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060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05295.3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排水性沥青路面石料飞散的特种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特种沥青混合料包括:集料、填料、高粘度改性沥青及外添加剂。其中,所述集料包括玄武岩、辉绿岩和/或石灰岩;所述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高粘度改性沥青由SBS、70号石油沥青和稳定剂高温下经搅拌、高剪切制成;所述外添加剂为若干细金属丝。所述制备方法是将细金属丝加入到集料中拌合,喷入高粘度改性沥青,同时喷入填料,继续拌合,形成特种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创造性地加入细金属丝对石料飞散问题进行有效抑制,并且不会填堵骨架空间而导致空隙率减小,更加不会影响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和降噪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89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29141.2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混合料包括集料、填料、纤维稳定剂及高粘度沥青结合料,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粗集料和细集料均采用石灰岩;以重量百分含量计,高粘度沥青结合料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5.5%~6.9%,由60~80目胶粉12%~19%、交联剂1‰~3‰、改性剂4.0%~8.0%、降粘剂3.8%~7.6%以及余量为70#基质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为间断半开级配,空隙率为8%~12%。本发明提供的沥青混合料能有效抑制路面反射裂缝且制备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69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45311.6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人行道横向裂纹产生的伸缩条及其应用方法和用途,伸缩条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热塑性弹性体100份、抗氧剂0.1~0.5份、紫胶树脂0.1~0.5份。所述应用方法为:人行横道中下面层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每段在10~20m之间,施工顺序自下而上,在面层、中面层施工过程中,为两个段口之间的接缝预留0.7~2.2cm,待中下面层完成施工后,根据接缝宽度选择宽度相匹配的伸缩条嵌入段口与段口之间的接缝,最后对上面层采用一次性、全覆盖施工,覆盖伸缩条。采用本发明的伸缩条及应用方法,既能够有效抑制或缓解横向张力,又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行道整体结构完整性和美观性,实现人行道结构性能与美观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57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6741.5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型植物纤维素水泥减水剂,所述减水剂由如下组分组成:植物纤维素、高浓度碱、氧化剂和溶剂;植物纤维素与溶剂及高浓度碱的重量配比为1:10~15:1.5~3;植物纤维素与溶剂及氧化剂的重量比为1:0.8~1.2:0.8~1.2;植物纤维素与固体碱的重量比为0.8~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型植物纤维素水泥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减水剂吸水效率高,组成成分且制备过程低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54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6972.6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C04B24/12 , C04B10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阻锈剂,所述阻锈剂由如下三种组分组成:CuO和Ca(NO2)2的混合物、氨基醇、脂肪酸脂;所述CuO和Ca(NO2)2的混合物中CuO和Ca(NO2)2的摩尔比为2:1;所述CuO和Ca(NO2)2的混合物的使用量为钢筋混凝土总量的0.1~1.5%;所述氨基醇的使用量为钢筋混凝土总量的0.1~3%;所述脂肪酸脂的使用量为钢筋混凝土总量的0.1~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阻锈剂采用三种不同的组分,防锈与修复性能好,经济适用、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54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6734.5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C04B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雪性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所述改性剂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组成:海水80~90份,多孔材料1~10份,地沟油0~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融雪性沥青混合料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剂的组分组成性能稳定、经济环保,制备过程和制备设备简单,使用性能稳定、高效,实现对废旧资源的科学、合理、有效地回收与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3098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76985.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桥面铺装的高粘度沥青改性剂,所述改性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50%~60%,石油树脂12%~41%、芳烃油8%~37%,硅藻土焙烧品0%~26%,辅剂0~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桥面铺装的高粘度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应用所述该改性剂生产的改性沥青在高温施工时粘度较低,便于沥青混凝土在静碾条件下压实;同时在常温时粘度较高,使沥青混凝土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层间间结合力和变形追从性,抑制铺装层裂缝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047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20563.8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决策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若干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及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根据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建立每个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模糊评判矩阵;获取各个评价因素在预防性养护措施评价中的综合权重;根据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模糊评判矩阵和综合权重,得到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所有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选择综合评价最高的候选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作为目标养护措施。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养护技术决策上的凭经验、决策因素片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639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312360.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E01C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及其铺装方法,其面层由高粘度改性沥青、集料、填料和纤维稳定剂混合制成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摊薄而成,所述高粘度改性沥青掺量为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的5.2%~6.4%,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纤维稳定剂为聚酯纤维,平均长度为5mm~6mm,掺量为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的0.2%~0.4%;所述填料为磨细石灰石粉。本发明的结构组合相对于现有的相关技术,进一步强化了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使其强度与韧性较现有技术有较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915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435952.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 C02F3/10 , C02F3/108 , C02F3/109 , C02F7/00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 C02F2203/008 , C02F2209/005 , C02F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生物膜净化技术的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其中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单元,悬浮单元,微生物单元,控制单元;曝气单元包括连通的潜水泵、吸气管和气水排管;且吸气管露出于水体液面以上,潜水泵和气水排管位于水体液面以下;悬浮单元套设于吸气管外部;微生物单元包括框架及填充框架的用于在表面形成生物膜的悬浮填料,微生物单元位于水体液面以下,且设有用于容置潜水泵的容置腔;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通过本发明能够在人工曝气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本身的生物化学作用,耦合微生物强化水体修复技术,同时具有安装方便、曝气效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