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空压机节能系统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23113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187013.9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一种车用空压机节能系统,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空压机,空压机的进气口与发动机的出气口、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均气路连接,空压机的进气口依次经旁通阀、旁通管路后与蓄压器的出气口气路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口依次经转换阀、蓄压管路后与蓄压器的进气口气路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口依次经转换阀、干燥器后与储气筒气路连接,储气筒上设置有与整车VCU信号连接的储气筒压力传感器,整车VCU与转换阀信号连接;当储气筒卸荷时,空压机内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转换阀、蓄压电路后排入蓄压器内;当蓄压器卸荷时,蓄压器内的增压空气依次经旁通管路、旁通阀后进入空压机内。本设计不仅能量利用率高、成本低,而且提高了空压机效率。

    一种废气旁通排气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476572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30385.6

    申请日:2015-01-16

    Inventor: 李平

    Abstract: 一种废气旁通排气制动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排气制动阀、旁通阀,涡轮增压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气机、增压涡轮,压气机的排气端与发动机本体的进气歧管相通,增压涡轮的进气端、排气端分别与发动机本体的排气歧管、排气制动阀的进气端相通,旁通阀的进气端、排气端分别与排气制动阀的进气端、排气端相通。本设计有效延长了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两级动力涡轮系统
    7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00320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571920.4

    申请日:2014-09-30

    Inventor: 刘正白 李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两级动力涡轮系统,包括内燃机本体(1)、进气歧管(11)、排气岐管(2)、涡轮增压器、低压动力涡轮(8)、高压动力涡轮(15)和机械传动装置(6),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涡轮(7)和压气机(9),增压涡轮(7)的进气口和排气岐管(2)相连接,增压涡轮(7)的出气口和低压动力涡轮(8)的进气口相连接,高压动力涡轮(15)与低压动力涡轮(8)同轴相连接,高压动力涡轮(15)的进气口通过旁通管路(3)与排气岐管(2)相连接,高压动力涡轮(15)的出气口与所述低压动力涡轮(8)的出气口经管道并联后,再与排气总管(14)相连接。结构简单,提高了内燃机废气能量回收率,有效提升了内燃机输出功率。

    一种废气旁通动力涡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163812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71280.7

    申请日:2014-09-30

    Inventor: 刘正白 李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废气旁通动力涡轮系统,包括内燃机本体(1)、进气歧管(11)、排气岐管(2)、涡轮增压器、动力涡轮(8)和机械传动装置(6),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涡轮(7)和压气机(9),所述增压涡轮(7)的进气口和排气岐管(2)相连接,所述动力涡轮(8)的进气口通过旁通管路(3)与排气岐管(2)相连接,动力涡轮(8)的出气口与所述增压涡轮(7)的出气口经管道并联后,再与排气总管(14)相连接。结构简单,提高了内燃机废气能量回收率,有效提升了内燃机输出功率。

    一种车用智能化可变储气压力能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81982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121152.3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一种车用智能化可变储气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空气干燥器(2)、多回路保护阀(3)、储气罐(5)、再生气罐(6)、两位三通电磁阀(7)和电子控制单元(8),空气干燥器(2)反馈出气口与两位三通电磁阀(7)出气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入气口与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反馈入气口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连接的管路形成反馈气路管(9),空气干燥器(2)与多回路保护阀(3)连接的管路形成整车气路管(10),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电子控制单元(8)电连接。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工作频次和负荷率,从而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附件功耗。

    一种车用智能化隔离式可变储气容积能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1212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308185.2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一种车用智能化隔离式可变储气容积能量回收装置,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出气口与空气干燥器(2)进气口连接,空气干燥器(2)出气口分别与常闭式电磁阀(3)进气口和常开式电磁阀(4)进气口连接,常闭式电磁阀(3)出气口与回收储气罐(6)连接,常开式电磁阀(4)出气口与多回路保护阀(9)进口连接,多回路保护阀(9)出口分别与储气罐(12)连接,空气干燥器(2)反馈出气口与两位三通电磁阀(8)出气口连接,所述的两位三通电磁阀(8)入气口与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反馈入气口连接。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工作频次和负荷率,从而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附件功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车用空压机排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44359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32382.X

    申请日:2016-05-14

    Abstract: 一种车用空压机排气冷却系统,包括空压机、冷却器与干燥器,所述空压机依次通过冷却器、干燥器与储气筒相通,所述冷却器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空压机的出气口相通,冷却器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路与干燥器的进气口相通,且冷却器布置在发动机的风扇的前端迎风面处,且冷却器是风冷式冷却器或水冷式冷却器。本设计不仅冷却效果较好,结构简单,而且布置安装简易,不易泄露,安全性较强。

    一种增压离合式空压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908690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559890.8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一种增压离合式空压机系统,其中空压机(10)进气口与空压机增压进气管路(9)连接,空压机(10)出气口通过空压机排气管路(11)与干燥器(12)进气口连接,干燥器(12)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储气罐(13)连接,空压机离合器(18)进口通过空压机卸荷管路(17)与干燥器(12)卸荷口连接,空压机卸荷管路(17)上设置有电磁阀(16),储气罐(1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电磁阀(16)和压力传感器(14)分别与发动机ECU(15)电连接。卸荷时空压机(10)零功耗、零随气排油量、零CO2排放量,节能环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发动机节能辅助增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1519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527117.5

    申请日:2018-09-19

    Inventor: 李平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节能辅助增压系统,其中空压机(8)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路(9)与转换阀(11)相连接,蓄压器(10)进气口通过蓄压管路(16)与转换阀(11)相连接,蓄压器(10)的出气口通过辅助增压进气管路(19)与发动机进气连接管(4)相连接,蓄压管路(16)中设置有单向阀Ⅰ(17),辅助增压进气管路(19)上设置有旁通阀(21)和单向阀Ⅱ(20),储气罐(13)上设置有储气压力传感器(14),蓄压器(10)上设置有蓄压压力传感器(18),发动机进气管(5)上设置有进气压力传感器(22)。减少能量浪费、能量消耗、有效提升了能量利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车用智能化嵌入式可变储气容积能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4608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08170.6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一种车用智能化嵌入式可变储气容积能量回收装置,空气干燥器(2)出气口分别与常闭式电磁阀Ⅰ(3)进气口和常开式电磁阀(4)进气口连接,常闭式电磁阀Ⅰ(3)出气口与回收储气罐(6)连接,常开式电磁阀(4)出气口与多回路保护阀(9)进口连接,空气干燥器(2)反馈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1)反馈入气口连接,空气干燥器(2)反馈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1)反馈入气口连接的管路形成的反馈气路管(14)上连接有常闭式电磁阀Ⅱ(8),常闭式电磁阀Ⅰ(3)、常开式电磁阀(4)、常闭式电磁阀Ⅱ(8)均与电子控制单元(11)电连接。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工作频次和负荷率,降低了离合式空气压缩机(1)附件功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