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像显示装置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379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310579353.7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2 G02B2027/0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不使装置增大地调整光束以根据佩戴者的眼睛的视线来使能够识别的图像的范围变化并使与佩戴者的视线相应的影像得以识别的虚像显示装置。由例如3mm以下的光束分量(PL1~PL5)构成图像光(PL),并向眼睛(EY)的虹膜入射而形成虚像所形成的图像,将构成图像光(PL)的各光束分量(PL1~PL5)的主光线相交的位置(CP)与眼睛(EY)的虹膜的位置相比设为视网膜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与眼睛的运动一致地使各光束分量(PL1~PL5)中的到达视网膜的分量的范围变化。由此,能够在佩戴者使视线朝向特定方向的情况下与视线变化一致地控制图像光(PL)以仅使来自特定方向的图像光分量到达眼睛(EY)的视网膜(RE)。

    虚像显示装置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9367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310059484.2

    申请日:2013-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像显示装置。提供能够对装置的重量感进行抑制而减轻配戴者的负担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的虚像显示装置。作为使图像实质性地形成的主体部分的光射出装置(10)通过配置为,在配戴时位于比配戴者的眼睛(EY)更靠鼻子(NS)侧,可防止过度地伸出于配戴者的面部的侧方侧;通过配置于配戴者的眼睛(EY)和虚像形成构件(20)之间,也可防止过度地伸出于比虚像形成构件(20)更靠前方侧即配戴者的面部的前方侧。由此,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而且,通过合成光形成部(11a)小型且轻量,能够对作为装置整体的重心向侧方侧和/或前方侧偏离进行抑制,能够减轻当虚像显示装置(100)的使用时带给配戴者的重量感。

    导光装置及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725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34270.3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入射部,向内部取入光;导光部,通过在第1及第2面的全反射引导从上述光入射部取入的上述光;光射出部,向外部取出经过了上述导光部的上述光;反射部,在上述光入射部及上述光射出部的至少一方弯曲上述光;覆盖部件,覆盖上述反射部;和硬涂层,保护至少含有上述第1及第2面的上述光的导光面;上述硬涂层,在上述反射部被上述覆盖部件覆盖的状态下形成为:至少覆盖在包括至少构成上述光入射部、上述导光部及上述光射出部的导光主体部分和覆盖光弯曲用的上述反射部的状态下的上述覆盖部件的部件全体中的、上述光的导光面。

    虚像显示装置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903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4570.0

    申请日:2013-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2 G02B2027/0154

    Abstract: 提供一种虚像显示装置,是使图像光和外界光重叠的透视类型,能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容易地根据眼的位置进行调整。一边确认作为定位用部件的标记部件(MP1)一边通过位置对合机构(300)相对自身的眼(EY)的位置进行虚像显示装置(100)的位置调整,因此能容易地对合到最适合的调整位置。并且,关于眼(EY)的位置根据个体差异的位置对合能变得简单,即使眼的位置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也能识别图像而不需要将图像光(GL)的光束预先变宽而呈具有冗余的状态,能抑制装置大型化。

    虚像显示装置
    69.
    发明公开
    虚像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329367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5443.6

    申请日:2013-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 G02B27/0172 G02B2027/011 G02B2027/0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像显示装置。因为在第1棱镜(10)的内部形成中间像,并且按第3面(S13)、第1面(S11)及第2面(S12)的顺序反射的图像光(GL)透射过第1面(S11)而到达观看者的眼睛(EY),所以能够使第1棱镜(10)等薄型而使光学系统整体小型且轻量,并以广视角实现高性能的显示。此外,关于外界光(HL),例如因为将通过第1面(S11)和第3面(S13)观看时的视度基本设为0,所以能够降低透视观看时的散焦和/或失真。此外,第1棱镜(10)的形状为沿着观看者的面部的形状,既重心接近面部,在设计上也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