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362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7692.2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钉刺试验和压坏试验等中,在曝露于严酷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高度的安全性,而且也具有优良的输出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有:包含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的活性物质粒子的合剂和附载所述合剂的集电体,其中,在集电体的表面具有凹部;相对于集电体的合剂附载面积,凹部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在垂直于电极面同时切断合剂和集电体所得到的断面中,凹部的最大深度为1μm以上;或者集电体的平均厚度和集电体的最大厚度之差为0.35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1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4828.9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10/0587 , H01M10/428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电池具备:电极组,其通过层叠具有正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具有负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板、被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卷绕层叠体而成;电解质;以及收纳电极组及电解质的外装壳体。通过在电池内部只使正极板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板之间短路,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33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1806150.8
申请日:2001-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2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将含Si或Sn的复合粒子用于负极时,为了改善因充放电循环而使粒子微粉化从而导致电导性下降的问题,使负极材料的中径Da与导电材料的中径Dc之比Dc/Da在0.02~0.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416600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1806150.8
申请日:2001-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2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将含Si或Sn的复合粒子用于负极时,为了改善因充放电循环而使粒子微粉化从而导致电导性下降的问题,使负极材料的中径Da与导电材料的中径Dc之比Dc/Da在0.02~0.5的范围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