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27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653637.6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属于作物定殖生防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步为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或者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第二步为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上述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能有效定殖生防菌进而提高幼苗抗病力,并显著提高幼苗移栽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9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68425.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无土育秧基质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明确基质质量综合评价相关指标组成,获取各指标的值,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定义计算方法,获取各指标隶属度值与权重值;根据各指标的隶属度值和权重值计算综合质量指数。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秧苗生长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对于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的多维度评判育秧基质质量的问题,能够客观综合反映基质综合质量,对于育秧基质的生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725890.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上海格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田间覆膜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稻自动化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包括动力装置、插秧装置、覆膜装置、底架;所述插秧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插秧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后方;所述覆膜装置和所述插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覆膜装置设置在所述插秧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之间;所述底架与所述插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架设置在所述插秧装置和所述覆膜装置的下方;在所述水稻覆膜插秧机工作过程中,从前向后,所述动力装置、覆膜装置、插秧装置、底架依次与水田接触。通过完成护膜、铺膜、压膜、压边再插秧步骤完成水稻的覆膜机插种植,能够在水田上平整覆膜,减少断膜、起鼓现象,方便地调节插秧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371434.2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用于鉴定水稻粒长QTL qGL5‑27.3上长粒等位基因的特异性DNA标记及其育种应用。借助该标记可以准确鉴定待测水稻材料在qGL5‑27.3上是否携带IRBB52长粒等位基因。通过实例证实携带qGL5‑27.3上IRBB52长粒等位基因的水稻株系粒长显著增加,表明本发明提供的DNA标记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在粒长改良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64320.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sELF4‑2和OsELF4‑3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通过在水稻中敲除OsELF4‑2和/或OsELF4‑3基因,导致该基因功能丧失而引起晚抽穗表型。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晚抽穗5.5天左右,而oself4‑3阳性株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抽穗期无差异,在人工短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晚抽4.7天左右,oself4‑3较野生型晚抽穗5.0天左右。瞬时表达实验显示,OsELF4‑2‑GFP和OsELF4‑3‑GFP定位在细胞核中。在水稻中也存在类似拟南芥中的OsEC复合体,并通过酵母双杂和LAC实验验证了复合体的互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22025.8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G01N1/28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淀粉粒间填充物的分离提取方法,步骤为:1)取精米粉样品于锡纸包裹的烧杯中,加入AgNO3溶液浸泡,得悬浊液;2)将悬浊液于避光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3)然后与甘油混合,得混合液;4)混合液进行离心得一次沉淀物和上清液;5)一次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甘油,自然风干,即得淀粉粒;上清液与无水乙醇混合,继续离心,得二次沉淀物;6)二次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甘油,自然风干,即为淀粉粒间填充物的粗提物。本发明方法证实了分离淀粉粒间填充物的可行性,可有效分离淀粉粒及其粒填充物,分离的粒间填充物粗提物可用于研究淀粉粒与粒间填充物结构性质的比较,为解析其影响稻米品质的机理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565265.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籼粳亚种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与生物量积累相关的QTL SBM1,利用正向遗传学及图位克隆技术克隆的水稻苗期生物量调控基因SBM1,以及利用Crispr Cas9敲除技术和转基因互补试验确认该基因的功能;同时还涉及该基因对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协同调控关系。本发明公开了水稻苗期生物量调控基因SBM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其CDS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基因敲除SBM1增加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25252.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雄性不育基因OsLDDT1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揭示了水稻基因OsLDDT1具有调控植物雄性育性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图位克隆和功能互补实验在水稻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用pCAMBIA1300‑OsLDDT1功能互补载体转化突变体lddt1后,转基因植株雄配子育性恢复,即OsLDDT1基因功能丧失型突变导致雄性部分败育而功能互补该基因育性恢复正常。本发明水稻OsLDDT1基因功能丧失后完全败育,可收获部分种子,可与其他雄性不育基因形成有利补充,为水稻智能恢复系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80407.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落PCR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酵母菌落PCR试剂盒包括酵母裂解液和酵母PCR扩增Mix;酵母裂解液包括20mM KOH,质量分数0.5%BSA,1M甜菜碱;酵母PCR扩增Mix包括含Mg2+PCR buffer、dNTP、甘油、硫酸铵和Phusion Taq酶。本发明试剂盒使用过程简便,2h内完成扩增,且扩增效率高,适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06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89023.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步骤包括:S1:将盆栽水稻苗在吡蚜酮梯度稀释液中浸渍;S2:将未交配的稻飞虱试虫接入盆栽水稻苗,直至羽化成雌雄成虫完成交配;S3:将完成交配的稻飞虱雌性成虫分别单头饲养于稻飞虱产卵装置中,以稻飞虱雌性成虫是否产生F1代孵虫判定可育性;S4:计算试虫不育雌虫率;S5:根据吡蚜酮梯度稀释液的系列浓度和试虫不育雌虫率得到毒力回归线,计算不育中浓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雌虫不育率作为稻飞虱对药剂的反应指标,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