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局部变径的柱塞排水采气新型柱塞

    公开(公告)号:CN113982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299921.9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局部变径的柱塞排水采气新型柱塞装置,该装置包括:打捞头、橡胶套筒、扶正环、螺旋导轨、柱塞本体、节流孔。上行时,气体进入柱塞本体内部,流经节流孔时气流速增加,随后进入导轨螺旋上升使柱塞自转,最终进入橡胶套筒内,并从通气孔流出,由于橡胶套筒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橡胶套筒发生膨胀,增强柱塞密封性,下行时,流经柱塞内部的气量小且流速低,不足以使橡胶套筒膨胀,且柱塞本体密度大于打捞头密度,下行程拉着橡胶套筒和打捞头下行,橡胶套筒处于拉伸状态,直径缩小,易通过局部缩径位置,最终顺利到达井底。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当柱塞遇到油管缩径容易卡死,柱塞上行过程漏失严重的问题,提高柱塞举升效率。

    一种基于无因次泵效的抽油泵健康状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61220.4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杆泵采油工艺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因次泵效的抽油泵健康状态评价方法,选取无因次泵效作为抽油泵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实际泵效受柱塞冲程、气体和泵充不满、漏失和液体体积收缩的影响,通过柱塞冲程损失系数,考虑余隙气计算泵的充满程度,漏失系数和液体的体积系数,进而计算无因次泵效,评价抽油泵的健康状况,避免测试和分析示功图,提前预防故障,确保抽油泵健康运作,使抽油泵工作状态得到有效监控。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可以在现场生产数据中获得,计算方便快捷。

    一种基于优选管柱的页岩气井生产方式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61510.9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优选管柱的页岩气井生产方式优化方法,属于气井排采工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页岩气井生产动态参数,拟合页岩气井产能指数和递减系数;构建页岩气井井筒压降模型,计算不同油管内径压降随产气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油管内径最小压降点的稳产气量;以页岩气井低产稳产阶段为基准,优选油管内径在最小压降点处保证页岩气稳定生产;页岩气井生产方式优化设计,不断调节油套环空阀门开度,使油管处于最小压降的状态稳定生产以排液为主,油套环空通道流动面积大辅助产气,确保页岩气井以最小压降损失的方式生产;因此,该设计方法简单适用,为页岩气井排采工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考虑熵产诊断的潜油电泵内部气液分布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94995.7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熵产诊断的潜油电泵内部气液分布识别方法,属于高气液比油气井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单级压力降与功率损失计算;各类型熵值组成及其计算;不同工况熵产分布识别;基于熵产计算结果识别潜油电泵内气液相分布。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潜油电泵内气液相互作用和壁面与流体之间的耦合流动,定义了潜油电泵内不同的熵值产率和计算公式,将熵产诊断数值模拟结果与单级潜油电泵功率损失和压降对比,以各流动部件、各类型熵值为基础,从而识别潜油电泵内气液空间分布和流动规律。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识别潜油电泵内部气液两相空间分布和流动规律,较现有数值模拟方法,大大提高了识别精度。

    一种确定固体泡排棒在连续生产气井中临界下落的最优长度和直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10397.3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固体泡排棒在连续生产气井中临界下落的最优长度和直径的方法。首先获取气井生产参数,给定一系列泡排棒长度与直径,并根据现场泡排棒制作原料等条件确定泡排棒密度,后基于流动相似准则将高压下现场产量转化为常压下对应气液流速,通过得到的液流速、泡排棒密度以及一系列泡排棒长度与直径计算出多组固体泡排棒在连续生产气井中临界下落气流速,再将临界下落气流速与转化后常压下气流速对比,选出大于后者的值,并将其对应长度与直径利用体积公式结合断裂系数计算选出结果最大值,其对应长度、直径即为最优。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大多可由现场测井数据获得,方便快捷。

    一种基于管壁液膜运动规律的携液临界气流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3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748685.8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壁液膜运动规律的携液临界气流速计算方法,包括:定义气井积液临界点;建立液膜沿管壁的一维速度剖面方程;计算向下流动液膜厚度;计算液膜总厚度;计算层流层液膜厚度;计算气芯拖曳力;计算携液临界气流速。本发明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液膜的流动规律,定义了气井积液新的判断标准,基于液膜力平衡分析推导得到新的携液临界气流速模型。本发明方法适用范围更广,也具有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一种判断气井是否积液及预测积液高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8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89508.4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井排水采气工艺领域,提供了一种判断气井是否积液及预测积液高度的方法,通过获取气井生产参数计算环空静气柱压力梯度并绘制环空静气柱压力曲线,利用新提出的持液率模型从油管鞋往上计算油管流压梯度并绘制油管流压曲线,从而得到计算井口油压,与实际油压对比,判断气井是否积液;若气井积液,利用实际油压从井口往下计算油管气芯压力梯度并绘制油管气芯压力曲线,利用该曲线与井筒流压曲线的交点所对应深度,确定井筒积液位置。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大多可由现场测井数据获得,方便快捷。

    一种管道双目三维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3200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104518.X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双目三维测量装置,用于石油化工装备领域。其技术方案:由成像系统、角度控制系统、高度控制系统和成像调节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相机和镜头;角度控制系统包括可折叠镜、伸缩臂、转接头、伸缩控制模块和伸缩臂收纳盒;高度控制系统包括伸缩节导向压板、伸缩节和伸缩节底板;成像调节系统包括环形LED灯、矩形边框LED灯、传感器模块和主控器;本装置利用可伸缩机械结构,可根据监测管道和场景不同,灵活调整位置结构,获取管道数据重建管道三维形貌,尤其对狭窄空间处的测量有较好的适应性,直观的发现管道缺陷和泄露等安全隐患,提高了测量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一种管道双目三维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32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110104518.X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双目三维测量装置,用于石油化工装备领域。其技术方案:由成像系统、角度控制系统、高度控制系统和成像调节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相机和镜头;角度控制系统包括可折叠镜、伸缩臂、转接头、伸缩控制模块和伸缩臂收纳盒;高度控制系统包括伸缩节导向压板、伸缩节和伸缩节底板;成像调节系统包括环形LED灯、矩形边框LED灯、传感器模块和主控器;本装置利用可伸缩机械结构,可根据监测管道和场景不同,灵活调整位置结构,获取管道数据重建管道三维形貌,尤其对狭窄空间处的测量有较好的适应性,直观的发现管道缺陷和泄露等安全隐患,提高了测量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一种新型含水稠油掺稀混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5988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071719.2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含水稠油掺稀混配装置,包括油管、套管、旋流分离系统、稠油混配系统。旋流分离系统与油管之间存在环空,稀油通过油套环空注入;井下水力旋流器用来降低稠油中所含水量,排水管呈倾斜向连接在井下水力旋流器下部,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水,溢流管连接在井下水力旋流器上部,作为稠油进入混配系统的通道;混配系统包括四个喷嘴以及四个稀油进入管,稀油进入管与喷嘴下部空间相连接,稠稀油依靠喷嘴的节流作用形成的“负压”作用被吸入喷嘴内混合。本发明能够降低稠油中所含水量,增大稠油稀油接触的概率,增强稠稀油混配的轴向作用,增加稠稀油混配距离和接触面积,使稠油和稀油混合的更加均匀,具有提高稠稀油混配效果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