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3569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80001840.3

    申请日:201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F04C29/026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设置有从压缩机构部(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40),油分离机构部(40)包括:使制冷剂气体旋转的圆筒状空间(41);使从压缩机构部(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圆筒状空间(41)的流入部(42);将分离出油后的制冷剂气体从圆筒状空间(41)送出到一个容器内空间(31)的送出口(43);和将分离出的油和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从圆筒状空间(41)排出到另一个容器内空间(32)的排出口(44)。另外,圆筒状空间(41)包括送出口(43)的投影,并且,设圆筒状空间(41)的直径为Do、流入部(42)的宽度为W时,Do/2>W,由此能够实现电动机部(20)的高效率化、体积效率的提高以及低油循环。

    涡旋膨胀机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0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0910252649.1

    申请日:2006-04-28

    Abstract: 本发明用以提高涡旋膨胀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将由吸入压力所保持的润滑油(6)供给到动涡旋(13)的涡卷背部侧的端板背面(13d)上,在端板(13a)上设置了对端板背面(13d)和动涡旋中心部的涡卷部底面(13b)进行联通的通路(30)。借助于该结构,将润滑油(6)供应到膨胀室的吸入部,随着膨胀过程,按顺序对定涡旋(12)和动涡旋(13)的滑动部进行润滑。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膨胀机。

    压缩机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569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80001845.6

    申请日:201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F04C18/0253 F04C29/026 F04C2210/261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设置有从压缩机构部(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机构部(40),油分离机构部(40)包括:使制冷剂气体旋转的圆筒状空间(41);使从压缩机构部(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圆筒状空间(41)的流入部(42);将分离出油后的制冷剂气体从圆筒状空间(41)送出到一个容器内空间(31)的送出口(43);和将分离出的油和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从圆筒状空间(41)排出到另一个容器内空间(32)的排出口(44)。设系统额定条件的循环量为Gkg/h,构成油分离机构部(40)的流入部(42)向圆筒状空间(41)开口的截面积为Emm2,油分离机构部的总数为N时,G/(E×N)为1以上4以下,由此实现电动机部(20)的高效率化、体积效率的提高和低油循环。

    压缩机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8802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6823.4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在壳体(11)内设置有与将由所述压缩机构部(15)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壳体(11)外部的排出管(18)连接的排出空间(17),以将设置有电动机(19)的电动机空间(16)与排出空间(17)分隔开的方式设置,设置有供给路径(24),该供给路径(24)从壳体(11)的下部的油槽(21)通过设置于曲轴(20)的供油通路(23)将油供给到电动机(19)的定子(19a),由此抑制电动机(19)被加热,进而冷却,由此提高电动机效率。

    涡旋式压缩机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2322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480020054.9

    申请日:2004-06-15

    Abstract: 将固定镜板(2b)的齿底与旋转卷体部(4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一间隙(15)和旋转镜板(4b)的齿底与固定卷体部(2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二间隙(16)形成为从外周侧向内周侧逐渐增大的形状,并且将第一间隙(15)形成为大于第二间隙(16),因为相对于热应变,可以较低地确保各卷体部(2a)、(4a)的接触面压,同时相对于压力变形,可以均等地保持固定涡旋部件(2)的齿尖和旋转涡旋部件(4)的齿底的接触压力,所以可以在推力面上均等地承受施加在各涡旋部件(2)、(4)上的负荷。

    密闭型压缩机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74170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181250.6

    申请日:201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其在密闭容器(1)内具备压缩机构部(2),具有从密闭容器(1)的外部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吸接管(16),通过压缩机构部(2)形成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15),形成有将制冷剂气体从吸接管(16)供给至压缩室(15)的吸入路径(70),吸入路径(70)包括:一端固定在吸接管(16),另一端面对压缩室(15)的吸入管(71);和配置在吸入管(71)的内部的吸入内管(72),在吸入内管(72)的外周面与吸入管(7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74),使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内管(72)的内部而供给至压缩室(15),使一部分制冷剂气体滞留在间隙(74),将吸入管(71)通过密封部件(75)支承在压缩机构部(2),能够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加热,确保吸入路径(70)的密封性,提供容积效率高的密闭型压缩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