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炉渣生产隔热泡沫玻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9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394337.3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炉渣生产隔热泡沫玻璃的方法,属于废弃物高值化利用领域,通过以垃圾焚烧炉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泡沫玻璃,将垃圾焚烧炉渣去除杂质后研末过筛,加入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后自然冷却到结块,将块状原料粉碎后加入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促进剂,然后所有物料经过破碎过筛后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内,将磨具放入烧结炉,使泡沫玻璃原料依次经过预热、软化、发泡、退火阶段得到烧结后的块状泡沫玻璃,后需在表面涂一层无色透明的丙烯酸树脂类有机保护膜,冷却完结后便可得到性能优异的隔热泡沫玻璃。本发明以废弃炉渣为主要原料,工艺参数合理,充分体现了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了环保和高值化利用的目的。

    一种纤维素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53687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007679.6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微波辐射下将纤维素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并对纤维素进行功能化改性;随后将配制好的光催化剂前驱体溶液添加到改性纤维素溶液中,并在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条件下反应,制得纤维素复合材料,并在高压汞灯下测试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所制备的纤维素基复合光催化材料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即可获得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剂负载于纤维素后,其活性得到了提高,在催化降解时间为80 min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8.31%,且该复合材料可重复利用。

    基于纤维素的酚类化合物分子印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48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29054.4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8 B01J2220/4825 C02F1/285 C02F2101/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溶液中酚类污染物具有高选择性吸附能力的纤维素基印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纤维素基印迹吸附剂是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首先将粉碎的纤维素在超声波或微波辅助下溶解在纤维素溶解剂中,接着对纤维素进行均相酯化改性,制得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然后以酚类污染物为模板,功能单体,制孔剂,催化剂和配位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洗去模板分子得到用于酚类污染物的纤维素基印迹吸附剂。静态吸附试验用来研究印迹吸附剂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和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获得的纤维素基印迹吸附剂对酚类污染物具有较快速的吸附动力学性质和优越的酚类污染物分子识别性能。

    一种竹炭基微电解多孔陶粒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348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73701.2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炭基微电解多孔陶粒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铁为阳极、碳为阴极,其中阴极碳所采用的原料为竹粉,其主要制备过程集竹粉活化碳化于一体,竹粉亦起到部分造孔的作用,填料呈多孔蜂窝球状结构,粒径为1~15mm,吸水率为20%~45%,比表面积为30~60m2/g。将铁粉、竹粉、粘土、活化剂、催化剂、造孔剂和粘结剂混匀,成球,于马弗炉中煅烧,并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150~250℃,预活化碳化30~60分钟后,继续升温至500~800℃,保温1~2小时,然后自然降至室温,制得竹炭基微电解多孔陶粒填料。原料环保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适合重金属与染料污水的处理,可解决传统填料的再生利用不佳等问题。

    碱木素改性三聚氰胺系水煤浆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311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000302.5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刘明华 刘以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木素改性三聚氰胺系水煤浆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水煤浆添加剂为黏稠状液体产品或粉末产品,产品的重均分子量Mw为3500~90000,数均分子量Mn为1200~45000。其制备工艺将碱木素与三聚氰胺、甲醛在特定的条件下直接进行反应制备出碱木素改性三聚氰胺系水煤浆添加剂,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且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分散性和煤种的适应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获得的产品稳定性好,无毒,使用不受季节、区域限制,便于存放和运输,反应温和,所需设备为常规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现有化工厂接产。

    一种改性木质素还原染料分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7878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110004545.6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木质素还原染料分散剂及其制备工艺,该分散剂的原料组成及其质量份数为:制浆黑液:40.0份~70.0份;氧化剂:0.4份~3.0份;醚化剂:1.0份~5.0份;醛类化合物:4.0份~15.0份;磺化剂:8.0份~16.0份;水:12.0份~35.0份。该工艺通过直接利用制浆工业中产生的黑液,制备还原染料分散剂,以减少或消除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在大大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分散力及耐热稳定性等性能,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一个清洁化、环境友好工艺,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

    一种木质素磺酸盐基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5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316613.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水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木质素磺酸盐基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反相乳液体系,实现了反应物的高效均匀混合,大幅提高了反应效率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减少了传统方法中常见的絮凝与沉淀问题。其次,该法加快了反应速率,显著缩短了生产周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保水剂由于自身的丰富的孔隙结构而具有较好的吸盐水性和保水性,如施加至盐碱地,可通过吸附土壤中的盐水,降低土壤碱化度,并对土壤pH值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又有着良好的保水作用。

    一种氢型木质素重组多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1302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736384.2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膜催化裂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氢型木质素重组多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将木质素作为有机模板剂对Y分子筛进行辅助重新组装,将铝硅酸盐碎片重新沉积为介孔相,引入与固有的微孔通道相连通的更大的孔隙结构,形成了一种多级的孔隙系统,提高了废旧地膜原料和焦炭前驱体在催化剂中的扩散率,使得催化裂解效率大幅度提升,解决了传统Y分子筛催化剂焦炭沉积严重,寿命短的问题。氢型木质素重组多级分子筛催化剂对废旧地膜裂解产物具有优良的选择性,有利于将废旧地膜催化裂解形成合成气及天然气,合成气及天然气都是化工燃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利用MOF为载体制备硫掺杂双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08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312593.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MOF为载体制备硫掺杂双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在醇水相重整耦合木质素氢解中的应用,其是先经水热反应制备Ni‑MOF,然后将其焙烧得到载体Ni@C,再将其浸渍在硫化物与金属盐的混合水溶液中,经由还原剂还原、烘干得到所述硫掺杂双金属催化剂S‑M/Ni@C(M=Fe、Cu、Co、Zn、Ru)。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性能优异,在醇水相重整与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降解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且其降解条件温和,工艺安全简便,无需额外通入氢气,无需初始反应压力,可用于间歇式和连续式生产,所得的酚类单体可用作高附加值化学品、生物质燃料前驱体或化工原料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