的内部构件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至少一处具有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为将通气膜与通气组件的外部连接的通气路,将内部构件的高度与从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外周到通气路的外部侧的端部的第二空间内的最短长度相加所得的长度为6.0mm以上且20mm以下。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在透湿性能方面优异。

    通气壳体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67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80003085.X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壳体具备壳体和通气组件,壳体具有筒状突起,该突起从外表面突出而延伸,并且在内侧具有将壳体的内外连通的第一空间,通气组件具备: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为在两个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体;通气膜,覆盖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开口;以及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为有底的筒状体,在内部构件从一个端部侧插入外部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与内部构件接合,突起插入内部构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开口,内部构件的内周面与突起的外周面相抵接,从而通气组件固定于突起,在内部构件的内部、外部构件的内部和/或接合在一起的内部构件与外部构件之间具有作为将通气膜与通气组件的外部连接的通气路的第二空间,内部构件的高度为6~10mm,内部构件的高度相对于突起的高度的比为1.00~1.70。本公开的通气壳体在壳体的内外的透湿性能方面优异,并且能够防止通气组件从壳体的突起的脱落。

    通气部件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7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80071964.9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通气部件(1)具有用于使壳体(2)的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通气路(10)。通气路(10)是用于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使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路径。通气部件(1)具备支承部(12)、通气膜(11)、突出部(13)、密封构件(14)。支承部(12)包围通气路(10)。通气膜(11)固定于支承部(12),并将通气路(10)以能够通气的方式闭塞。突出部(13)以从支承部(12)突出而包围通气路(10)的一端的方式形成,突出部(13)是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与边缘(2f)接触的筒状的部位。通气部件(1)满足0.7≤D/W≤1.3的条件。

    通气部件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4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80027933.6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部件具备:支撑体,具有在通气部件安装于壳体的开口时成为壳体的内外的通气路的贯通孔;及通气膜,配置于支撑体并盖住贯通孔,支撑体具有:支撑部,具有贯通孔,并配置有通气膜;及插入部,从支撑部延伸出且在前端具有爪部,插入部在向开口插入而爪部通过开口的期间,向接近通气部件的中心轴的方向挠曲,将通过了开口的爪部卡止于壳体而将通气部件固定于开口,通气部件具有限动部,该限动部将向开口插入时的插入部的向上述方向的挠曲限制在使插入部进行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在本公开的通气部件中,即使在相对于开口而倾斜地插入插入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插入部可靠地固定于壳体的开口。

    透气构件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53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410116832.X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气构件。本发明中,作为能够安装到具有透气用开口部的壳体上的透气构件,提供一种透气构件,其包含:支撑体,具有形成有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透气路径的基部和从基部延伸并且嵌入开口部的腿部;透气膜,以堵住透气路径的方式配置在支撑体上;以及密封构件,为设置在支撑体的腿部的根部的树脂制的构件,根据JIS K6262在试验温度100℃、试验时间100小时的条件下测定的压缩永久变形为10%以下。根据本发明,提供即使用高温的水进行高压洗车试验也适合防止水侵入壳体的内部的透气构件。

    通气单元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737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8202.3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具备:防爆阀(10),当作为筐体(120)内的压力的内压比作为筐体(120)外的压力的外压高出规定压力以上时,容许气体从筐体(120)内向筐体(120)外通过,且能够复原为阻止气体从筐体(120)内向筐体(120)外通过;以及通气膜(40),在内压与外压的压力差小于规定压力的情况下,也容许气体在筐体(120)内与筐体(120)外之间流通。

    通气部件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500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116383.9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气部件具备支承体和配置在支承体上的通气膜。支承体包括支承通气膜的基座部和从基座部朝向壳体的内部空间侧延伸的脚部,该脚部是用于将通气部件固定于壳体的开口部的部分。脚部包括:插入部,插入开始侧通过狭缝而沿周方向分割成多个,向内周侧弹性变形而插入并固定于开口部;以及插入部的后退部。在后退部,插入部的根部分的内周面的端部与外周面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从假想周方向端面向所述狭缝的相反侧后退,且从假想内周面向外周侧后退,所述假想周方向端面是以包含与支承体的中心轴平行且通过外周面的端部的第一基准线及中心轴的方式假想形成的,所述假想内周面是使内周面的端部向狭缝侧沿周方向假想延长而形成的。

    通气装置及车辆用灯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61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80078170.X

    申请日:2014-12-25

    Inventor: 矢野阳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45/33 F21S41/28 F21S43/00 F21S45/37 F21V31/03

    Abstract: 一种通气装置(10),用于将车辆用灯的壳体内的水蒸气排出到外部,具备:安装部(11),其与壳体的通气开口连通地安装于该通气开口;和通气路径(20),其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形成的空隙,该通气路径(20)具有从第1方向(P)朝向第2方向(Q)弯曲的弯曲部,在通气路径(20)中,使弯曲部入口侧的与第1方向(P)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S2比上游侧的与第1方向(P)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S1大,并从截面积S2起弯曲,使弯曲部出口侧的第1方向(P)的长度比截面积S1的第2方向(Q)的长度短,从而构成下游侧的与第2方向(Q)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S3,截面积S1≦截面积S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