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叶片疲劳测试的具有减少的侧向负载的共振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90284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480025466.5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叶片疲劳的具有减少的侧向负载的共振发生装置包括:安装部,其包括鞍座以及组装部,所述鞍座包括与叶片的外表面形式对应的槽,所述组装部位于所述鞍座的外侧,并且由紧固件连接,使得所述鞍座按压所述叶片;共振发生器,其包括经配置以产生线性移动的致动器、经配置以保持叶片运动的相位与致动器杆相同的耦合器或多个耦合器、以及经配置以引导致动器主体的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向的线性导轨;以及附加砝码,其安装在致动器主体的两个相对面上,以便与所述致动器主体相关联地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纵向方向上增加或减少所述附加砝码,使得作线性往复运动的、包括所述致动器主体以及所述附加砝码的致动器主体移动块的重心位于所述致动器杆的轴上。

    一种管片力学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5638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80052.7

    申请日:2017-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75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管片检测领域。为对管片的受力性能及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本发明提出一种管片力学试验装置,其包括主框架、对拉机构、支撑滚盘和载荷加载机构,主框架包括矩形框架结构和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卡槽的安装板;对拉机构中的定位对拉梁和调整对拉梁相互平行,对拉杆的定位端与定位对拉梁垂直固定连接,调整端与调整对拉梁活动连接;载荷加载机构包括加载机构和设置有定位键台的安装底板;检测时,待检测管片位于主框架内,对拉机构套设在主框架上并靠近待检测管片的端部,载荷加载机构安装固定在安装板上并抵靠在待检测管片上。该管片力学试验装置可直接检测出待检测管片的受力性能及极限承载能力,检测方便且精度高。

    改进的疲劳测试设备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469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620004.3

    申请日:2017-07-26

    Inventor: 张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G01M5/0075 G01M99/001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疲劳测试设备,包括左侧上下移动机构、右侧上下移动机构、上限位筒、重锤、下限位筒、下定位钩和上定位钩;测试室内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侧上下移动机构,右侧上下移动机构,左侧上下移动机构、右侧上下移动机构相对对称设置,所述重锤的左右两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左侧上下移动机构和右侧上下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底端固定设有上限位筒,所述测试室的底端固定设有下限位筒,所述上限位筒、下限位筒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动滑台的底端固定设有上定位钩,所述测试室的底端固定设有下定位钩,所述上定位钩、下定位钩上下对应设置。本发明具有功能多样化,测试结果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门板测试架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19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98975.5

    申请日:2017-06-27

    Inventor: 徐根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G01M5/007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门板测试架,包括测试架和测试铁球,所述测试架呈L型结构设置,并且测试架的L型结构形成的内侧开口端朝向电梯轿厢一侧,所述测试架的L型结构的纵向端上方通过转轴设置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并垂直于电梯轿厢的门板,所述测试架的L型结构的纵向端外侧在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通过转轴设置有一个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支撑板对应设置,所述测试铁球通过连接线结构设置于固定板一侧下方,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下表面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所述测试铁球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单,成本低,测试方便。

    一种汽车座椅压力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71421.1

    申请日:2017-04-24

    Inventor: 汪春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75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压盘和测试座椅,所述压盘设置在所述测试座椅上方,所述第三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压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底座上,所述第三驱动轴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压力测试装置可以用于对汽车座椅的骨架刚性和抗压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其性能和品质。

    起振机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2068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380040558.6

    申请日:2013-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75 G01M7/02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安全地实施振动试验,而且能够防止试验对象损伤的起振机。起振机(100)在引导支柱(2)具备一对限位开关(15、15)。限位开关(15、15)的一个设于重锤(4)的下限位置(LL),另一个设于重锤(4)的上限位置(UL)。在重锤(4)设有被检测片(16),被检测片(16)在重锤(4)到达下限位置(LL)时与限位开关(15)相接,而且,在重锤(4)到达上限位置(UL)时与限位开关(15)相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重锤(4)的高度方向的中央设置被检测片(16),由此一个被检测片(16)与下限位置(LL)及上限位置(UL)这双方相接。

    非接触式构件刚度检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9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83383.9

    申请日:2017-05-26

    Inventor: 尹爱军 张清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66 G01M5/0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构件刚度检测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样件的一端;非接触式振动装置,用于以非接触方式使样件的另一端产生振动;振动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样件在气流的冲击下产生的振动信号波形;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波形,测算得到样件的刚度。通过本发明设备进行刚度检测,由于没有与样件直接接触,不会对样件造成损坏,而且适用于样件批量检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一种发动机悬置动刚度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08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38408.9

    申请日:201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66 G01M5/0075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动刚度的测试装置,属于车辆振动测试领域。包括由32通道LMS数据采集系统与功率放大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由激振器、激振杆和力锤组成的激振系统,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待测的悬置,预加载质量块,基座与螺栓。控制系统控制激振器产生激振力模拟发动机动载荷,传感器采集响应并传给LMS数据采集系统,在LMS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数据处理即得到待测悬置的动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激振器加载,能更精确的模拟发动机悬置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能得到更加精确的动刚度值,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一种作动器动刚度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62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61862.8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动器动态特性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作动器动刚度试验方法。步骤一,将作动器固定在试验台架上;步骤二,作动器的液压系统排气后,测量液压油弹性模量;步骤三,谐频激励作动器直到作动筒温度满足测试要求;步骤四,对作动器循环施加标准动载荷;步骤五,采用预载+正弦载荷的载荷加载方式对作动器的活塞工作位置进行测试;采用斜坡保持或预载+正弦载荷加载方式,在作动器失效模式下选择活塞位置和补偿器补偿状态进行测试,获取作动器输出端的位移。该技术方案考虑了液压油的温度和弹性模量、静态和动态载荷幅值,以及作动器的活塞位置,还考虑了作动器的多个模式,对作动器的动刚度特性进行了全面测试,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