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9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1089441.8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31/02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简易水稻苗期水培装置,用于有效减少水培过程中水分蒸发。它包括水培箱、秧盘、筛网和薄膜盖,所述水培箱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在水培箱的内侧放置有秧盘,在所述秧盘上设有若干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长槽,在每垂直交叉设置的两第一长槽的交汇处设有放置孔,在秧盘的底部设有筛网,在筛网上设有紧密排列的小孔,在水培箱的敞口端套有薄膜盖。该水培装置,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节省实验成本。水培秧盘漂浮于培养液表面,利于根系与培养液的接触,且水培秧盘上设置有提手,便于将秧盘放入和取出,利于观察根系生长情况。水培箱开口处覆盖塑料薄膜盖,能够有效减少培养液水分蒸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8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331032.6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籼粳交选育亲籼保持系的方法,以籼稻、粳稻亚种间杂交的方式选育籼粳交亲籼保持系,为培育出杂交优势强的三系不育系奠定基础。本方法以F2代大群体为基础、现有籼粳交子代不育性的研究为指导选育出性状优良的亲籼保持系,以籼稻亲和性、保持三系不育系育性为检测标准,保证选育的保持系材料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86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1454586.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万林生 , 孙红芹 , 倪正斌 , 韩配配 , 孙明法 , 严国红 , 朱国永 , 王爱民 , 唐红生 , 刘凯 , 施伟 , 孙一标 , 张桂云 , 赵绍路 , 朱静雯 , 代金英 , 宛柏杰 , 胡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萝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转移抗根肿病基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抗病萝卜的鉴定和筛选;甘蓝型油菜与抗病萝卜的远缘杂交:利用有性杂交与子房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属间杂交种,以获得抗根肿病的桥梁材料;杂交种与甘蓝型油菜回交筛选:对F1代真杂种加倍处理得到S0,并与甘蓝型油菜回交,对BC1代进行抗性鉴定,筛选抗病植株,作为继续培育油菜抗病品种的中间材料。本发明通过抗病性鉴定、有性杂交和子房培养方法,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检测技术,将萝卜中的抗根肿病基因导入到油菜中,育种家多年选育获得高抗优质油菜品种,用于油菜根肿病发病较高的地区农户种植,提高种植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070461.1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色颖壳紫黑色种皮的水稻品种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盐紫1号为母本,颖壳和种皮均为紫黑色,以武育粳3号(颖壳颜色为黄色,种皮为白色)为父本,杂交F1代水稻籽粒表现紫黑色颖壳,紫黑色种皮,F2代群体植株发生紫黑色颖壳和黄色颖壳分离,紫黑色种皮和白色种皮不分离,延迟遗传到F3代才发生分离,因而只需在F2群体中筛选黄色颖壳与紫黑色种皮性状同时表现的单株,连续自交到F7代性状稳定,育成品系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抗倒性强等优良特性。针对目前紫米的单产偏低,口感较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缺点,该品系可以专用于紫黑色稻米的生产和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197123.5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凯 , 朱静雯 , 代金英 , 张桂云 , 宛柏杰 , 岳红亮 , 赵绍路 , 施伟 , 孙一标 , 胡蕾 , 张梦龙 , 程新杰 , 严国红 , 唐红生 , 王爱民 , 朱国永 , 孙明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选育全生育期耐盐水稻的方法,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以优质常规中熟晚籼品种玉针香为母本,以FL478为父本,杂交F1代自交,收获种子F2‑F3代在盐城沿海滩涂地区进行自然条件筛选,F4代在实验室用高浓度的盐溶液进行苗期筛选,F5‑F6代加大筛选压力进行全生育期耐盐性筛选,同时结合分子标记RM3412进行选择,自交1代,选择耐盐性1‑3级,农艺性状同常规育种、抗病性与FL478相近、品质与玉针香相近的水稻品系。本发明通过自然条件与实验室相结合的手段快速培育全生育期耐盐的水稻新品种,对提高我国盐碱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都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2093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61882.9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诱导水稻提高耐盐性的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步骤如下:步骤一.取水稻种子表面消毒,然后用3‑10 wt.‰NaCl溶液溶解5‑羟基‑L‑正缬氨酸,配制成浓度为20‑400 mg/L的5‑羟基‑L‑正缬氨酸溶液;步骤二.将水稻种子用步骤一制得的5‑羟基‑L‑正缬氨酸溶液20‑28℃温度下浸种16‑24 h后得到处理后水稻种子,使其在盐胁迫环境下正常发芽生长即可。本发明利用外源5‑羟基‑L‑正缬氨酸浸种水稻种子和浇灌,能够提高诱导水稻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提高其发芽率和生长速率的方法,并且能够有效诱导水稻提高耐盐性,可满足我国沿海滩涂对高产、优质、抗病、耐盐、直播水稻品种的迫切需求,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00266.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种子耐盐性筛选的快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油菜种子处理后,用含不同浓度的NaCl配制的营养液,浸种后过滤;置于培养皿内,加入不同浓度NaCl配制的营养液,每天记录发芽数,计算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将发芽后的油菜种子的根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分单株移入装有不同浓度的NaCl营养液的遮光玻璃瓶内进行培养,并每天定时补充相应NaCl营养液至油菜全部根部浸入培养液中;第10天取出数清每株油菜的须根数量;第20天后测定各处理组的幼苗株高、茎数、茎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根体积并进行数据计算。本发明通过水培养方法,对油菜芽期和苗期农艺性状指标多元统计分析,从而对油菜的耐盐性进行综合性鉴定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8347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69617.8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栽培装置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农业温室设施栽培技术领域。利用水产养鱼专用周转箱,全塑硬式透水管、PPL弯头和三通、自锁式尼龙扎带构建其中的循环水管系统,置于箱底部;先铺垫石子没过水管,石子层上隔2层塑料尼龙网,塑料尼龙网上面置淡土,再根据淡土的重量、实验所需含盐量的要求算出需要海盐的用量,将海盐溶于水中,分别从土层表面和循环水管加入箱体内;静置,使土壤中的盐分达到相对平衡。本发明能够快速检测和调控水稻全生育期过程中根系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解决了大田或者盆钵中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实验过程中土壤盐度检测和调节难的问题,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耐盐性的鉴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06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87480.1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稻品种耐盐性评价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水稻品种耐盐性系统的鉴定评价方法,即在同一盐浓度和不同盐浓度下,于水稻的萌芽成苗期、分蘖期、孕穗期三个盐敏感期,分别在实验室、人工模拟盐池及盐土实地,采用“全生物量测定法”,以耐盐指数(水稻品种在盐环境下与无盐环境下全生物量干物重比值百分率)对水稻品种进行耐盐性进行全面评价,具有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实验室评定,实用效果更强,更能直接应用于水稻品种种植。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49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18415.5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籼型水稻显性矮秆突变体的应用,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水稻基因组自然突变,即显性矮秆突变株,通过花粉组织培养,获得稳定纯和的显性矮秆突变体材料,为两系或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供矮源。所选育的显性矮秆能显著降低水稻的株高,增强其抗倒性、稳产性,为选育亚种间杂交品种增加了可能,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转换耕作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利用稳定纯和的显性矮杆材料,从而创建了一个可以随机配组选育矮秆杂交水稻品种的系统,解决生产上常常发生的倒伏问题。同时,适应制种、大田生产中的轻简栽培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