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嵌入式燃气灶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8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92457.3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灶台及嵌入式燃气灶,一种灶台包括:面板,其上成型有供烹饪器具露出的出口;平移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灶台内部的端面上;上顶组件,连接在所述平移组件上,且随所述平移组件一同运动;封盖,设置在所述上顶组件上,于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上顶组件作用下封闭或打开所述出口。于可升降式燃气灶隐藏到灶台内部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封盖在平移组件的作用下平移到出口的正下方,移动到位后,在上顶组件的作用下上升,填补到出口处,实现封闭供灶头露出的出口,使灶台上的面板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一定程度的美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气灶升降装置、嵌入式燃气灶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74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001141.X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升降装置及嵌入式燃气灶,一种燃气灶升降装置,用以托举燃气灶本体,包括:至少两组剪刀脚支架连接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下方,其具有活动抵接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下表面的从动端以及用以驱动所述剪刀脚支架开闭的主动端;驱动装置,作用在所述主动端上,带动所述剪刀脚支架张开或闭合,以实现对所述燃气灶本体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剪刀脚支架和驱动装置实现了对燃气灶的升降,在烹饪过程结束时,可控制驱动装置带动燃气灶下降,将燃气灶置入灶台的下方隐藏起来,进而保证了厨房空间的美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嵌入式燃气灶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7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92229.6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嵌入式燃气灶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燃气灶本体的容置空间;双滑块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壳面上,双滑块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滑块,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第二滑块,设置在推杆电机的推杆上;连接件,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推杆电机驱动第二滑块,在连接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滑块作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嵌入式燃气灶在用户未使用状态下,在双滑块组件的驱动下,下降到壳体内部,保证了面板处的一致性和美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燃气灶支撑座和燃气灶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7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90092.0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支撑座和燃气灶,燃气灶支撑座设于燃气灶的可升降支架与外底壳间,包括:承接结构,适于对所述可升降支架提供支撑;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撑面,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外底壳的内底面相抵;连接结构,适于连接所述承接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与可升降支架相连的燃气灶和锅具等装置的重量通过燃气灶支撑座作用在外底壳的内底面上,外底壳的内底面受力面积由可升降支架与外底壳的连接点处面积变为支撑结构上支撑面的面积,受力面积增加同时受力不变,这样使外底壳上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降低,阻止了燃气灶壳体的损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气器具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4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68210.8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器具,燃气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燃烧器及火力调节部,燃烧器和火力调节部设置在器具本体上,燃烧器具有空气入口,火力调节部控制燃烧器的火力大小,燃气器具还包括:风机,设置在器具本体上并向空气入口补充空气;发电模块,用于将燃气器具工作时存在的能源转换为电能,发电模块与风机连接,以通过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大小调节风机的转速大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按火力大小不同控制风机的转速,进而控制空气量,保证燃气与空气的合理混合比例,使燃烧更加充分,提升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并且无需增加储电电池和控制模块,也无需外接电源,减小能源损耗。

    燃气器具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34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68245.1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器具,燃气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燃烧器(20)及集热部(30),燃烧器(20)设置在器具本体上,集热部(30)用于收集燃烧器(20)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燃气器具还包括:能量转换部(40),设置在器具本体上且用于将集热部(30)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部(50),与能量转换部(40)连接且用于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发电原理是机械式的,与现有技术中的温差发电片相比,使用寿命更长,更换频率更少,降低更换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面板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0172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76397.6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板及具有其的燃气灶。一种面板,适于设置在应用对象上,应用对象上设有蓄电装置,面板包括:第一透光板;太阳能板,设置在第一透光板的下方,适于与蓄电装置连接;透光隔热层,设置在第一透光板和太阳能板之间,适于隔离热量从第一透光板向太阳能板的传递。通过设置第一透光板,可将光透过第一透光板传递至太阳能板上,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设置透光隔热层,隔离了热量向太阳能板的传递,使得在光热传递过程中,仅光能透过第一透光板传递至太阳能板上,而高温不会被传导至太阳能板上,避免了高温对太阳能板光电转化的影响,保证了光能向电能的转化的同时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气灶充电装置、燃气灶及烟灶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210441252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0969673.6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燃气灶充电装置、燃气灶及烟灶一体机,一种燃气灶充电装置包括燃气灶本体,其上安装有点火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燃气灶本体上方的烟机本体,还包括:光电器件,用以与充电电池电连,所述光电器件接受光能并转换成电能,向所述充电电池供电;以及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烟机本体上,位于所述光电器件的上方,用以对所述光电器件提供光能。本实用新型中在光电器件的上方设置光源装置,通过对充电电池电量的实时监测反馈信息,以控制光源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光电器件的发电需求,提高了对充电电池的充电效率,且上述的光源装置亦可以作为燃气灶的照明设备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燃气灶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73561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968048.X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炉头,导热装置,至少一个导热装置设置在炉头上,其具有靠近炉头中的火焰区域的集热部以及远离集热部设置的导热部;温差发电装置,贴合设置在导热部上并与等离子发生器相连,用以向等离子发生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导热装置,导热装置上具有集热部,集热部收集炉头处的热量供给温差发电装置的热端,以供温差发电装置产生温差,进而发电,产生的电量在对等离子发生器供电,有效利用了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为等离子发生器提供电能,相对于需要外界电源供电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对等离子发生器的供电方式更加节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燃气灶点火结构及灶具

    公开(公告)号:CN210832103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90311.7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点火结构及灶具,点火结构包括:炉头,包括彼此连接的上炉头和下炉头,下炉头上设置有过孔;至少两个检测杆,检测杆的顶端平齐设置,至少顶端位置设置有导电部,至少两个检测杆顶端连线经过炉头的圆心,或炉头的圆心位于检测杆顶端构成的平面图形内部,检测杆适于支撑火盖,检测杆分别穿过过孔;控制装置,与检测杆的导电部串联。检测杆全部与火盖接触,说明火盖安装在上炉头位置未存在偏斜,已经安装到位,同时与检测杆串联的控制装置电路导通,允许燃气灶点火。这样设置可准确检测到火盖是否安装到位,此外,火盖未安放到位,控制装置电路不导通,燃气灶无法执行点火操作,做到了对用户的提醒,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